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 三届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
对于迷影群体之外的同学,丹尼尔的名字似乎稍显生疏 ,在哪听过,但想不起来这人是谁,长什么样。既没有“抖森”、“小李子”、“休叔”这样的花名,也没有汤姆·汉克斯、布拉德·皮特这样的影响力,丹尼尔一直游离在大众的视线之外。
而许久没有新闻的他,最近的新闻,是六月底传出的即将息影的消息。这让判君着实伤感。
好莱坞的影坛颇有些类似于金庸小说中的武林。江湖上响当当的那些大人物,武功再高也没有绝对的谁强谁弱。唯有江湖之外的扫地僧,成了众人公认的最强王者,没有之一。
丹尼尔·戴·刘易斯,奥斯卡史上唯一一位三次获得影帝的男演员。
丹尼尔在第85届奥斯卡颁奖礼上
1990年,33岁的丹尼尔横空出世,首次提名,一击即中。
丹尼尔首获奥斯卡影帝的作品《我的左脚》
随后他又分离 凭借《血色将至》和《林肯》中的表演,再获两次影帝。
丹尼尔的作品,在整个男演员群体中都算是很少的。他40年的演艺生涯中,只出演了十几部电影,没有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十几部电影,5次奥斯卡提名,3次获奖。看看《林肯》这可怕的获奖记录:
电影圈的奖,能拿的全拿了,似乎为他颁奖 是这些奖项的光荣一样。
越了解丹尼尔的牛逼,我就越想问:
“为什么他这么厉害,我却不熟悉 他?”
曾经看过的一个丹尼尔的视频,是他在《林肯》获奖后接受媒体群访,怜悯 的丹尼尔(原谅我用怜悯 这个词)局促地站在台中间,先是把奖杯放在地上,放下了,两只手却不知道怎么摆,一会揣在兜里,一会交叉在身前。每个记者提问,他都会搜觅 好一会,找到了,就整个身体转向记者的方向,恭恭敬敬地回答。在连续回答三个之后,他长叹了一口气,仿佛面对的是一场无休止的拷问,看着都让人替他紧张。
视频在这里:
拜托,你是三冠王好吗?就算是新人都比你坦然得多好吗?
其实这么紧张不是因为他胆子小,是因为除了参加颁奖礼,丹尼尔几乎从不在公众面前露面,脱口秀、综艺节目一概不上。场面上的体会 少,自然就发扬 不好。
在《林肯》的花絮摘 访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不自然:
丹尼尔讲述饰演林肯的感受
用手盖着嘴唇,是说话时紧张的表现,下意识地用手往 堵住即将说出口的话。
完全没有好莱坞老炮们的从容!
对于为何从不出席公众场合,丹尼尔自己的解释是:“演员永远不该接受摘 访。看 众要是知道你穿什么颜色的袜子,下次他们再看你的表演,这个印象就会跳出来。”
用白话文翻译一下这句话:“演员不要卖人设”。
回想一下,不论是汤姆·汉克斯的宽厚、艾尔·帕西诺的霸气、还是马龙·白兰度的痞气,演员大多数都会有一个现实的人格,我们会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他适合演什么。
就算是公认的戏路宽的演员,比如克里斯蒂安·贝尔、马修·麦康纳、罗宾·威廉姆斯,都会给人一个先进 为主的印象。
马修·麦康纳虽然戏路极宽,但擅长出演控制力强的人物
因为他们是人。
是人,总会有性格的。不管你在银幕上形象如何,你在平日生活中的言谈举止,总是会受到性格的影响。这是不管演技多么登峰造极都不可避免的。
而丹尼尔这个人,几乎没有现实人格,他只存在于银幕上。看 众记住了一个个角色,但记不起他本人。就像我自己,很早就知道丹尼尔,但很多年都不太确定他到底长什么样。
他一会儿是玩世不恭的小混混
丹尼尔在《因父之名》中
一会儿是阴险残暴的矿主
丹尼尔在《血色将至》中
一会儿优雅多情
丹尼尔在《纯真年代》中
一会儿又变得悲天悯人
丹尼尔在《林肯》中
就连街拍,他给人的唯一印象也是:脸盲
wtf?这是同一个人?!!
其实这正是丹尼尔达成自己表演成就的终极手段,那就是完完全全,毫无保留地活在银幕上,消灭 真实的自己。
能做到这点的,除了他,年轻一代中我只承认希斯·莱杰,另一个让人记不住长相的男演员。《断背山》的牛仔和《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小丑,不知情者绝对不会认为是一个人演的。假如 不是因为早逝,我确信他会得到如丹尼尔一般的成就。
希斯莱杰堪称年轻版的丹尼尔·戴·刘易斯
而做到这一点的代价,也是可怕的。
丹尼尔凭借《林肯》中的表演第三次获得影帝,他在颁奖礼上说,他的妻子十几年来都在跟好几个男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这当然是玩笑,但也并不为过。因为他每接一个角色,就真的以那个人的身份往 生活。
为饰演《我的左脚》中只有左脚能动的脑瘫患者,他拍摄期间不离轮椅,练习用左脚做一切事,拍摄中他学会了用左脚食 饭、用左脚画画、写字,最后能用左脚毫不费力地夹起一根针。
《我的左脚》中画画的脚正是丹尼尔自己的
为饰演《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中的部落人,他就过上了野外狩猎的原始生活,学习打猎、剥皮,坚持只食 自己狩猎回来的东西;
丹尼尔在拍摄《最后的莫西干人》期间过着部落生活
为饰演《纽约黑帮》中的屠夫比尔,他学习杀猪和近身搏击,因为在大冬天拒绝穿与片中时代不符合的保热 衣,他险些冻死;
丹尼尔在拍摄《纽约黑帮》时差点冻死
这就是一个体验派演员所能做到的极致。
有一个与之相当 的细节是,他在不同角色中的口音。不管是《血色将至》中的美国西部口音,还是《因父之名》中的爱尔兰口音,甚至是《我的左脚》中脑瘫患者含混的口音,就像大家总记不住他的脸一样,大家也总记不住他本来是怎么说话的。
作为一个半英国半爱尔兰血统的英国人,他在接到林肯这个角色后,寄给了导演斯皮尔伯格一盘录音带,是他自己研究出的林肯口音。斯氏听到后惊唤 ,这就是我心中的林肯!
如此全身隐没于角色背后的结果,就是一出出堪称神迹的表演。
我个人最喜欢的瞬间,有《血色将至》中他被神棍牧师掌掴时强压怒火,
和怒火之下的暗自自得 。
有《我的左脚》中他发现女医生能听懂他的话时惊喜万分。
和他明白深爱的女医生不会爱上一个残疾人时的失看 眼神。
有《因父之名》中他得知父亲在狱中死往 时的无言悲怆。
和他听说警察早就知道他是无辜时的咬牙切齿。
当然,还有《纽约黑帮》中屠夫比尔疯狂虐杀时的嗜血。
总结这些表演,用四个字来概括最好:令人心服
这种令人心服 到了让人矛盾的地步:我是如此信赖 他就是那个角色,以至于他演了别的角色,我竟不能接受。但看了另外一个角色后,我又无比信赖 他是另一个人,到最后,我对他是谁完全混乱了。
他既是最好的好人,又是最坏的坏人。既是圣人,也是魔鬼。
那么,请告诉我,丹尼尔·戴·刘易斯究竟是谁?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
我只知道的是,假如 说小鲜肉是离看 众太近,那么丹尼尔就是离看 众太远,远到看 众根本无法触碰到真实的他。而正因如此,他才可以在反差庞大 的角色间自如游弋,仿佛一个幽灵,躲躲 在银幕后面。
他不是人,他是电影本身。
假如 让他向自己的粉丝说一句话,我想那大概是:
爱我的角色,不要爱我
这也许是丹尼尔唯一能留给世界的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