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恋爱型综艺的发展?
我认为这样的节目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节目方、明星方。当然,作为连接二者双赢的纽带——粉丝群体就喜忧参半了。
首先,节目组想到请明星来,本身这就是一个流量体。特别是当红明星所带来的流量是非常大的。在现在这个数据时代,就算是地方卫视,也需要讲数据,节目的播出收视率,影响力,知名度,话题度等等。那么请明星参加节目无疑是一个比较捷径的方法,也是现在通用的做法。但是只有流量也不行,因为流量这个东西对年轻人可能会管用一些,受众还不是很广。
所以,江苏卫视请明星来谈恋爱就比较巧妙了,一般是三对明星情侣,而且请来的明星搭配非常有讲究。我总结了四点:知名度混搭、地域混搭、职业混搭,特色混搭。在三季中,分别请了韩国的崔始源、台湾的林心如、陈柏霖、潘玮柏和明道、香港的余文乐,这就不同于全是大陆的明星搭档,会让观众产生新鲜感,人好奇就会去看,收视率就会好,话题度也会增加。而且也有利于节目在港台韩的宣传。
其次呢,搭配的嘉宾们知名度不完全在一个档次,有国民认知度比较高的,也有新人演员。这样一来,反而会擦出火花,而且不会因为两个大牌产生一些节目组难以解决的矛盾。再然后,请来的明星既有演员,有模特,还有主持人,还有歌手。这样的一个跨度其实就已经把不同圈子的粉丝给吸引过来了。最后,其实每一季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宣传点,比如第一季的时候崔始源和刘雯的石榴夫妇就主打高颜值,大长腿,国际范。第二季就是余文乐和周冬雨的大叔萝莉组合,因为现在这种年龄的恋爱也比较多,所以会很吸引人。第三季其实主要是郑凯和程晓玥的真实明星情侣cp,但是后来被吴昕和潘玮柏的无尾熊夫妇抢了风头。总之就是每一季都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特色。
综合了这几方面的考虑思量之后请明星组cp谈恋爱,就会非常的有看点,因为它抓住了很大一部分观众的心理,所以说,概念是成功的,不仅成功的宣传了这个节目,还提高了江苏卫视的知名度,节目组达到了想要的效果。
从明星角度来看,参加类似的真人秀节目也是有利的。这完全取决于1+1大于2的效果。前面也说过,请来的明星嘉宾知名度有大有小,但是说实话,三季所有的嘉宾节目播出的时候都没有很大的流量。但是节目播出之后,因为组成的cp观众非常喜欢,所以会对明星本人加大搜索量和关注,而且组cp的一个好处,就是在于哪怕过去很久,当粉丝搜索另外一个人的时候,你也参与了流量其中。就是说假如你们俩没谈恋爱之前各有100人关注你们,谈恋爱之后,对方的100人也会关注你,还有因为谈恋爱催生的新的100人关注你。这样一看,流量岂止是翻番呀!特别明显的就是第三季的潘玮柏和吴昕,本来潘玮柏近些年在大陆活跃度都不是很高,吴昕虽然主持了快本很多年但一直也都不愠不火的,节目播出后,无尾熊夫妇受到了大家的疯狂追捧,潘玮柏更是连上了几次快本又接着成了《中国有嘻哈》的导师,当时也正值他的新专辑出来,一下子让很多九零后重拾回忆。
可能有人会说,炒的太热了,会阻碍以后其他组cp的机会,因为很多观众的既定印象很难改变。但是总的来说,这种是快速获取流量的一条捷径,因为他只会给你树立一个好人设,不会让你的演员或者模特专业度受到影响。
那么喜忧参半的就是粉丝了,说来这个群体,真的无辜。说到底节目组和明星的成功都是粉丝的功劳。可是结果呢?却有可能是你贡献了,你并不想爱豆增长的流量。但是感觉粉丝的这个想法并不是很重要,毕竟节目组成功了,以后这个卫视可能会给你的偶像更多机会,你的偶像也成功了,他得到了更多的流量,可以选择的资源也就更多了。
所以啊,总而言之,江苏卫视的《我们相爱吧》这个请明星谈恋爱的节目不管是从初衷还是从结果来看,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