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家、国画家林曦明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明星时间:1年前阅读:12

林曦明先生,有名书画家、上海有名的国画家、享誉画坛的国画大师,擅长画牛、有画界“最牛画家"之称,赫赫有名的艺术大家、剪纸艺术家、画坛名家、海派艺术家,艺术上的多面手,除了画画,还会剪纸及做诗,本事大得不得了,已96岁了。雅号自称叫乌牛。

说起林曦明先生的艺术追求,他言,他自己对自己不是有八个学嘛,叫做现代意识、民族精神。最开心的时候他说,最开心的就是说上海那么多的画家,选中了他,到北京去画画。最喜欢画山水,最喜欢是山水画,因为山水画是最难的。

画家林曦明从事过民间壁画、漆画泥塑、剪纸等工作,当过美术教师,做过美术编辑。林曦明以中国画见长,善于创作山水、花鸟和人物,他的作品笔墨豪放、意境清新,别具一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因为现在的观点同过去的时候不一样,技巧都已经掌握了,拿起笔来随便怎么画,总归是一张作品,因为功力有了,这个都是少年功夫包括青少年时候的努力,分不开的,要不断地积累,而且学的东西越多越广,你画的画就越好,过去画家队伍里面太专一了,画兰花就是画兰花、画竹子就是画竹子,既然一个人一样东西画好,其它都可以画得好。1926年,林曦明出生在温州永嘉县乌牛镇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当地比较有名的民间画家。他父亲就是做那个、做这种民间壁画、搞民间艺术,四岁的时候学画,那个时候还是不会画,那还是小孩子,就是喜欢用根木炭在墙壁上乱涂的。父亲发现他倒像个样子,就有意识地培养他,让他画画。

从前就是做那个龙灯的,就是那个像温州地区,每个村子里面从前都有龙灯,龙灯上面做了许多戏曲人物,就是那个内容就是到庙里看这种戏、看演戏,戏曲里面的人物,一个一个场面。林曦明他在小的时候,帮他做这个戏曲人物,做好后就放在这个龙灯上面。十一岁那时候,那还是孩子呢,还要去念书的、念书农村里读的那种私塾,去读书。读书读了几年以后,就跟他父亲学画,也不是正规的画那些,现在有国画、有各个画种,那是民间艺术,父亲应该算是第一个老师。林曦明在画画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很小的,农村里都是农民、种田的,还有孩子放牛的,看见他这么小能画画,都来看他、蛮多的、看他在墙壁上画,旁边有好多人来看。那么一点一点,就有点名气了。他那个地方一个村子叫西山,西面的西、加个山,西山有个孩子画得很不错。

当时在温州的画坛上有一位著名的画家叫苏昧朔,通过父亲的朋友介绍,林曦明成为苏昧朔的入室弟子,从基础开始,正规地学习画中国画。读了初中以后,后来就不读书了,就跟这个老师学画,学画么他夜里也教林曦明他念书的,晚上,基本是老师画一张、林曦明他临摹一张,这样子。画中国画都是要靠临摹的,那个时候专门画山水的画家很少,都是画人物的。画人物有典故的,这种画容易卖出去,人物画了以后,后面有布景的,布景本身就是山水,布景画好了,山水画也就学好了,画人物画是艰难的,各种各样树都要能画,比如说画个孩子放牛的,后面画一棵野柳树、柳树,都要能画的,后面画棵松树,各种树都要能画。那时候觉得学人物画蛮好的,极有兴趣,能够派用场,就是继承他父亲那个工作,也是大派用场。在学习期间,林曦明喜欢上了认画,于是沉迷研究,着重临摹大师人物画作品,但是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他巧妙结合苏昧朔的画法,打下扎实的文化根基。学了四年,积累了一百多幅作品,在温州市开了一次观摩展览,当时写的是成绩汇报,学习的那个成绩汇报展览,他觉得那个时候好像就是向专业靠近了,就是一辈子准备做专业画家,那么这个画都是临摹老师的作品,不是他自己创作的,临摹的比较接近老师的,水平也比较高的,别人看了以后,就觉得他画得好,都要买。卖出去,他的父亲也舍不得卖,他的祖父倒是很高兴,可能卖了以后就有钱了。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林曦眀作为村中仅有的几名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参加了土地改革的工作。土地改革结束以后,叫他去办学校,就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办学校,办了一个小学,给孩子念书的,那么他担任美术教师,学校里对美术课也不重视的,学生上课的时候纪律都很不好的,好像其它功课都是实打实的,数学、语文,都比较认真的,画画小孩子都不认真的,所以次序弄得很不好的,所以在学校里他一点兴趣都没有。后来呢,不断的艺术上有进步了,报社都叫他画画,报社里面都叫他画插图。调到《新儿童报》去,开始是作为文代会的代表,文代会里面的代表、温州的、乐清的代表,到杭州开会,后来一个编辑部里做的人,找他谈话,就是开会开了以后就留下来,到我们那里工作去,这样子,那么就留在杭州,就在《新儿童报》专门画那个插图,做这个工作。

调到杭州去以后,他有空就去写生,既然当编辑,工作做好了,他就到生活里面去写生,也画了许多西湖的风景。西湖有很多野柳树、柳树,野柳树很老的,那时候,现在野柳树丶老的全部被砍掉了,新种的。过去野柳树老的都倒在水下,画起来真好看。在报社工作,也不是大模大样可以去的,偷偷地去的,就是在报社里工作,没有事情也要坐在办公室里,自己不好出去,人家说你出去玩去呢还是写生去,讲不清楚的。还不到一年,又被上海的《新少年报》发现了,又把他调到上海来了,这样子到上海了,从杭州调到上海,一调到上海去呢,倒是不常画了,他们那里比较严格,他在杭州就是他一个人做主的,他觉得已经画得很认真了,画好了就拿去做版子去了,明天就印出来了。他们那里有三个关口要审稿,小组里审稿、每个科知识科、文艺科、每个科里,你这个稿子属于哪个科,哪个科都要审稿,最后面总编辑审稿,改了要改、改了要改,弄的他画画都没兴趣了。与此同时,林曦明抽出了更多的时间进行中国画的钻研和学习,翻阅了无数大师的作品,练习了不同类别的画法,在技巧上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作画风格。那个时候已经学一点国画了,对齐白石的画、吴昌硕的画都很有兴趣,就是晚上回去业余时间就自己学习,出版社那时候都很主观的,说你学那个东西和我们的业务没有关系,运动特别多,运动一来就批判他,反正说他思想不好。他家里挂了四个头像、照片,一个是苏昧朔先生、一个是齐白石、一个是林凤眠、还有黄宾虹先生,像苏先生林曦明他是拜他作(做)老师,而且在他家里每天晚上整天都跟着他,其他的老师是后来的,没有跟他们入室,都是崇拜他们的作品,拿他们的作品来学习。少年儿童出版社很主观的,他的画给孩子看的是另外一套,自己这个东西,工作上还派不到用场,他是不希望林曦明他钻研中国画,你应该放弃,专门画儿童画,后来蛮巧的,可以调到画院去,不调到画院的,待在那个地方,他这个人就没有了。有张照片就是在中国画院工作的时候,在工作室里、创作室里拍的照片,“文革”开始以后,他已经放在“五七干校"了,到“五七干校”去劳动,主要是改造思想,参加劳动,画画么,首先要放弃,这种领导也不懂,画画也是不务正业,你主要是来劳动的,这样子,弄的比较尴尬,自己(他)也不敢和他反对。平时吃了饭以后有一点时间空着就去散步,发现奉贤那个地方水牛很多,而且农民把水牛都放在海滩上,过夜的,所以第二天一早一起来就去画牛。到“五七干校”一个是看书的时间很多,一个他本身是画画的,也不枉这个工作多年,拿着本子偷偷地一早就起来到那个海堤上去写生,也不敢很公开的,公开了要挨批评的,偷偷地去画牛,这个写生,他画了一本又一本,画了很多,所以后来他画牛画得比较好,也就是那个时间在那里画了很多很多牛。林曦明走过许多地方,画过很多山山水水,常年的写生经历积累了一大堆素写本,今天的成就靠的是自己一笔笔画出来的,真可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正好中国画院的支部书记也下放在“五七干校"劳动,后来和他认识了,说他画得很不错,他也动脑筋,有这个意思,最好有机会把他林曦明调到上海中国画院,后来不是接下来上海的六大宾馆都要有中国画的布置,就是画这个布置画,周总理指示的,为了这个事情,上海也很重视,把许多著名的画家都集中起来,住在和平饭店,后来和平饭店有一部分人住在那边,有一部分人到锦江饭店,老的锦江饭店,画的画就是提供给上海大的宾馆布置的,后来把他从“五七干校"也调上来了,就是参加这个工作。

上一篇:张晨曦这个名字怎么样?

下一篇:世界上哪里晨曦最美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