“半部《论语》治天下”真是赵普说的吗?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流传很广,据说出自宋代宰相赵普之 口。最早提到这件事的是南宋罗大经编的《鹤林玉露》:“赵普再相,人言 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 ‘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 太平。
’ ”后来赵普病逝,人们发现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这 便是这则典故的来源。
对于这个故事,后世学者多有考证与猜测,最后出现了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赵普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说这话的背景却并非故事中所 传递出的那样。赵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教师。
公元956年,为了争夺 淮南江北地区,后周大将赵匡胤率领大军与南唐守军在滁州打了一场恶 仗。由于得到了赵普的帮助,赵匡胤大获全胜。从此以后,赵普便被视作 心腹,与赵匡胤如影随形,直至宋朝立国,赵普被任命为宰相。宋朝建立 后,鉴于五代武将拥兵自重,不受中央节制的教训,赵匡胤提出“兴文教, 抑武事”,“与士大夫治天下”。
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风。相形之下, 赵普的学识已明显跟不上形势。尤其是赵普经历被罢相,出任河阳节度 使,回朝再次出任宰相时,满朝都是有学识的文人,他的学术劣势更凸显 出来。于是出现了前面《鹤林玉露》所记载的事情。将背景还原之后,可 以看出这句话其实是赵普遭人轻视之后的一句牢骚不平之话~~我虽然没 有学问,只读过《论语》,但谁有我的功劳大,能力强?而这则故事所传 递的实际内涵是说赵普的学识浅陋,而后人却将理解的重心偏向了《论 语》的巨大实用价值。
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半部《论语》”之说其实并不存在。这句话只 是在宋代政治派别及儒学发展中新学与道学的斗争中,程朱学派信徒为凸 显《论语》的价值,故意编造的一句谎言。这种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因为 在南宋朱熹撰写的《五朝名臣言行录》中,以赵普居首,李焘的《续资治 通鉴长编》也详细记载了赵普的言行,但二书均无赵普“半部《论语》”的
记载。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