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女词人王建的简介?

明星时间:1年前阅读:16

  1。王建王建,生卒年不详,北魏燕州广宁郡广宁县(今张家口涿鹿县)人。《魏书》有传。王建的祖姑是魏道武帝的亲生母亲,他的哥哥王迥也是朝中重臣。王建从政后,曾出使燕国,辞色高亢,为国争光,回来后官拜左大夫,参与朝政。北魏道武帝天兴元年(398年),北魏打败后燕,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当时都城周边因连年战争 和自然灾祸 ,出现严重饥荒。朝廷给饥民发放300石赈灾粮食。王迥经办救灾工作,他伙同其子从中贪污了100石的周济 粮,致使许多饥民饿死。王建得知这件事情后,十分生气 ,打算上殿控告王迥,结果被他的妻子挡住:“世间哪有弟弟揭发兄长的事啊?”王建说:“夫人差矣!春秋时代,卫国大臣石蜡为人刚正廉洁,他儿子石厚犯了国法,石蜡亲自派人杀了他的儿子。

  东汉年间,冀州刺史苏章在酒席上获悉他的好朋友清河太守贪赃受贿,于是把他的好朋友依法判罪。今日假如 不惩处王迥父子,对国不忠,于民不利,就连饿死的百姓在九泉之下也会痛恨我们的!”他的妻子一时哑口无言。随后,王建上殿揭发了王迥父子的贪污罪行。道武帝起初也想袒护王迥父子,只敕命免往 王迥的职务。

  王建不依,又犯颜直谏:“法律非陛下一人之法,决不能因为王迥是您的亲戚就袒护他。您假如 要做一代明君,就应该学习古代贤君执法不避亲疏,将王迥父子判为死刑!”殿上所有的文武大臣都被王建这种秉公执法、大义灭亲的精神深深激动 ,齐奏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迥父子罪应伏法。

  ”由于王建大义灭亲,因而史书有言:“建兄迥伏诛,其讦直如此。”王建还追随道武帝拓跋珪征伐前秦和后燕等国,攻破20余部,升任为中部大人。北魏皇始元年(396年),他率军在参合陂(今内蒙古凉城)打败后燕慕容宝。拓跋珪打算挑选俘虏中的勇士扩充本部兵力,其余俘虏发给衣食遣送回乡,让天下百姓都知道北魏皇帝不虐待俘虏的政策。

  王建则认为,后燕已经彻底覆灭,收留俘虏是纵敌为患,不如斩草除根,全部杀掉。道武帝对他说:“假如 按照你所说的往 做,就不是吊民伐罪,而是斩尽杀绝。”部将却认为王建言之有理,加上王建的一再坚持,就把4万俘虏全部活埋了。不久,拓跋珪亲率大军进攻井陉、常山等郡县,所到之处,敌军自动打开城门投降。

  惟独王建带领 部队攻打信都等城时,一连两个月攻不下,兵士伤亡众多。拓跋珪率部一到城下,敌军立刻 投降。在围困和龙城时,城内守军宁死不降。拓跋珪派人登战车靠近城门喊话,劝说城内敌军投降,敌军在城上答道:“我们恐怕投降了还像参合陂的守军那样被活埋了。

  ”拓跋珪听了之后,啐了王建一口,王建很是惭愧。北魏平定中山以后,封王建为濮阳公,后王建讨伐乌丸有功,升任太仆,被拜真定公,后又官加封为散骑常侍,官位最高至冀州、青州刺史。2唐代诗人(约767-约830)唐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岁。

  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他写过一些小词,独树一帜 ,《调笑令》,原题为“宫中调笑”,可见本是专门供君王开开玩笑的,王建却用来写宫中妇女的哀怨:“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末句斩钉截铁,守看 之情,跃然纸上。又如《江南三台》:“扬州池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纯是白描,别有情趣。王建是大历进士。门第衰微,早岁即离家寓居魏州乡间。20岁左右,与张籍相识,一道从师求学,并开始写乐府诗。贞元十三年(797),辞家从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荆州等地,写了一些以边塞战争 和军旅生活为题材的诗篇。

  在“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后,离开军队,寓居咸阳乡间,过着“终日忧衣食”(《原上新房 十三首》)的生活。元和八年(813)前后,“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任昭应县丞。长庆元年(821),迁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在长安时,与张籍、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杨巨源等均有往来。

  大和初,再迁太常寺丞。约在大和三年(829),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大和五年,为光州(治所在今河南潢川)刺史,贾岛曾往见赠诗。此后行迹不详。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因而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实,了解人民疾苦,写出大量优异 的乐府诗。他的乐府诗和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其诗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深厚 ,思想深刻,爱憎分明。如《田家行》、《簇蚕辞》、《当窗织》、《织锦曲》、《促刺词》、《往 妇》、《水夫谣》、《海人谣》等,反映了劳动人民备受残酷剥削压迫的痛苦生活,特殊 对劳动妇女的悲惨境遇深表同情;《白□歌二首》、《羽林行》、《射虎行》等,揭露了君主荒淫、权豪凶横和藩镇混战等黑暗的社会现实;《古从军》、《辽东行》、《渡辽水》、《凉州行》等,抨击了给广大人民带来灾难的开边战争 ,同时也谴责了边将的无能,不知收复失地,表现了既反对穷兵黩武,又慨叹国土沦丧的进步立场。

  此外,他还有一些作品,如《赛神曲》、《田家留客》等描写了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寄远曲》、《镜听词》等,表现了妇女对出门远行亲人的思念之情;《看 夫石》、《精卫词》等,讴歌 了坚贞的爱情和被压迫者的斗争精神。也有少数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叹老伤贫等消极情绪。

   王建乐府诗,善于抉择 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示矛盾。他很少在诗中发议论,而是运用比兴、白描、对比、映衬等手法,通过各种形象或人物的自白来再现现实;或在结尾用重笔突出主题,戛然而止。用笔简洁峭拔,进 木三分,语气含蓄,意在言外。

  体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较短。语言通俗明晰而凝炼精悍,富有民歌谣谚的色彩。用韵平仄相间,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换韵,节奏短促,激越有力。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乐府诗特有的艺术风尚 。王建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广泛地描绘宫禁中的宫阙楼台、早朝仪式、节日风光,以及君王的行乐游猎,歌伎乐工的歌舞弹唱,宫女的生活和各种宫禁琐事,如同 一幅幅风俗图画,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资料。

  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指出它的内容“多言唐宫禁中事,皆史传小说所不载者”。诗中的描绘也栩栩如生,因而广为传播,颇有仿作。魏庆之《诗人玉屑》引《唐王建宫词旧跋》说,后世“效此体者虽有数家,而建为之祖”。王建的五、七言近体,有一部分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因有真实的生活体验,也能“激动 神思,道人所不能道”(《唐才子传》)。

  但这些诗往往杂有消极颓废思想,艺术上也缺乏明显特色。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多可诵之作。还写过《宫中三台》和《江南三台》等小令,是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王建的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今传刻本有:《王建诗集》10卷,南宋陈解元书棚本;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此为底本,并参照其他刊本校补排印。《王建诗集》8卷,明汲古阁刻本。《王建诗》8卷,《唐六名家集》本。《王司马集》8卷,清胡介祉刊本。《王建诗集》10卷,《唐诗百名家全集》本。

  《宫词》1卷,有单刻本及明顾起经注本。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3前蜀皇帝(847—918)五代十国时前蜀皇帝。903—918年在位。字光图。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一作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西)人。少时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生,后投忠武军(治许州,今河南许昌)。

  僖宗为避黄巢起义军兵锋而逃奔成都,王建等五都头率兵进 蜀,被号为随驾五都,回 宦官田令孜指挥。令孜认其为养子。后分典神策军。宦官杨复恭掌禁军,疑王建,出之为壁州(一作利州)刺史。王建招集溪洞酋豪,组织起800人的队伍,逐步扩展 地盘,占据 成都西、南诸州。

  大顺二年(891),攻占成都,杀陈敬瑄、田令孜。乾宁四年(897),破梓州(东川节度使治所),占有东西两川之地。天复二年(902)取山南西道。三年,唐封王建为蜀王。王建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割据蜀地的基础稳固。后梁开平元年(907),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武成二年(909),王建颁《永昌历》。天汉元年(917),改国号为汉。次年,复号为蜀。当时中原战乱,文士多奔于蜀,王建目不知书而喜与文士谈论。前蜀建立后没有大规模战争 ,民众得以陆续 进行生产。

上一篇:《王建之墓志》的书法有什么特征 ?

下一篇:中国有多少喊 王建广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