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明道”指的是什么?
文以明道是我国古代文论观念的一种,是对文学作品中“文”与“道”关系的一种概括说法。文以明道的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早在战国时期的《荀子》中就己初露端倪,西汉扬雄又进一步提出了为文要遵循自然之道的观点。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还专门设有《原道》一篇,清楚地论述了文以明道的文论观点,强调为文是为了阐明道的。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宗元二人都提倡文以明道,然而二人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韩愈重在倡导“古道”,提倡恢复儒家道统,而柳宗元注重的则是治世之道,主张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经世致用。相比之下,柳宗元所提倡的“道”比韩愈更具有进步意义。到了宋代,欧阳修作为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文”与“道”的论述,则是沿着韩愈的方向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欧阳修反对“舍近取远,骛高言而鲜事实”,倡导从日常琐事着眼,并且主张“载道”要能“载大”,也就是说承载历史上和现实中与国家、社会有关的“文”的相对独立性。他指出有德者未必有言,强调“文与道俱”,反对重道轻文。后世的历代学者一直都没有停止过探讨“文”与“道”的关系,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到了清朝,学者章学诚将六朝以后关于文道关系的论争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他的《文史通义》中有三篇专门论“道”的《原道》。章学诚反对“舍天下事物人伦日用,而守六籍以言道”。他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从实际出发,使文章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作用,这样的文就符合道,达到文与道的统一。
章学诚也比较重视文的特点与规律,肯定文自有其本身的特殊规律,而非道的附庸,因而他也不同意“文贵明道,何取声情色彩以为愉悦”的说法。章学诚的文道统一论,在封建社会的文论中,被公认为是较为突出的。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