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陈奂生形象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史意义
陈奂生的艺术形象概括的说是:陈奂生终日繁忙,半生清苦;忍气吞声,逆来顺受;时来运转,受宠若惊;眼花缭乱,呆头木脑;不暗世道,白白自讨羞辱,但随即又自抬身价。他是新时期勤劳善良,期看过好生活,但又愚昧麻痹、看念落后的农民的典型。
《陈奂生上城》是“陈奂生系列”中最具特色、最能体现高晓声小说创作艺术风尚的作品。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陈奂生的艺术形象。作品以80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进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的经历及其微妙的心理转变,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进社会历史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及惟妙惟肖的心理转变。
陈奂生由“漏斗户”到有余粮做买卖,这对长期处于贫困生活者来说,不啻享受一次重获生命的喜悦,他不仅称心,而且“称心透了”。
这“称心”中的喜悦却含有辛酸。“过惯苦日子”的陈奂生没有任何“非分”的要求,只期看在食饱之外,能赚几个活线,买上一顶御冷的帽子,于是,他一改往日的愁容,正“悠悠然上城来”。
勤劳质朴、憨厚老实的陈奂生万万没有想到,进城的第二天清晨醒来,发现自己原来睡在一张棕绷大床上。
当他回忆起县委书记吴远扶他看病,送进招待所的一些事情时,他“闻声自己的心扑腾跳得比打钟还响”,受宠若惊地流下了“热辣辣的眼泪”。而当他用怯怯的目光开始“打量这住的地方”,顿时一种自卑、惶恐的心态占据了一切。他发现自己与这房间不相当。他谨小慎微,既感到父母官的关怀,心里热洋洋的,又怕弄脏被子、损坏沙发,于是,出现了同情又可笑的举动:睡在床上缩成一团,生怕弄脏了被子;下了床不敢穿鞋,生怕踩脏了地板;走近沙发不敢坐下,生怕坐瘪了……
这是由于长期的贫困和生活天地的狭隘。
使陈奂生变得愚昧无知。面对“天堂般”的房间他如同刘姥姥初次走进大看园,出尽了洋相。
但当陈奂生付出五元钱后,心理失往了平衡,一种破坏欲,损人不利己的心理便发作起来。先是用脚跳沙发,不脱鞋钻进被窝,心一横,又“把提花枕巾捞起来干擦了一阵”,在破坏欲的发泄中获得自我抚慰,后是用“精神胜利法”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称心,谁坐过吴书记的车?谁又住过一晚五元钱的招待所?陈奂生心想有了在村人面前炫耀的“第一”。
虽然花往五元钱让人心疼,但这“第一”却让陈奂生在精神称心中悠悠然起来。从这些愚蠢的发泄和精神胜利法中我们痛心地看到特定时代农民身上的庸俗和愚昧,也看到他们的悲伤。
当陈奂生“忿忿然”地发泄之后,却仍是有些闷闷不乐,因为想到无法向老婆交待,他又陷进了苦恼之中。
可他立刻又想到,回家后可以将在城里发生的一切讲给全村人听,想着想着,他精神陡增,顿时似乎高大了许多,这种喜悦,使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份提高了,原来那种不愉快的心绪霎时烟消云散,于是,“他愉快地划着脚步,像一阵轻风荡到了家。” 果然,从此以后,“不但村上的人要听他讲”,连大队干部对他也另眼相看。
他开始神气起来,做事比以前有劲多了。他认为,五元钱买到了精神上的称心和地位的提高,他感到“这五元钱花得值透了”。经济上的缺失又由精神上的自得弥补了。陈奂生的悲与喜,使我们看到特殊时代农民的双重性格;善良与柔弱,淳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陈奂生使我们发笑,但在笑中又感到心酸与悲愁。
其文学意义是:陈奂生的精神,典型的表现了中国广大的农民阶层身上存在的复杂的精神现象。他的形象是一幅处于柔弱地位的没有自 *** 的小生产者的画像,宽容着丰盛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作者陈奂生既抱有同情,又对他的精神重荷予以善意的嘲讽,发出繁重的慨叹,这种对农民性格心理的辨证态度,颇具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精神传统。
《陈奂生上城》体现了典型的高晓声式的叙事风尚。他惯于运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叙述为主,特别擅长概括性叙述,很少摘用直接显现的方式,让人物直接说话和行动,作品的语言基本上都出自叙述人之口。其语言精练明快,幽默犀利,意蕴含蓄,富有情绪感和节奏感。
所以,他虽然摘用传统的讲故事的语气,但又不是讲故事,既不围绕一个具体的事件结构故事,也不组织矛盾冲突步步发展的戏剧情节,而是将人物几十年的普通生活压缩进某一个生活焦点上反映出来,通过人物心理深进开掘,显示人物性格和作品的题蕴,这又很有点现代小说的味道,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小说叙述方式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