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与金国大战是什么时候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富裕的王朝,其富裕的程度令今人都难以想象。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这么写道:“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着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正是高度发达的商业使宋朝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时期。
宋朝早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很有建树,被现代人称颂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是在宋朝时期出现的;经济的发达使国库更加充裕,于是宋朝也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唯一设常备军的朝代。
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积弱”朝代,其原因也很简单,宋太祖赵匡胤在即位是就开始考虑如何防止唐朝时期藩镇长期割据局面的再现,如何使宋朝能长治久安,而不致成为五代以后的第六个短命朝代,于是他在大宋建国之初便大力实施“强干弱枝”政策。
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反映的就是他的应对措施。
由于削弱了地方政府的权力,那么中央政府的整体调控就显得很重要了,但宋朝时期的各级政府管理并不能有效地进行,再加上客观条件的限制,政府的政令总存在迟滞的现象,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时期是很正常,也是很致命。
因此,在军事上宋朝一直处于劣势,为了生存,宋朝朝廷不得不采取应对得办法。
中国古代就有“近伐远交”的战争谋略,这种谋略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甚为盛行,也是当时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宋朝拿来借鉴也是出于同一个目的,那就是克敌致生,求生求存。
然而,这一次却错了,正是宋朝采取的这一战争谋略将大宋王朝至于死地。
在宋朝建立之初就与一个强大的邻居相伴,这就是被称为“契丹”的辽国。辽国无论在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上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同时它又是一个富余侵略性的国家,它必须通过战争来活动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于是富裕的临国大宋王朝就成了辽国攻击的目标。
战争一直持续了许多年,宋朝能够维持自己不受侵害的唯一办法就是纳供,即向辽国提高资金援助。过去又些历史学家认为宋朝的政策是很丢人的,就拒不承认这是纳供而是赐予。但不管怎么说,提供资金援助肯定不是自愿的。于是仇恨就埋在了心里,只等发芽的机会了。
在辽国的东北曾是蛮荒之地,后来有了一支游牧部族自成为金人,他们倍受辽国的欺压,屡有反意,于是宋朝就与就与之暗中来往,提供资金援助,反正宋朝有钱。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金人已经不甘心受辽国的欺压了,于是联合宋朝向辽国发动了战争。大宋国忘记了唇亡齿寒的古训,一心要复仇。在宋朝和金人的合击下,辽国被打垮,最后被消灭。被胜利鼓噪起来的金人不但建立了大金国,还要求享受辽国曾经享受的利益,被宋朝拒绝了,金人自然不满意,于是新的战争就迫在眉睫了。
宋朝虽然对金国的威胁有所警觉,但没有做更充分的准备,在战争一起时,仓促应战,结果一败再败,连都城都难保,最后金国大胜,带着大量战利品和俘获的两位皇帝打道回府。真是旧恨未除又添新仇,于是金国就成立新成立的南宋王朝的大敌。
战争是避免不了的了,然而战争并没有给南宋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只是满足苟且而已。在金国北部的草原上,一只新的力量诞生发展起来,他们就是蒙古人。大金国对蒙古人欺压也是很重的,也激起了蒙古人的反抗情绪,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后就开始了与金国的战争。
这时的南宋又忘记了先前的教训,只记得眼前的仇恨,于是与蒙古人开始了新的合作。
经过数次战争,金国受到极大的削弱,此时完全可以和宋朝进行联合了,但双方对彼此都缺乏信任。当时成吉思汗正忙于西征,宋朝和大金国都相安无事。待蒙古人完成西征后,新任大汗窝阔台率大军开始了对大金国的最后战事,经过于宋朝军队的协同作战,两军同时攻进了大金国的首都汴梁,在分配战利品时宋朝官兵与蒙古人就摩擦不断,似乎预示着什么。
蒙古人在蒙哥即位后就开始了对南宋的大举进攻,经过几次反复,最后终于将大宋王朝彻底灭亡。冷酷的现实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宋王朝不是被自己的老对手,世代宿敌所灭,而是被自己扶植起来的“朋友”所灭。
国际间的政治就是一种平衡游戏,只要保持相对的平衡就可以保护自己,失去了平衡就意味着危险的临近。
尽管国与国之间会有积怨和仇恨,但那只代表历史,不代表当前的利益。在二战期间,法国与自己的宿敌英国结盟,抵抗了德国的进攻。战后,法国又与两次大战的敌人德国组成了欧洲的核心力量与美国抗衡。不是他们彼此忘记了曾经有过的仇恨,而是当前的利益把他们联系在一起。
在利益面前,仇恨就显得无足轻重。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