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南京大学碎尸案,为何凶手至今没有找到?
南大碎尸案,又称南京119案,刁爱青案。受害者刁爱青,1976年3月出生,江苏姜堰市人。1995年9月,19岁的刁爱青第二次参加高考,被南京大学信息治理 系专科录取。也许是因为录取专业不理想,刁爱青推迟了一个月才最终办理了进 学手续。
时间转到1996年1月10日,据悉刁爱青因室友违规使用电器被罚而出往 散心,并在出门前把被子展 开,却自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9天后的1月19日凌晨,一位环卫工人在南大四周 的小巷中发现一塑料带碎肉。由于碎肉被水煮熟,环卫工以为是猪肉,遂带回家中。最后在碎肉中发现三根手指,当即报警。之后警方在周边区域发现多包碎尸袋,并最终确定受害人就是已经失踪多日的刁爱青。南大碎尸案之所以轰动全国,以至于到现在仍有讨论的声音,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是犯罪凶手的手段极为冷血,并具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一般的碎尸案中,凶手为了方便移 运,会把受害人尸体拆分成几个大块,但不会细分,因为这需要极高的心理素质。而南大碎尸案中的凶手,不仅细致地把尸体分成了2000余块碎肉,还用水煮的方式破坏掉被害人身上留下的犯罪痕迹。很难想象这是一起冲动杀人的案件,只能认定凶手经过了长时间的预备 ,并且反常 冷酷沉着。
至于第二点就是南大碎尸案至今20多年仍然悬而未决。凶手究竟是谁?作案动机又是什么?虽然在网上有诸多详尽 的讨论,却也没有一个结果。
为什么到如今还没有侦破,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凶手有极高的反侦察意识。先不说已经讲过的尸体处理手法,他抉择 抛尸的地点和时间也极为重要,这些都导致,警方无法推断 正确的作案时间和地点。因为煮熟尸体可以破坏蛋白质,掩盖尸体腐烂情况。而心理素质极高的凶手抉择 在南大四周 抛尸,让第一案发地点显得扑朔迷离,让人无法辨别 。凶手抛尸南大,究竟是家恰好离得近还是有意 扰乱排查方向没人可以说清。这就导致当年的侦破进展缓慢,很难找到有效的线索。
其次,就是当时的刑侦手段还十分有限。在1996年,中国摄像头还未普及,除了走访侦察之外,无法获得受害人或凶手在这9天内的行踪。再加上DNA检测直到2008年才引进 了微量检测技术,尽管当时对物证又做了检测,但是时间过往 太久因而一无所获。
虽然到现在,每有新的检测技术出现,南大碎尸案的物证就会被翻出来重新鉴定。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破案的可能也越发渺茫。最后究竟是时间的胜利还是技术的胜利,我们也只能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