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忽然 驾崩,长子豪格本该成为大清皇帝,为何成了悲剧人物?
皇太极的长子豪格,虽然他的出身并不高贵,但是在他的权势和地位,却是皇太极所有儿子中最为显要 的。豪格,皇太极的长子,生母是皇太极的继福晋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是在皇太极的结发妻子、同时也是努尔哈赤时期“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的女儿钮祜禄氏往 世后,成为皇太极的正室福晋,后来的孝端文皇后哲哲,此时还是皇太极的侧福晋。
但是天命八年(1623年),乌拉那拉氏乘坐轿子进进 努尔哈赤的王宫之中,在遇见贝勒阿济格的时候,没有下轿行礼,这种傲慢无礼的行为让努尔哈赤勃然大怒,勒令皇太极与乌拉那拉氏离婚。之后,便没有了对乌拉那拉氏的史料记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哲哲才被扶正,成为皇太极的正室福晋,在皇太极登基后金大汗后,成为大福晋,以及后来的中宫皇后。
所以,论出身,豪格并不高贵,甚至这也成为了豪格的一大劣势,但是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有着一个庞大 的优势,就是他的年龄。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皇太极往 世的时候,豪格已经34岁了,当时还在世的皇太极子嗣中,年龄最长的是时年16岁的叶布舒,豪格足足长他18岁,更不用此时只有5岁的福临和2岁的博穆博果尔了。
也正是因为年龄上的优势,让豪格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开始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皇太极登基后,他更是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在对蒙古、明朝以及朝鲜的一系列战斗中,屡立战功,在皇太极改元称帝后,被奉为和硕肃亲王,位列“四大亲王”之一,还主管户部,与自己的叔伯们平起平坐。
与此同时,豪格还是正蓝旗的旗主,手中有着一定数量的兵权,这些都是皇太极的其他子嗣所没有的。
由此可见,尽管按照“子以母贵”的传统,皇太极往 世时,他的所有子嗣中,出身最高贵的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所生的博穆博果尔,之后是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也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所生的福临,但是从权势和地位上来说,豪格却是皇太极子嗣中最具有竞争实力的。
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豪格的一句“福小德薄”让其痛失皇位。崇德八年(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皇太极骤然崩逝,由于此前皇太极没有就继位人的问题做出任何安排,因而依照努尔哈赤时期所确立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由八旗旗主推举产生新任皇帝。
而皇位的竞争也就首先在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以及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之间展开了。
论背后支持的势力,两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
豪格除了自己掌管的正蓝旗的支持,皇太极亲领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也站在了豪格一遍,并且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等两黄旗高级将领更是结成八拜之交,全力拥护豪格继位。
多尔衮这面有着自己的哥哥阿济格以及弟弟多铎的支持,兄弟齐心,并且兄弟手中更是拥有八旗中实力强大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实力与支持豪格的两黄旗与正蓝旗不相上下。
就在豪格与多尔衮僵持不下的时候,手握两红旗的礼亲王代善和统领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表示支持豪格,这就使得豪格已经获得了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
此时的豪格已经获得了八旗之中六个旗的支持,看似已经是稳操胜券,谦逊 一下也是人之常情,于是豪格说了一句:“我福小德薄,焉能堪当此任。”谁知就是这样一句谦让,铸就了豪格一生最大的失误和遗憾。
原本已经逐渐清楚 明朗的局势再度出现了波动,阿济格和多铎再度反扑豪格,代善也愤而预备 离场。以索尼、鳌拜等为首的两黄旗的将领此时已经包围的宫殿,说出了“我等食帝食,衣帝衣,帝制于我,恩比天高。若不立皇子,我等愿从先帝与地下”这样的话语,大有破釜沉船 之意,而两白旗的军队也在隐隐在城内外进行部署和调动,一场内部的火并即将发生。
就在这个时候,郑亲王济尔哈朗站了出来,提出了不立豪格与多尔衮,拥立皇太极第九个儿子为福临的新方案,得到了代善和多尔衮的赞同,无奈之下的豪格也只得赞同 了自己的弟弟福临继任皇位,这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正是由于性格上的柔弱 与犹豫,并且缺乏当然不让的果敢,最终让豪格痛失皇位。事后,就连多铎都曾“讽刺”豪格说: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胜众,议遂寝。”
痛失皇位后,豪格也就此开始了他悲剧式的结局。顺治元年(1644年),豪格被人告发恶语中伤多尔衮,而出卖豪格的人正是一年前果断 支持他角逐皇位的何洛会,豪格也被判处了死刑。正当豪格也预备 慷慨赴死的时候,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站了出来,连哭带闹的救下了豪格,最终豪格被议罪削爵,总算是保全了性命。
在这之后,豪格又带兵进 川,平定张献忠的大西政权,更是亲手射杀了张献忠,立下了不世之功。捷报传至京师,顺治皇帝更是亲自下诏奖励 豪格。
然而,此时已经大权在握的多尔衮怎会放过豪格。
顺治五年(1648年)二月,豪格回京后不久就以隐瞒其部将冒功、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并于顺治五年(1648年)四月死于狱中,年仅三十九岁。豪格死后,他的福晋们也被多尔衮兄弟霸占,同时自己统领的正蓝旗也被多尔衮夺 夺。
豪格悲剧式的结局,可以说是多方面共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豪格缺乏真正的坚实的支持力量。
不同于多尔衮的兄弟齐心,两白旗鼎力支持,豪格这面除了他掌管的正蓝旗,其他的支持力量可以说都是“别有专心 ”。
两黄旗支持豪格,为的就是保住他们自己的位置。究竟 ,满洲人以黄色位尊,当年皇太极上台后,就将自己统领的两白旗与多尔衮兄弟统领的两黄旗进行了“黄白互换”,假如 真的是多尔衮继位,真的有可能再进行一次“黄白互换”,这是两黄旗所不想看到的。
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礼亲王代善支持豪格,一方面是处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尊崇“父死子继”的传统,维系朝堂的稳定。
所以,一旦有其他皇太极的子嗣能够继续 皇位,那么豪格被抛弃也就成为了必然,而后何洛会等人的叛变,对豪格倒打一耙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就是豪格个人的能力与计策 相较于多尔衮,可以说是差距明显。
尽管豪格也非常的聪明且富有能力,但是多尔衮能被成为睿亲王,一个“睿”足可见其的聪明 。特殊 是豪格一路走来,有着皇太极的庇护,可以说有了今天的权势地位,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多尔衮面临这是年纪轻轻就父母双亡,除了三兄弟便是无依无靠的局面,如今的成就完全是靠他自己拼搏而来,这是豪格远不能比拟的。
而这也最终导致了豪格在与多尔衮的对抗中,时时处于下风,最终还被多尔衮活活整死。
再次,就是豪格自身的性格问题。
前文中也说到了,豪格缺乏当仁不让的果敢,而这也是伴随他一生的性格弱点。而这份性格弱点的养成与他的生母、岳母和结发妻子亲密 相关。
他原本有着高贵的出身,因为母亲的问题而没有了身份的上的优势;他的岳母、同时也是自己姑母的莽古济因为与皇太极交恶,进而被皇太极凌迟处死;而豪格为了平息皇太极的怒火,不惜杀掉自己的结发妻子、同时也是莽古济的女儿。
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使得豪格有着不少的“污点”,这也让豪格在面对多尔衮以及其他满洲贵族时,缺乏自信,而“福小德薄”也成为了他的真实写照。
也正是因为这些内外界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豪格无法染指大清皇帝的宝座,也造就了他悲剧式的命运。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