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什么是禹王碑?

什么是禹王碑?

paiquba 12-03 15次浏览 0条评论

  “岣嵝山前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朴奇。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拿蛟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湎,千搜万索何处有? ”此诗出自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之手,所描述的对象正是禹王碑。禹王碑,位于岳麓山云麓峰左侧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

什么是禹王碑?

  因为最早发现于衡山岣嵝峰,故又称“岣嵝碑”。黄帝陵、炎帝陵和禹王碑,被文物保护界誉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珍宝”。据传,石碑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亲自撰写并镌刻的。今人所见石碑,是宋人何致所摹刻的。石碑镌刻在崖壁上,高1。7米,宽1。4米。碑上刻着奇异的古文字,字分9行,共77个。

  字形像蝌蚪,不同于甲骨文、钟鼎文,也不同于籀文蝌蚪,所以,很难辨识。有人说它是蝌蚪文,有人说是鸟篆,也有人说是道士们伪造的一种符录(古文字专家郭沫若曾花三年时间解读,但仅识得其中三字)。碑文末行空处,有寸楷书“古帝禹刻”4字。1935年建石亭加以保护,亭侧是清代欧阳正焕(1709—1760年)书写的“大看”石刻。

  现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禹王碑,最早的文字笔录出现在晋人罗含的《湘中记》:“岣嵝山有玉碟,禹按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后来,南朝宋人徐灵期在《南岳记》中如此写道:“云密峰有禹治水碑,皆蝌料文字。”这二人对石碑所在位置的描述存在分歧。但至少可以推断出,西晋时期就已经有禹王碑的传闻了。

  南宋史家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详尽地记述了这样的事实:南宋嘉定五年(1212年),何致过长沙,游历至南岳,始摹碑慎在《禹碑歌》一文中对禹王碑进行了释读,企图揭开其“身世之迷”-承帝日咨,翼辅佐卿。洲诸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 忘家,宿岳麓庭。

  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 神堙。郁塞昏徙。南渎愆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杨慎可以说是破译禹王碑的第一人,由于时代局限性,它的释文也存在着一些漏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杨慎的释文是否符合原碑的含义,一切还有赖于考古专家的进一步挖掘。

  禹王碑是一块珍宝,它的光线永远闪耀在历史长河中。历史上,大禹治水之时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人”,早已成为千古美谈。禹王碑的碑文,记述和颂扬的正是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关于这块石碑,还有着这样的故事:据传,大禹的父亲鲧(黄帝的后代,姓姬,字熙。

  昌意之孙,颛顼之子,大禹之父)曾被尧选中治水。他治水时摘用的是造堤绳坝的 *** ,在长达九年的艰辛努力后,非但没有去除水患,反而使水患扩展。因为鲧治水不力,舜继位后,就把鲧杀于羽山(今山东郑城东北)。舜又依据四方部落推举,用鲧的儿子禹治水。子承父业,大禹开始挑起了治水的重担。

  头七年,他也没有取得什么成效。但他没有舍弃,在一边与老百姓一起凿山挑土的同时,一边觅觅着治水良方。当他听说黄帝曾把一部以金简为页、青玉为字的治水宝书躲在了衡山上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衡山,开始觅觅。由于治水心切,他就杀了一匹白马,祷告天地,接着便睡在山峰上一直不起。

  到了第七天晚上,他梦见一位自称是“苍水使者”的长胡子仙人,授予他金简玉书的躲地密图。醒来后,他按照梦中密图所示,果然找到了这部宝书。接着,他日夜钻研,精心求解,终于找到了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好 *** 。于是,他开始带领百姓凿山开石、疏通河道,将洪水引进江河,最终汇进大海。

  大功告成后,禹就把金简玉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仍用磐石压盖起来,并在岣嵝峰上刻了一块石碑。后来,人们就把大禹杀白马进行祭奠的山峰喊做“白马峰”,把掘出宝书的山峰喊做“金简峰”,把那块石碑喊做“禹王碑”。这在东汉赵哗所著的《吴越春秋》一书里即有记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

  ”关于禹王碑的碑文,也有这样一个传奇故事:大禹将洪水治好后,当地的长沙百姓欢唤雀跃,对其感恩万分,于是纷纷要求在岳麓山顶上立碑,以此来纪念大禹的治水功绩。大禹十分谦逊,开始时不肯答应,但长沙先民执意为之,否则就不放他回北方。盛情难却,大禹只得答应百姓的请求,但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碑文要刻得如天文一般奇古难认,百姓概不能相识。

  接着,长沙先民就指派最好的石匠,将大禹提供的77个字样全部镌刻在岳麓山顶的石壁上。此外,还有另一个漂亮的传说。大禹治水几百年之后的某天早晨,一位老道士云游至岳麓山。当老道士发现石壁下有奇异的碑文后,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辨认了起来。从早晨一直到傍晚,老道士总共认出了 76个字,开始兴奋不已。

  待他正要考证最后一个字时,突然感到脚下一股冰凉,双脚似乎浸在了水中一般。于是低头看了一下,果然发现自己正站在水中,等他再回身一看,只见洪水就要齐天而来。当时,他吓得面如土色,瞬间就把所有考证出的碑文字样全忘记了。希奇的是,此时那洪水也随着他记忆的消失而一下子全退了。

  看着退往的洪水,老道士心有余悸,但又恍然大悟:碑文一定是天书,百姓不能辨识。下山后,老道士就通告全城说,禹王碑上所写的是天书,百姓不得相认,否则就会招致洪水。当然,传说终究是传说,但大禹治水在《国语》《韩非子》和《史记》等典籍中 都有记载。

王禹
湖北人为什么信禹? 禹王洞是什么样的?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