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的红沁色是怎样形成的?怎样鉴识红沁色古玉的真伪?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古玉红沁色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时间,空间,温度和湿度,短则一两百年,长则需要数千年,特殊 是红色全沁的现象的出现短则需要1300年,致密度高的玉器全沁则需要1800年以上。
国人爱玉已有8000多年历史了,红色早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古玉的红沁色是非常宝贵 的,因为古玉的红沁色不但有沧桑之美,而且给古玉增添了美感。京城闻名 的鉴定家、书法家、美术评论家王敬之先生说过,一般情况下,美的沁色可以使古玉的价值骤增百倍,有沁色的古玉比没沁色的古玉的价值高。红色象征着富贵满堂,吉庆有余,红红火火,鸿运当头,时来运转,步步高升,而且红色具有驱邪,招财,旺财,富贵,保平安,喜庆,热烈的内涵。红沁色并非血沁,它是由于玉器内部的铁元素氧化,或者是泥土中的铁元素,铬元素,钾元素和锰元素,以及其它显性杂色渗透到玉质内部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后,亦或是靠近赤铁矿或者铁器,氧化形成的氧化铁,三氧化二铁或者四氧化三铁后所呈现出的黄色,橘红色,玫瑰红或者深红色,亦或者赫红色等等。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玉器靠近朱砂,朱砂虽然不溶于水和玉,但朱砂经过数千年氧化,受沁,会逐步分解,生成新的化学物质,随着其它棺木,衣物,油漆等物质所产生的显性杂色经玉器绺裂或者疏松部位沁进 玉器内部,也呈现褐红色或者鲜红色,一般情况下,红色全沁古玉我们习惯性地把它们回 结为黄玉,而不是红玉,因为史料记载和田玉有五种颜色,黄白青碧墨,没有红玉,传说中的红玉指的是红色玛瑙或者红沁色籽料原石,亦或是红沁色古玉成品。
行话里头说得好,古玉挂红,价值连城!这句话告诉我们,红沁色古玉最难得,最宝贵 !红沁色古玉虽然宝贵 ,但鉴定起来有点困难,很多躲 友看 而生畏,敬而远之,因此也往往会错过很多捡漏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大概存在有4种不同的看法:一是不会认,也就是不熟悉 。他们往往谈红色变,静不下心来学习,更不用说虚心向别人请教了,只要是看到是红沁色古玉,就一概否认,看都不需要看就可以下结论否定。二是不敢认。他们认为红色很恐惧 ,认为红沁色古玉深不可测,常人不可企及!三是不承认!不承认民间有真品,珍品和精品!四是似懂非懂,喜欢发表谬论。这类型的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既没读几年书,没看过几本古玉鉴识方面的专著,也没玩过几件真玉,更不用说拿点“干货”出来给大家欣赏一下了,就连一个像样一点的回答都答不出来,只会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胡说八道!
红沁色古玉的识别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往 鉴识:
一、看包浆,包括玉质的熟旧感和老化痕迹以及表面的光泽。红沁古玉大多像煮熟的腊肠,色调并非统一的,是有过渡和深浅变化的。古玉的包浆非常浑厚,古朴,老练,新玉则有生涩感。玉质好的,致密度高的古玉呈现油脂光泽,表面大多宝光四溢,少数坑口环境恶劣的古玉有钙化,土蚀,虫蛀等现象出现,自然光泽呈现亚光,但玉表面的汗毛孔清楚 可见,分布自然。伪古玉大多表面呈现贼光,高光,耀眼 ,无汗毛孔或者不自然,做作。
二、看古玉神润,也就是艺术性,艺术欣赏价值。古玉大多是帝王皇家达官贵人用玉 ,精雕细琢,不惜工本的,慢工,细活,神润十足。伪古玉则火气重,工时短,精细程度低,大多机器工,平面雕,非常规整,几乎所有的线条粗细宽窄都一样,没有人工雕琢、切割、打洼、对钻、拉丝的痕迹……
三、看加工方法。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加工工具和时代特征。比如说良渚文化时期手工刻划的神人兽面纹,红山文化时期特殊 的打洼工艺和绳切割工艺,商代单钩或者双阴起阳 ,西周一面坡,汉代浮雕,汉八刀,游丝毛雕,乾隆时期的鬼斧神工等等。
四、看微痕。古玉是手工或者半手工活,细看精细度是有偏差的。比如玉器的厚薄,钻孔,砣痕等等都存在偏差。真古玉摘 用片切割,对切,对钻,大多厚薄不一,边缘不够规整,或者不够圆,一般使用对钻孔,不够居中,留有台痕或者不规则旋纹。砣痕一般有V型,U型,倒梯形,半圆形,边缘无崩茬或者少量存在,没有断断续续的,线条非常干脆利落的,有质感,有力度,刀刀见锋,气势磅礴,神摘 飞扬!
五、看器型和纹饰。假如 臆造的大多与时代特征不符,或者同一件器物出现几个不同时代特征,工艺粗糙,纹饰简单,甚至用带杂色的,劣质的玉料,带绺裂的地方玉或者广义和田玉来仿,我们可以直接把它定为伪古玉!
六、上手看。看玉料,比重和密度。新疆和田玉比重大,密度高,有压手感的。新疆和田玉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玉料都非常稀少和宝贵 。从西周开始, 宫廷大量使用和田玉,大多数是青玉,青白玉,少量白玉和黄玉,文化期和老三代也有大量使用地方玉料的。玉料千百种,不能以玉料优劣或者是否是和田玉来断真伪!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七、看沁色。打灯,从底部和侧面45度角打进往 ,看沁色分布。真古玉沁色分布自然,有深浅浓淡过渡的,有些地方灿若星空 ,有些地方若隐若现,有些地方乌云密布,有连带过渡,美不胜收!伪古玉的沁色浮于表面,大多没有过渡,暗淡无光,死气沉沉,亦或是贼光,无非就是酸碱腐蚀,烟熏火烤,油炸闷煮,化学染色,用丙酮擦拭可以擦往 。化学染色使得玉表面毛孔堵塞,暗淡无光。真古玉历经数千年受沁后,表面那层油脂光泽或者玻璃光依然存在,汗毛孔依然清楚 可见。
八、看次生结晶。看玉表面和玉质内部是否残留那些次生氧化物,饭糁,钙化,虫蛀,土蚀,形变,地弯等现象出现。
九、看玉表面的汗毛孔。进 过土或者传世有100多年的古玉,玉质变得疏松,加上地热、地湿、地张的影响,局部出现不规则的裂纹或者钙化现象,这恰恰是真品的特征之一!玉表面如同人体汗毛孔,会唤 吸的,毛孔清楚 可见,呈不规则分布,有些地方疏一些,有些地方密一些,毛孔大小也有区别的,空隙边缘无崩茬和刀口,比较平滑,过渡自然,局部氧化凸起或者凹陷,千变万化,呈片状分布,并非局部一点点。人工毛孔与自然毛孔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真古玉的汗毛孔清楚 可见, 而且毫无规律可循,尽管受沁很严重,表面汗毛孔和那层光泽依然存在的,伪古玉的汗毛孔不自然,染色熏烤的地方毛孔堵塞,无光泽或者暗淡 ,死气沉沉,毫无生气!放到温水中浸泡数日也毫无变化,玉质也不会变得温润,光泽依然如旧。而真古玉大多放进 温水中浸泡,表面有一层黏唧唧的粘液,玉表面不停地吐灰,不透光的地方慢慢有了光泽,玉质越来越温润,光泽越来越靓,宝光四溢,用手背划过往 ,有牛奶般丝滑!个别玉质温润、细腻、凝洁、致密的古玉表面会呈现玻璃光,非贼光!
以上仅作为参考。推断 一块红沁色古玉的真伪不能意气用事,草率下结论,只有综合其料、工、型、纹、沁和包浆等来推断 才能得出一个较为正确 的结论!一派胡言只能说明你的无知和庸俗!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