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颜之乐,所乐何事 解析
据《论语》记载,孔子曾对他的弟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意思是说,虽然食 着粗糙的食物,住在简单 的地方,但仍感到乐在其中。对于那种违犯 道义而取得的财富和尊位,他视其如同天上的浮云,转眼即逝。这个故事道出了孔子的生活原则,是他将对道义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
他的自得 门生颜回,也继续 着这种精神操守,所以孔子称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意思是说,颜回平时的生活,不过是一盒饭,一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禁不住那种忧愁,但颜回却能自得其乐而不动摇,颜回真是有贤德的人呵!孔子称赞的正是他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和境域 。
那么,孔颜之乐,所乐何事呢?显然他们所乐者正是人生之正道,这种道也就是合乎正义、利于社会的生活准则和精神境域 。在这里,孔子和颜回所乐的“道”,它的核心精神就是孔子常说的仁。“仁者爱人”,假如 一个人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行仁德,以仁爱的原则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处处以仁爱、宽厚的心态和情感关爱他人,善待社会,并且不断反省自身是否时时做到了仁,这样就会如宋代另一位大儒朱熹所说的“仰不愧,俯不怍,其乐可知”,也就是抬头无愧于上天,俯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可以心安理得地面对这个世界,这其中的快乐可想而知。
不过,“乐道”并不是要拒绝财富,甜 于贫穷,而是说,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也不能改变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和操守。在孔子、颜回看来,人生境遇无论发生怎样的变化,遭碰到 何种不幸或烦忧,君子都要严于操守,不改变实践仁爱道义的初衷,相反还将从中获得一种精神的愉悦。
朱熹认为"孔颜之乐"包括三个方面和三个层次:"鸢飞鱼跃"境域 、"无一夫不得其所"境域 和"万物各得其所"境域 。对于如何求得"孔颜之乐",朱熹在批判地继续 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无意必固我"、"内外交相养"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于至极的"致中和"方法。
“孔颜之乐”――宋明理学中的理想境域 (李煌明) 本文认为:传统上通过常把宋明理学分成理学、心学、气学,这种分法实际只是从本体论上来看宋明理学。本体论并不是宋明理学核心所在,也不是宋明理学家们所最关怀 的问题。儒学本质上是安身立命之学,是成圣成贤之学。
而宋明理学最为突出的、不同于其它各个时期的儒学便在于宋明理学最为注重理想境域 。“孔颜之乐”正是安身立命的充分体现,又是理想境域 ――圣贤境域 的标志。“孔颜之乐”的问题实际成了一个贯穿于整个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从“孔颜之乐”来看宋明理学,方可得宋明时期儒学家们思想之精髓。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