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母亲为何一生不与儿子和解?
许知远:“ 迄今为止你生活了这么多年,生活中布满这些东西,对你会造成失败感吗? ”
姜文:“失败,那就太多了,失败,比如说吧,我经常看见别的见着她妈又搂又抱的…………我跟我妈的关系,怎么都处不好,我一直想处好。”
相传,春秋有个郑庄公,他母亲很不喜欢他,偏袒他弟弟,就在他继位的时候,他母亲竟然串通他弟弟,要杀他篡位,结果刺杀失败,他弟弟拔刀自杀,他母亲也被挠了起来。那个时候郑庄公就立下了誓言,说今生今世,不到黄泉绝不相见。
后来郑庄公懊悔了,挖地道挖到了一个喊黄城的地方,挖出了一眼泉水,他就在那和他的母亲相见了。
有人说,其实郑庄公的母亲在那次兵变中其实已经离世了,郑庄公的黄泉相见不过是自己编造的一个彰显孝顺的故事罢了。挖一道黄泉,编导和自己母亲的相见,这其实都不是要和母亲和解,其实是要和自己和解。
就像我明明知道如何放下,只是到了需要表达出来的那一刻,我还是放不下。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姜文在家同排行老大,其下还有弟弟姜武,妹妹姜欢。父亲姜洪齐是名军人,平时沉默寡言,颇有正气之风,母亲高阳曾是一名音乐教师。
(网络上有传言说姜文的母亲是后来改嫁给姜洪齐的,查阅了一些资料,这样的说法并没有相关的摘访进行佐证,所以这里对姜家的讨论不会涉及改嫁一事。)
自古以来,中国式的家庭教诲中,母亲其实是慈爱、温存的代言人。但近代以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看子成龙、看女成凤的心理作祟,越来越多的母亲颠覆慈爱的形象,冲破传统的牢笼,用几近苛刻的方式教导子女。
姜文的母亲高阳也正是坚信慈母多败儿的严母代言人,姜文在摘访中曾谈到过这样几件小事。
1. 食完饭必须洗碗,而且必须洗干净,但凡有一点不干净,就会让姜文重新洗。
2. 母亲不常打他,但是会有劈头盖脸的数落,甚至有时候会在半夜被母亲拉起来数落一番。
3. 姜文考上中戏时,母亲也并没有显露出多少开心,而是让姜文往洗衣服。
4. 朋友意见买房可以会让母亲开心,结果姜文的母亲却不情愿往住,反而就爱住内务部街。
姜文说自己其实是一个自卑的人,的确,从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出来的长子,怎么可能不自卑呢?
在今年爆火的现象级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哲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备受母亲的宠爱,是全家人的中心,但是其实并不尽然,他的身上其实背负着和姜文一样的东西,苏明哲考试总是拿第一,最终的梦想还是出国留学,可是这一切是他想要的吗?他只是在向母亲想培植出来的优质长子目的靠拢,他爱面子,充大头,也不过是自卑的另外一种表现。
调皮的孩子向母亲索要爱的方式,是打翻泡菜坛子;懂事的孩子向母亲索要爱的方式,是不断成为最优异的孩子。
董卿说,“我父亲对我的严厉和苛刻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这样的教诲方式的问题是,我会经常出现一些自卑的情绪……我要做得比别人好很多很多,我才觉得踏实。“
姜文何尝不也是这样,我很难想象像姜文这样的人,会说出“我其实一直很自卑“这样的话,也很难想象董卿也会和姜文有一样的感受。
严苛的家庭教诲环境将一个孩子的天真烂漫足足得生吞活剥掉,但善花怎么能够结出恶果?
搴帏拜母河梁往, 白发愁看泪眼枯。说姜文的母亲不爱姜文,我是不敢苟同的。在老人家往世前的两年,姜文的母亲曾把姜文拉到一旁,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姜文说,那个信封已经快要装满了,甚至都快顶破了,而且里面的钱大部分都是红的。
老人黝黑的脸在昏暗的灯光下被照得熠熠生辉,粗糙的双手不断得将攒下的钱展开弄撑,有时候碰上太过于褶皱的,她甚至还要将它们放在床展之下,压一压才好。今日,大儿子又送了钱来,老人家用得了什么钱?还不是又攒下来塞进那个被抚摩了无数遍的信封之中,人总是会预见一些事情的,当老人把那厚厚的钱交到大儿子手中时,就如释重负,这辈子该有的,大儿子已经靠着自己得到了,老人没有什么好给的,也只有这个信封了。
不管是考上中戏也好,还是拿到各种电影节的奖项时,姜文几次颇具自豪的时刻都不曾让母亲的笑脸展现,他说,“我跟我妈的关系一直处不好,我一直想处好。“
但同时姜文也有说过,母亲曾经对他,是无原则的护犊子,她其实很爱他。
在《新大头儿子》的电影中其实也聚焦了这一社会热点,围绕培植孩子到底应该成长还是成才进行探讨,围裙妈妈就像是姜文的母亲,崇尚“精英教诲模式”,而小头爸爸则抉择“快乐学习法则”,这两种方式究竟是哪一种好?我们没有 *** 往证实,夹杂了爱的公式,怎么做都是对的,不管是董卿的父亲还是姜文的母亲,我们都很难往指责他们,这样的教诲方式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
老一辈人心中其实是有一种特殊的掌握欲,现在的年轻人心中,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和而不同反而是人间大爱。但是在老一辈的家长眼里,这其实是无法容忍的事情,食苦瓜这件事情,一直是围绕我和我家人之间的问题,他们总说食苦瓜健康,我也总是笑着说知道了,但是筷子绝对不会伸向苦瓜的碟子,不食这样简单的事情,在我家人眼中不可容忍,因为在他们眼里,为你好,你就必须的食。到最后,是我用一食就吐的七荤八素的模样赢得了这场苦瓜之战的胜利。
问题其实并不是苦瓜好不好,有没有营养,因为苦瓜好,我知道,我只是不情愿食而已。这样的事情在家庭中其实会发生很多次,提炼出来的看点就是,“你究竟有没有按我说的做?我不在乎你是否会有成就,我只在乎你是否按我说的做了。”
而针对这样的看点产生的矛盾来说和解其实过于的苛责,因为没有人知道高阳老师是否曾经在看儿子的电影时露出过笑颜,或许在某个进睡前的夜晚,高阳老师也曾甜蜜的笑过,她也知道,即使儿子现在没有按自己说的做,过得其实也特殊的好。
就像当时拍摄《阳光绚烂的日子》时,高阳老师也是看了姜文送来的书,给了姜文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推举了夏雨,而姜文也是听了母亲对夏雨的评判后才定下夏雨演男主角。或许在某个时刻,她已经和自己和解,放下了心中的期待,接受了姜文自己的追求,只不过这些是姜文不知道罢了。
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过大的矛盾,这问题也不过是我们千万家庭中的缩影罢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姜文的母亲已经走了。围绕他们两个人的情结已经打不开了,而我们呢?我们的情结呢?就像是《都挺好》中石天冬对苏明玉说的话一样,你已经没有 *** 和你母亲和解了,你可以抉择不原谅,但是你也可以抉择放下。
探讨别人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收成些什么,这样的探讨才是具有意义的。
黄渤说,“年轻的时候不懂父亲,后来想懂父亲,父亲却已经糊涂了,假如能够再回往,我只想静静的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