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庭两个版本的鹧鸪飞有什么不同?
“越王勾践破吴回 ,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 飞。”这是大诗人李白的《越中览古》。诗歌描写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仇,雪了耻。诗歌的 前三句选取的是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带领 战士胜利回 家,将士们得到封 赏,越王宫中宫女如花,一片热闹的繁华景象。
而第四句笔锋骤然一转,往日的繁华已不在,昔日“宫女如花满春殿”的越王宫,“只今唯有鹧鸪飞”, 感叹人事代谢,盛衰无常。《鹧鸪飞》的意境即来源于此。《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严固凡1926年编写的 《中国雅乐集》,以后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一带流传。
南派笛子的宗师陆春龄和赵松庭都曾将《鹧鸪飞》改编成笛曲。陆春龄改编的《鹧鸪飞》并没有过多地往 刻画李白诗歌的意境,而是 着力描写鹧鸪鸟自由翱翔 的情景。他在笛子教材中介绍此曲时说这首民间乐曲,用曲笛演奏,以醇厚和细腻、快和慢、强和弱等艺技对比手法, 刻画鹧鸪鸟时远时近,忽高忽低,在宽广 天空尽情翱翔 的形象。
”我倒觉得,改编后的《鹧鸪飞》的意境,更接近唐代另一位诗人张籍的 《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回 ,白蘋茫茫 鹧鸪飞。”《鹧鸪飞》足够发扬 了南方曲笛音色圆润悠扬的特征 ,通过打音、颤音 等多种技艺 润饰,以及力度强弱的细致对此,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鹧鸪展翅翱翔 的种种姿态。
曲子的引子部分是由四个极其简单的长音音符组成,夸 张地运用了打音、气颤音、半孔音、虚指等技艺 ,再结合气息的强弱转变, 通过音符的八度特殊 处理,勾勒出一幅淡雅的鹧鸪翱翔 图。随着那轻便 、飘忽的音符的起落,仿佛看到一群鹧鸪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地翱翔。
接下 来的慢板,似乎和其他江南丝竹的曲目大同小异,实则中间包含了很多韵 味,在拍子上追求一定的自由度。乐曲最后用虚指颤音演奏的长音,给人一种鹧鸪鸟向茫茫无际的天边飞往 的意境。改编这首曲子的还有另一位南派笛子宗师赵松庭,他的艺术处理与 陆春龄有所不同,在原曲后加了一段快板,乐曲的装饰演奏手法与江南丝竹相同,快板一段用循环换气技艺 演奏,指法要极富弹性,可以一 口气连 吹三遍,最快时要达到每分钟160拍。
两种版本的《鹧鸪飞》都是南派笛曲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