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通过《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对“娘炮”的评价,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元?

综艺时间:1年前阅读:15

娘炮论争该争什么?

央视播出《开学第一课》后,舆论对娘炮和娘化现象发起猛烈炮轰。然而,由于对娘炮、娘化中的“娘”理解有误,不仅误伤了女性,而且留给娘炮拥趸以反击的依据,形成一场混战。由于参战各方都未瞄准抨击的主要目标,切中要害,难以达到致命一击的效果,从而酿成公说公有理,众说纷纭,没衷一是的混乱局面。

这样下去,论争不是越争越明,而是越争越糊涂,不仅旁观者难以从争论中获得清晰的认识,就是参战者恐怕也会随论争的扩大(参战者越来越越多)和延续而感到迷茫。新华社和人民日报两家顶级官媒的两篇评论,一扬一抑,针锋相对,令人诧异,更让人迷惑。一向一致对外,同仇敌忾的国级官媒怎么闹起了内讧,互相开火,而且看不出谁有撤退之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原因很简单,抨击的目际不在同一个点上,都没有找准靶心。都认为自己火力很猛,能摧毀敌方指挥部,结果对方并未遭到重创,仍能以猛烈炮火还击。

为对娘炮、娘化现象展开精准打击,必须对娘炮、娘化中的“娘”的特定含义作出正确的解释。

娘炮、娘化以及娘娘腔中的“娘”,不是指爹娘或大娘中对特定女性长辈的称谓,也不是泛指女性,而是特指皇帝娘娘。宦官在皇帝面前说话,腔调模仿皇帝娘娘,所以宦官说话的腔调称为“娘娘腔”。

为什么要将某些男性称作“娘炮”?那是因为他们与皇帝娘娘有相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中姣好的容貌,苗条的身材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其余的都是为讨好特定的对象(皇帝丶粉丝等)而刻意装出来的。他们装靓,在脸上抹粉,在唇上涂红,在头发上染黄,在眉毛上描黛。他们装嫩,老大不小了仍然弄出一副小孩般天真烂熳的样子。他们装弱,让声音尽可能柔和,让动作尽可能绵软。他们装萌,抛着媚眼,露出巧笑,憨态可掬,以傻博爱。

无论是皇帝娘娘还是娘炮,他们共同的基本特征不在容颜体态,而在于品质与作风,这就是,为讨好特定对象以获得利益(权势或金钱)而矫柔造作,忸怩作态,巧言令色,丧失骨气。这种人表面光鲜,内心阴暗,看似可爱,实则自私;长于逐利,少有责任;庸庸禄禄,不问国事;怯懦无能,畏难就易……

弄清娘炮的基本特征,评论应集中火力对准虚伪作巧的品质、矫柔作态的作风和畏难无为的情志,不宜在容貌、体态、声音、衣着上做文章,不能不分青红皂向小鲜肉开火,对女性化放箭,更不该向在舞台上反串女角的演艺人泼脏水。如果将论争扩大化甚至以友为敌,论争必然成为一场只有输家没有胜者的混战,其结果,非但不能激浊扬清,清风正气,壮我国威,反面会引发混乱,损伤国人之间的和气,破坏和谐安定的大好局面。

我们呼吁:论争必须找准目标,混战应当立即停止!

上一篇:有什么知识是从看综艺节目中学到的?

下一篇:为什么现在有些小孩的梦想是长大后做明星?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