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有论”的代表是何人?
裴顾,中国西晋哲学家,字逸民,西晋裴秀之子,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他曾任散骑常侍,国子祭酒兼右军将军、尚书左仆射等职,后死于“八王之乱”。在政治上,他主张举贤任能,选拔优异的冷门知识分子做官,反对只重门弟,不问才德的社会风习。《世说新语》也记述了有关他豁达善辩的一些故事。
例如晋武帝在登基后,曾卜卦推测西晋的命运,得了个“一”字。晋武帝很不兴奋,以为只有一世,大臣们也个个相顾失色。裴顾却依照何宴的《老子注》阐明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员”,使得大家顿时转忧为喜。
在哲学思想上,裴顾反对王弼、何晏的贵无论,提出崇有论。
认为万有的整体是最根本的“道”,万有不是由“无”产生的,而是“自生”的,“自生而必体有”。他还认为万物生化有其法则。从“崇有论”出发,他重视现实存在的事物,不满轻视事功的放达风气,力图论证封建等级制的合理性。裴顾的思想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被认为是崇有派领导,著有《崇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