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李氏是怎样来的

明星时间:1年前阅读:23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鲜卑氏有复姓叱李氏,汉化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二、迁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东周的二百年间一直居住在豫东。

  西汉时,李氏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大约自东汉开始,有李氏族人陆续徙居西南,分布于川、滇一带,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壮、彝、满、回、土家、纳西等民族中。魏晋南北朝时,李氏已是全国的大姓,中原的崔、卢、李、郑并称四大名门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氏作为国姓,最为显贵。唐代李氏南迁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于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有不少李氏子孙迁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时,因动乱,李氏有迁往福建、莆田、晋江等地定居的。

  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李氏迁徙至海外,始于明朝初年,去琉球国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国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许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华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称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顺等政权。

   三、郡望堂号 所谓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显贵姓氏。姓氏郡望,不仅是该姓发祥地的标记,也是氏族人口、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与文化影响力等综合族力强盛与否的反映。 据《广韵》记载,李氏共有十二个郡望。 1、郡望陇西郡:战国时置郡。

  相当于今天甘肃省东乡以东至临洮县一带陇西地区。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堂号"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2。 赵郡:邯郸一带,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3。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

  晋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县一带。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4。 渤海郡,西汉置。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5。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天河北省北部正定县一带。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6。 广汉郡:汉时置郡。汉高祖六年分巴郡之地置。相当于今天四川省广汉县一带。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7。 襄城,战国时魏邑,秦置县。历代因之,清属河南许州。 8。 江夏郡,汉高帝置。相当于今天湖北省武汉一带。

   9。 梓潼,古县名,汉代置。为广州郡治,蜀汉置梓潼郡,在今天四川省梓潼县。 10。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为范阳郡,在今天河北省涿县及北京市昌平、房山一带。 11。 梁国,汉高帝将原来秦代的砀郡改为梁国,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商丘至安徽省砀山一带。

   12。 南阳郡,战国时秦置。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四、历史名人 李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出"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辩证法和"天人合一"的系统论。

   李冰:战国时期蜀太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初始以"玄武门事变"取得政权,后制定了一些对社会发展较为有利的措施,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作有《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等。人称"诗仙"。 李广:西汉时人,曾历仕文、景、武帝三朝。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作战70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

  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陵:让历史无奈的半世英雄李陵,字少卿,汉朝陇西成纪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是在孤军深入,打了胜仗,在矢尽援绝的情况下暂降匈奴的。但他毕竟是背汉降敌,作了乃祖的不肖子孙和民族的罪人,功不足以掩过。以后又百计劝降苏武,就更不能使人原谅了。

  1 李姓来源 "李"是我国五大姓氏之一。上古殷朝末年,有个贵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纣王的迫害,随母亲逃亡,到一处躲在李树下,又吃李子充饥,一生难忘,就改姓为李。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老子是思想家,后来被尊为道教始祖。到了唐朝,皇帝姓李,并且常常对功勋卓著的大臣们恩赐李姓。

  李姓历代先人还有如:〔李冰〕战国时在四川做郡守,修成都江堰,造福人民几千年。〔李白〕唐朝大诗人,诗豪放,喜饮酒。又叫李太白,后世的酒家尊他为神圣。文人心目中,他是诗仙。〔李自成〕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李时珍〕明朝医学家,著《本草纲目》。〔李东阳〕明朝诗人,茶陵诗派的首领。

   指树为姓 "指树为姓"是李姓生成的最早根源。 据《秘笈新书》引《姓纂》及《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帝颛顼高阳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繇(皋陶)"。 皋陶,为东夷部族首领,活动中心在偃(奄),即今山东省曲阜市。《史记正义》引《世纪》说皋陶"生于曲阜。

  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而赐姓曰偃"。这就是《左传》中所说的"天子因生而赐姓"。皋陶,在尧为炎黄夷联盟首领时,任理官,即掌管司法的长官。《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主持制定了五种刑罚(墨,劓,(非刂),宫,大辟),并依照罪行的轻重来量刑治之,还对不用五刑的罪人分等流放,使天下人心信服。

  传说皋陶专门训养了一头名叫触(角圭) 的独角奇兽,这奇兽有一种特异功能,那就是能辨善恶真伪。它一遇见有罪的人,就会用尖利的独角去冲撞;一发现谁在说假话,就会怒气冲冲,令人生畏。皋陶用这样的奇兽断案,真是再好不过了。所以,皋陶以善理刑狱著称于世。

  神话毕竟是神话,可这个神话故事却把人们带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仿佛看到皋陶正直而果断的形象。 正是由于皋陶崇高的名誉,所以至舜继位后,仍用皋陶为大理。于是,天下罪恶得以平正,人们安居乐业。任职期间,皋陶多次提出贤明的谋略,认为治天下须慎修其身,特别强调"知人"和"安民",他的主张深得舜帝赏识。

  舜帝以皋陶最贤,将他作为继位的候选人。但是,舜帝还未来得及把帝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就病逝了。 皋陶死后,"葬之于六"《史记》引《括地志》云:寿州(安徽)安丰县南130里,故六城东),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以后六便成为一个偃姓小国。楚穆王灭之,无谱。

  皋陶有长子伯益,《帝王世纪》说:"伯翳(益),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可知,伯益因善训鸟兽而被舜帝赐了嬴姓,成为嬴姓部落的首领。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仍以偃为姓。以后,偃姓奉皋陶为祖,以姓为氏。皋陶之后,历虞,夏,商,26二十六世为理官。

  按照古人以官为氏的习惯,故称皋陶及其子孙为理氏。以官为氏的理氏,传至理征时,任商纣王的理官,时商纣王昏庸无道,沉湎于女色,理征屡屡进谏,执法不阿,为昏淫的纣王所不容,终遭亡身之祸。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带着幼子利贞逃了出来,奔于伊侯之墟(今河南境内),饥饿不堪,见一树上结有果实,便采了来吃,母子得以活命。

  其后,利贞畏于纣王的追捕而不敢姓理,于是以"木子"救命之恩,改称李氏。这就是后来"指树为姓"之说。按此说,李姓之始当在商末周初。 由上可知,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是偃姓的后裔,曾以官为氏称理姓。据清儒秦嘉谟所辑《世本》案:古理,里,李三字并通。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皋陶为大理,而《管子法法》记载:皋陶为李(理);《史记·魏世家》记为"李克",而《韩诗外传》则记为"里克",等等。因而,李姓以做作理官的皋陶为血缘始祖之说,实不为妄。皋陶作为李姓的血缘始祖,他正直果敢,富于创造性,功德高深,是李姓子孙的楷模和骄傲。

  而按照"指树为姓"的说法,刚直不阿的理征之子利贞,当是李姓的得姓始祖。 李姓由来 李姓之"李",最初指的是一种植物――李树,属蔷薇科。但李姓的直接来源却是商朝官名大理。 李姓的来源,与原始人类的淳朴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最初的"李"指某种植物,如《说文》所云:"李,果也。

  "李树,属蔷薇科,为落叶亚乔木,高丈余。李子,就是它的果实,球形,至夏成熟,红色有光泽,味酸甜,供食用,一名嘉庆子。随后,"李"随着汉字形义的推移而与法理,星象等含义相通。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姓,则见于《通志o氏族略o以官为氏》:"李氏,皋陶为尧大理,因官命族为理氏。

  商朝半年,理征改为李氏。" 有人把我国几千个姓氏归类排列,其中以植物为姓氏的,诸如花,草,树,苗,林,木,杨,柳,桃,李,桂等,有一二十种。这可以追溯到远古氏族的图腾崇拜。然而李姓最早的含义却不在植物,而是理官之"理",至商朝时期才向植物之"李"转化。

  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初萌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大多出现在这个时期。 在中国姓氏发展史中,李姓见诸史籍在周之后。《国语·郑语》中的祝融之后八姓,《晋语四》中的黄帝之后十二姓,以及《左传》所载的西周二十姓,都未见李姓。

  《姓解》也说:"周之前未见有李氏。"《史记》载:"自周有老聃,姓李。"此后李姓见载逐渐增多。关于李姓的来源,归总起来,有如下五种: 第一,传说中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曾任尧,舜的大理之职(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古字中"理"与"李"相通)。

   第二,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或李)为氏。又有老子为李氏女所生之说。传说李母怀胎81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腑而生,"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指树为姓,历来被称为"妄"说。 第三,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为李氏。 第四,北魏叱李氏所改。

   第五,唐代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被赐李姓。 李氏来源的五种说法中,前三种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合为一源,皋陶,老子,李左车为同一世系中的人物。对此,早已有人提出疑问。《升庵集》卷50《李姓非一》中则说得颇为尖锐,认为"陇西之李与唐室之李不同族",《新唐书·宗室世系表》"圹附会枉撰,媚时之说"。

   陈寅恪也曾对李渊的祖先进行过考证,认为李渊的祖先可能是赵郡李氏之后,而不是陇西李氏之后,因其族葬在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平县)。 由上可知,对于《新唐书·宗室世系表》中所记的世系,世人是有争议的。然而,众多的姓氏学著作中,记皋陶为李姓之祖则是同一的。

  至于大唐宗室李氏是否不属汉族而为"夷狄",也无确凿证据,以西凉来断其民族,恐怕太武断。而陇西李氏与赵郡李氏本来就同出一祖,因而追溯李氏之源流,仍不妨以《唐书·宗室世系表》为主要依据。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唐朝对李氏宗族的考证和详细记载,才有今天李氏宗谱的完整存在,像李姓这样将其族源详细载人正史的,并不多见。

  这与其他姓氏多为家族传抄家谱,记载族源相比,自然更为可靠,详细。

上一篇:李曼有多红呀

下一篇:沃尔特·李普曼的生平简介是怎样的?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