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臣于谦是如何成为“罪臣”的,你怎么评价他?
简单说就是,于谦是大明朝的忠臣,却不是明英宗朱祁镇本人的忠臣。明英宗复辟之后,出于帝王个人的私怨自然不会放过于谦。
在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中,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兵败被俘,瓦剌大军挟持着明英宗继续进攻北京。当时放在明朝面前的现实问题是,皇帝被俘了,明朝还怎么组织抵抗,一是群龙无首,无人负总责;二时如果瓦剌逼着明英宗下旨开城,留在北京的明朝重臣们难道还能抗旨么?
瓦剌兵临城下之时,于谦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立明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之后又主持打赢了北京保卫战,一度面临亡国之危的大明朝在转危为安。可以说,于谦对大明朝的贡献甚至要高于二战初期战胜“至暗时刻”的丘吉尔。
兵败的瓦剌后来眼见明英宗没有大的利用价值,就释放了明英宗,回朝后被景泰帝奉为太上皇,实则是软禁。
1457年年初,景泰帝重病,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趁机发动“夺门之变”,迎明英宗复辟。明英宗复辟后,在石亨这些人的怂恿之下,在明知于谦对大明有功的情况下,决定杀掉于谦,理由是“不杀于谦,复辟则出师无名”。是为千古奇冤。
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即位后,随即为“罪臣”于谦平反,安定了世道人心。
站在明英宗的角度,第一,于谦忠于大明社稷,却不是他本人的忠臣,在帝制时代,这忠君和忠社稷本就是秘而不宣的内在悖论;第二,于谦在景泰帝软禁明英宗时,没有成功劝止景泰帝,让她遭受了数年的软禁之苦。更重要的是,当景泰帝决定废掉明英宗之子的太子之位时,于谦也没有成功劝止,这对于明英宗而言也是杀掉于谦的理由。
对于后人而言,于谦的《石灰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忠实的写照: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