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工资只有几千块,却总觉得月薪过万很普遍了?
讲个笑话:
记者在列车上采访:这位乘客,您买到火车票了吗?
乘客甲:买到了。
乘客乙:买到了。
乘客丙:买到了。
然后记者面对镜头,高兴的说:大家都买到了火车票。
一样的道理,不是你挣得太少,而是你看问题的角度错了。俗话说眼见为实,可惜这话只对了一半,眼见的,只是一部分真相。
有人说,我身边的人月薪都过万了,现在月薪过万太普遍了。有的人却说,我身边的人月薪都没过万,哪有那么多月薪过万的人啊?
有一个成语叫盲人摸象,就是这个道理,你们所见的,都不是全部的事实。
回到具体的问题上来。你总感觉月薪过万很普遍了,那我问你,你是什么感觉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上网查到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9年上半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33860元,注意是半年,6个月,也就是说堂堂一线城市,首都北京,人均可支配月收入不到6000元,离过万还很远。
根据财富的二八法则,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也就是说,富裕的还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还是刚过温饱。
但为什么你还感觉月薪过万的人很多呢?那就是你感觉的渠道出了问题。
你不是社会调查员,你没有深入工厂、农村、写字楼,没有对社会各个阶层进行统计的调查,你对社会大环境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网上!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就像我的回答开始提到的笑话一样,你在一个火车上采访乘客有没有买到票,那不是多此一举吗?现在火车票实名制,谁能不买票?
但这样的笑话,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经常犯。
你在网上了解别人的收入,要知道上网不是生活必须,全国14亿人,刨去老人小孩,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有时间上网,即使上网的人里面,也不是每个人都在分享自己的生活信息。
所以真正愿意在网上讨论自己工资收入的人,恐怕都是有钱有闲的人。
农民工白天干活累了一天,晚上刷刷抖音,跟家人视频,有时间上网发贴子吗?
公司高管白天忙工作,晚上忙饭局,有时间跟人在网上争论吗?
上班族忙完工作,赶紧跟朋友连一局游戏,或者女生躺在床上追剧,有时间上网晒工资吗?
这样一来,真正在网上讨论工资的,已经是少数人。
既然是少数人,当然不能代表整体。
真实的情况月薪过不过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在的行业,你工作的城市,你就职的公司。
如果你是一个名校大学生,学的又是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一毕业就过万是非常轻松的。
如果你是一个职场老鸟,又在一个还不错的公司里上班,月薪过万也是平常事。
相反,如果你学历不够,还从事着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或者年资不够,还在公司的基层,那么很难过万。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圈子,看到的信息也不一样。
总的来说,别人过不过万,跟你没有多大的关系。
你可以把月薪过万当作自己的追求,看好形势,制定计划,朝着职业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