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评弹界历史上,孙淑英有着怎样的曲艺经历?

明星时间:1年前阅读:15

孙淑英老师,(上海评弹团)老艺术家、评弹名家、有名评弹艺术家、书坛上的女搭档:弹词艺术家沈伟辰和孙淑英。

孙淑英人如其名,腼腆文静雅致,可是和她谈起评弹,整个人都不一样了,侃侃而谈娓娓诉来,焕发着动人的光彩,眉宇间尽是珍爱之情。当年她就是怀着这股热情毅然从常熟来到上海,抉择 评弹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谁也不会想到当年那个爱唱歌的邻家女孩会成为闻名 的评弹演员,可是谁都可能想到一个身怀理想与热情的人在不断地努力与追求下会走出一条属于她自己的路。

孙淑英她记得在17岁的时候,因为她特殊 喜欢唱歌、唱越剧啊,欢喜(喜欢)唱的,但是唱越剧呢,没有个介绍,所以没成功。那么正巧,她隔壁有一个人他喜欢弹琵琶、喜欢唱评弹,那么她天天 跟着他听听,跟着他唱唱。那么那时呢,常熟有一个业余评弹队,她就参加了,和他们一起。那时候人蛮多的,大概有十几个人,男男女女,那么每到晚上的时候,总是有的到这个人家里往 唱,有的到那个人家里往 唱,蛮热闹的,那么大家就排了几个短小的节目,有说、有唱、几个节目经常到乡下往 ,有种到俱乐部往 啊,专门往 唱唱,所以大家蛮开心,那么后来在19岁的时候,19岁的时候呢,这时她在常熟广播站里实习了三个月,因为三个月期满呢、就要转正了,正在这时,上海评弹团的唐耿良和吴君玉老师到常熟来招生,他们招生呢,一面演出、一面在物色人物的,当时他们很多人都往 考的,考了下来,后来通知她了,说是喊 她到上海再来考,当时有三个人,那么过了几天、他们到上海来考,一到上海评弹团来考嘛,考了以后,老师听了以后,嗯、觉得他们三个人的喉咙都不错,那么就通知他(她)们进上海团,那时她开心得不得了,常熟的广播员也不做了,就立刻 卷了展 盖到上海来,记得那时是6月份,那么当时来考的人当中大概有六、七个人,只取了三个,一个被常熟团挈 住、没往 ,另外还有两个,她和一个女同学、一起到上海来,那么从那时开始,孙淑英她就正式进进 评弹团当学员。

兴致 是最好的老师,用这来形容最初的孙淑英是再合适不过的,没有家庭的熏陶、没有名师的指点,就因为对唱期看 ,她开始接触评弹。可以说孙淑英对评弹的追求完全是自己性灵之所至,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有对艺术的执着。

那么她怎么会拜薛筱卿老师的呢,因为她那时喉咙蛮细的,唱出来似乎 力度不够,那么喊 她唱“薛调”呢就是说增强一些硬度,增强一些刚性,不要太软,软了之后轻易 声音发抖,所以就喊 她拜薛筱卿老师,当时跟薛老师之后,她就正式学《珍珠塔》,一年之后,薛筱卿老师就带她上台,那时上台呢,是在上海人民电台,上三个档,她主要是老师带她从一点一点开始,开始时、比如一回书中给自己一刻钟的书或者给自己十分钟的书,就让她慢慢地在台上锻炼,但是一个月下来呢,听众的反应蛮好,还是觉得她唱“薛调”比较满足 的,那么后来跟着薛老师也在码头上唱了,书相应多些,但是因为三个人出往 总回 有时书说起来比较尴尬,比如一回书中只有两个人物,那么放了三个档之后呢,那么自己就要分掉下手一半书,那么下手的书呢,就一个人坐着,一个人没有书说也难受 的,所以后来她就不说《珍珠塔》了。

《西厢记》是孙淑英、沈伟辰这对书坛姐妹的红娘,也是孙淑英拜师学艺的引荐人,因缘巧合促成了评弹界的一段佳话。谈起中途舍弃 《珍珠塔》这件往事,孙淑英露出了坦然的一笑,也许只有放得下的人才能真正拿得起。

当时演《珍珠塔》改《西厢记》呢,就是自己倒也没什么舍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演《珍珠塔》的人比较多,当时有好几档书了,有朱雪琴、郭彬卿啊,饶一尘、赵开生啊,有好几档书都是演《珍珠塔》的,但是演《西厢记》的人没有,所以领导上考虑她们两个人、两个小姑娘,形象比较好,因为书里大部分都是红娘和莺莺,红娘和张生,或者是莺莺和张生的书,那么蛮适合她们两个女双档,所以她当时也比较喜欢《西厢记》,所以当时她也一口答应下来,两个人就说《西厢记》了,但是《西厢记》的书的确是蛮难说的,为什么呢,因为里面的句子诗句比较多、那么里面写得比较细腻,有种文学性比较高,有种根本就是不轻易 懂,那么怎么样呢,当时就看王实甫的原著、看董解元的《西厢》,看《莺莺传》、《元稹记》这几本关于《西厢记》的书她们都拼命地啃,不懂的地方问老师,所以这几本书看了之后,对《西厢记》应该说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人物也比较有一定的熟悉 ,所以在演的时候似乎 自己心里也有点底,刚刚开始,第一次演《西厢记》的时候,的确因为对里面的人物也不是最了解,书也比较生、那么隔夜背起来,所以上台的时候两只脚会发抖,自己控制都控制不了,开出口来唱的声音也是发飘的,总似乎 自己心里没个底,但是经过一次一次台上锻炼,自己对人物一次一次的熟悉 、了解、熟悉,所以慢慢地《西厢记》人物在自己心里慢慢丰满起来,在演的时候也比较自如了,不像开始时那么紧张。那么《珍珠塔》呢她有时在码头上当开篇时也要唱唱,因为她“薛调”还是比较喜欢的,所以她还是要唱唱的。

面对机灵乖巧的沈伟辰,孙淑英有时真是恼也不是、气也不成,只好跟自己生闷气。可对着那真诚的笑脸,又有谁会真的动气呢,这对姐妹的友谊 就是在这样的嬉闹中像陈年的老酒愈老愈香醇。她和沈伟辰呢,因为大家年纪比较轻,那么有时难免会发生一些磨擦,但生活上一般说起来互相帮助比较多,没什么大的矛盾,那么在台上呢,就是说、往往有时的确是为了一句唱词、为了一段词会争起来,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大家就不理了,有一次自己真的火了,火得不得了,火得怎么样呢,自己送给她自己绣的枕头套当时绣得非常好,有一对,自己送她一只,自己恨得用牙拼命把花咬掉、不给她了,当时自己就火成那样,那么她呢就在边上跳啊、引自己笑,当时由于她这样一引,自己的火一下子就退了。刚开始时有时候台上难免会忘记,有时说错啊、但是能补的总是要补,比如说自己说错了、她帮自己补掉,自己说了一个漏洞,她帮自己补掉;她有的时候说得忘记了,那么自己有时候能够提醒她,这个提醒当然不能蛮明显的,比如什么地方、自己看一看,她知道了、从下说上来,或者自己稍微边上提一个字,她就知道了,因为搭档搭得长、大家彼此比较了解,所以在她忘记的时候,自己尽量能够帮她提醒,她忘记一句,自己把下一句话怎么提上往 ,那么她立刻 就知道了、那么再说下往 ,所以台上一般说起来没有很大的弄僵的,当然有的时候也会一顿口、这个是比较难免的,所以两个人在这方面都比较默契。

几十年在艺坛辛勤耕耘着该是休息的时候了,孙淑英主动提出延迟三年退休,她说她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退休之后嘛,因为刚刚退休,自己比她大三岁,那么自己先退、她晚退,那么自己退了之后、她没有下手了,假如《西厢记》再要往 找一个下手吧、一下子是不会配合得这样亲密 的,那么她往 做别人下手吧,她自己要读书这样一把年纪、她也不肯,所以当时自己就决定延迟三年退休,晚三年、陪她三年,让她也到了退休年龄、自己再退休,所以当时自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自己(孙淑英她)等到58岁,自己就开始退休。一退休呢,因为女儿到澳洲往 了,等到她退休了,自己立刻 就到澳洲往 ,自己就和她分开了。在演艺生涯中,除了情如姐妹的沈伟辰,孙淑英还有其他许多良师益友,每一次合作,每一段演出对于她都是一个宝贵 的回忆,有了他们孙淑英的舞台人生才更加绚丽。刚开始她和张鉴庭老师在上海的一个友谊、就是中苏友好大厦、以前的中苏友好大厦里面上台往 演过,那时的演,的确是紧张得不得了,因为张老师的“张调”一定要个好的琵琶往 托,她自己的琵琶、自己知道是蹩脚的,那么托的时候特别 紧张,张老师那时是极力地鼓励 孙淑英她,你不要怕、不要紧的,唱错嘛,你弹错、我会唱下往 的,你定心好了、我不会弄僵你的、你大胆地弹,所以这一场自己印象特殊 深的。在他的鼓励 下当时自己演得自己觉得还算可以。还有呢,就是当时在自由结合的时候,有很多老师都到南京往 ,自己和云瑞老师拼的《珍珠塔》,因为当时陈希安老师喉咙不好,那么就喊 她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往 拼档,自己拼白天、她拼晚上,自己说白天书、她说晚上书,那么两个人一起背,那时也是天天 ,那么自己因为跟过薛老师,所以《珍珠塔》应该说比较有点熟的,所以背呢、也不是花很多很多的功夫能够背,就是讲那时大概说了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呢,云瑞老师对自己帮助非常大,因为云瑞老师,一个是他耐烦 比较好,另一个是他教学生比较细腻,不管是在弹上、唱上,他都一丝不苟,在(周)云瑞老师那儿、的确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记得62年的时候他们到香港往 演出,当时杨(振雄)老师带着她和刘韵若、演三个档,就是演《絮阁争宠》,演这回书的前面,自己是紧张得不得了,为什么呢,老师是“杨派”的创始人,是位有名的一位老师,而自己是个刚刚出来的一个青年演员,所以自己紧张得不得了,心里又是兴奋 又是紧张,开心些什么呢,这次演出是对自己的培养,而且是一次锻炼的机会;紧张呢,就是生怕在这次演出当中白己不要说错啊、或者是弹错啊,所以非常紧张。老师看到她这种心绪 以后呢,他是极力地鼓励 她,喊 她不要紧张,胆大才能艺高,你假如 一紧张、台上反而要说错,在老师的鼓励 下,她自己就放大胆子上台往 了,当然、开口前是紧张的,等到一开口,自己觉得自己慢慢地放松下来了,所以这一次演出呢对自己来说,还是比较成功,老师对她的评判 也是蛮高。

上一篇:孙殿英个人简历?

下一篇:张子英的瓷器有收躲 价值吗?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