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发动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怎样被汉灵帝短期内扑灭的?
王夫之曾说过一句话:“国恒以弱丧,而汉独以强亡。”东汉到末期,军事力量仍然十分强大,从东汉政府军迅速镇压张角的黄巾军起义,可以看到东汉军队的优异 素质以及将领的精湛 指挥水平。
别看东汉的皇帝昏君多,在任用军事将领上倒都中规中矩。
黄巾起义爆发后,汉灵帝派出三员大将剿敌,委任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儁为右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各率一支精兵,讨伐黄巾军。此三人,都是一时之良将,特殊 是皇甫嵩,在平定张角起义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甫嵩领两万人马出征,黄巾军仗着人多势众,将其围困于长社。皇甫嵩临危不乱,觑准敌之弱点,以敢死队夜袭敌营,纵火焚营。黄巾军大乱,皇甫嵩遂乘机反扑,黄巾军的心理防线土崩瓦解,四处逃窜,溃不成军。
长社解围后,皇甫嵩与朱儁、曹操会合,对黄巾军穷追猛打,前后杀敌数万人之多。
这是黄巾起义以来,政府军所取得的第一场大胜仗。
皇甫嵩没有停止攻击,他与朱儁联手,平定汝南、陈二郡,之后又接连打败了东郡、南阳的黄巾军。
在另一个战场,北中郎将卢植也取得重大胜利。他与张角对垒,屡战屡胜,杀、俘一万多人。张角溃退后,退往广宗,据城固守。卢植把广宗团团围住,在外围筑高墙、挖深壕,打算困死张角。
然而,不久后,卢植被宦官左丰陷害而被撤职,由董卓接替。董卓过于自大,反被黄巾军反戈一击,大败而逃。皇帝下诏,由皇甫嵩接管董卓的部队,负责围剿张角。
在汉军频繁换将时,张角把弟弟张梁的军队也拉回广宗,加强守备力量。自从起事以来,张教主殚精竭虑,在汉军凶悍的反扑下,苦撑危局,终于积劳成疾,病死于广宗。
不过黄巾军的实力仍未容小觑。
张角死后,保卫 广宗的重任就落在张梁身上。
皇甫嵩已率部兵临城下,张梁手上有十万人马,仗着兵多将广,黄巾军出城迎战,双方打了个平手。次日,黄巾军又前来挑战,皇甫嵩闭垒不出。表面上看,黄巾军兵强马壮,但皇甫嵩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敌人士气不振。很显然,教主张角之死,对教徒是繁重 的精神打击,原来教主不是神!当信仰失往 了根基,就轻易 破灭了。
知道了敌人的弱点,皇甫嵩就可以构想下一步的作战方案。黄巾军天天喊 阵,皇甫嵩装聋作哑,当没听到。张梁推断 官兵想长期围困广宗城,这倒让他放松警觉 ,因为广宗城内物资储备充足,守个一两年不成问题。
可是张梁的推断 错了。
皇甫嵩只想速战速决,他只是营造长期围城的假象罢了,目的在于迷惘 敌人。果然,他的疑兵之计大获成功,黄巾军的警觉 心日渐丧失。
敌已懈怠,此时不攻,更待何时!深夜,皇甫嵩忽然 下达命令,在拂晓时分发动总攻。
这时张梁还睡眼朦胧,头脑尚不清醒,忽然 天降神兵,焉能反抗 。城门失守,只能打巷战了。皇甫嵩手下的这些将士,多数是从西北边疆调来,久经沙场,体会 丰盛 ,战斗力一流。而张梁的黄巾军多是农民出身,一群没有经过专门军事练习 的乌合之众罢了。战斗持续了一个白天,从清晨到黄昏,胜败 已决。
黄巾军终于顶不住,张梁悲看 失看 ,下令弃城而逃。
皇甫嵩乘胜掩杀,张梁在混战中身亡,三万名黄巾战士战死或被俘,五万人在政府军追击下被赶进 河中淹死。是役,皇甫嵩大获全胜,占据 广宗后,他剖开张角的棺材,砍下脑袋,送往洛阳。太平道的三大精神偶像,死了两人,只剩下地公将军张宝。教主兄弟统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失败的情绪笼罩在黄巾军战士的头上,低沉 、沮丧、悲看 。
一个月后,皇甫嵩在下曲阳再造神话,大胜黄巾军,斩杀张宝,杀掳十万人。
至此,张角兄弟全部已死。
这场规模浩大的起义已翻过高潮的一幕,但余波仍然荡漾。
黄巾余党拥立赵弘为元帅,攻陷宛城,拥众十余万,以图东山再起。
皇帝的圣旨很快下达,由镇贼中郎将朱儁、荆州刺史徐璆共同清剿黄巾余党,收复宛城。朱儁攻城两个多月,终于攻进 城内,黄巾首领赵弘战死。可是黄巾军在巷战中却表现出勇猛 无畏之气势 ,官兵攻进来后,反抗 却愈加顽强。黄巾将领韩忠率余党逆袭成功,又一次夺回宛城,把政府军赶出城外。
朱儁想到了一个声东击西的计策 ,他派出一部分兵力在宛城西南角发动佯攻,自己则亲自率主力,静静 绕到东北角,发动突袭。此计果然得逞,官军二度攻进宛城。
黄巾首领韩忠只得舍弃 外城,退进 内城。黄巾军的反抗 非常顽强,朱儁久攻不克。看来是困兽犹斗,攻之愈急,反抗 愈强。于是朱儁下令,撤往 对宛城的包围,退师数里。
果不其然,黄巾军斗志动摇,纷纷涌向城外。这正中了朱儁的阴谋 。政府军截击黄巾军,杀一万余人,阵斩韩忠。剩余的黄巾军眼看无力冲出重围,拥立孙夏为元帅,又躲进宛城。
朱儁再一次包围宛城,实施最后的攻坚战。在攻坚战阶段,军司马孙坚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率先登城。在孙坚的激励下,宛城终于沦陷。
至此,历经十个月、规模空前的黄巾起义终于告一段落。不过,黄巾军并没有完全被消亡 ,在未来十几年里,黄巾余党仍然在各地广泛存在。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