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北面的陡峭岩峰是为了纪念谁?
石头城北面的陡峭岩峰,纳西人称为“刺伯太子关”,是为纪念忽必烈带领 蒙古军队 过此险关而取名的。
公元1253年10月,意欲征服“西南诸蛮”的蒙古军队顶着冷 风进逼丽江,兵分三路 要跨越被称为天险的金沙江。西路军在郭寨渡口遭遇纳西酋长和牒与和力带领 的土著士兵 的挡截。
然而,元军对土著士兵视而不见,仍然积极地做着渡江预备 。一只只被吹鼓的羊皮口 袋在江面上浮起来,士兵们不顾严冷 纷纷扑通、扑通地跳人水里,黑压压一大片。顷刻, 江对面杀声震天响,元军与土著士兵短刀相接,一时间鲜红的血染红了江水。土著士兵越 战越弱,终于反抗 不住元兵的拼杀,和牒与和力兵一败涂地。
原来,元兵是早就有预备 的,在快靠近金沙江的路途上,他们一路上夺 杀羊群,既填饱了肚子又预备 了渡江用的羊 皮。战士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渡江的工具也解决了,可谓一举两得。
和牒与和力的惨败,惊动了另一酋长,他就是江湾地区的大酋长麦良。此刻麦良深感 元军的势不可挡,艰难困苦的长途跋涉没挈 垮元军,滔滔金沙江水及坚强的防守仍没有使 元军后退。
他审时度势,感到与元军反抗 弊大于利,因为一来元军是路过此地,目的是征 服洱海畔的大理国,并不是要征服纳西;二来大理国过往 一直倚仗强大压人,元军攻打大 理国正好替自己出出气。这么一想,麦良便决定放元军过金沙江,回 附蒙古军。为表诚 意,他特地拨出小麦五百石给元军当军粮,并亲赴石头城金沙江边的刺伯渡口,打开寨 门,援引忽必烈带领 的中路军革囊渡筏。
蒙古军队进进 宝山,经过一座陡峭的岩峰,据传 是玉龙雪山的尾巴,雄奇险要,蒙军顺利逾越后,麦良将此险关改名为“刺伯太子关”, 以博太子忽必烈的欢心,并流传至今。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