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人为什么想念 陈玉殿?
陈公祠坐落于遵义县尚嵇镇,造型雄伟 壮丽,至今犹存。这 是遵义人民为想念 乾隆年间知府陈玉璺(音义同殿)三引山蚕 为民谋利而设。
遵义地区山多田少,土质瘠薄,作物产量较低,百姓难求温 饱。自清代乾隆以来,城乡普及饲养山蚕,收取槲茧,丝织业日 渐繁盛,百姓收益大增,由贫而富,遵义一变而为全省首善之 区。
最先引进山蚕的,是遵义知府陈玉璺。
陈玉璺,号省庵,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 任遵义知府。他见遵义山间多槲树,民间只用来当燃料,他家乡 一带却用这种树的嫩叶放养山蚕,获利极丰。于是,决心把山蚕 引进 遵义,为百姓开垦 致富之路。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陈知府派人往 山东历城购买蚕 种,并雇请蚕师来黔。
往返上方里,孰料行至湖南沅江船 次,因 天气回热 ,蚕蛹破壳化蛾,引种失败。陈玉璺并不灰心 ,于六年
(公元1741年)再次派人赴山东引种,并把蚕师、织师都一起 请来,赶在年前到达。次年春天,孵得蚕子,在府署西侧小丘试 养,获得槲茧丰收。
城郊居民亲见山蚕结茧,纷纷前来要种往 放养秋蚕。
由于秋 阳暴烈,蚕民不知荫蔽,收成只得十之一二。次年,春蚕烘种 时,蚕民未把握 火候,因热度稍高,蚕未结茧便死往 ,以致断了 蚕种。陈玉璺吸取 两次失败教训,又派人往 引种,还多聘几位蚕 师来黔,分往四乡向蚕民传授技术。又在城东白田坝设立丝织作 坊,由两位师傅传授缫丝织绸技术。
他也不时往 作坊视察,向学 工们讲解、指挥 。
由于陈玉璺的大力倡议,并为蚕民和丝织工提供资金,使养 蚕和丝织业在遵义城乡逐步发展起来。单是乾隆八年(公元 1743年)秋天,就收成 茧八百万斤。郑子尹后来写《樗茧谱》, 总结养蚕、缫丝、织绸的全套技术,经莫友芝作注,被广泛翻 刻,流播全国,推动了蚕丝业的发展。
遵义蚕丝业的兴起,促进了商业的繁华 。不仅本府、本省的 商贩往返于各地场镇,还引来了“秦晋之商,闽粤之贾”,他们 把槲茧“捆载以往 ”,与桑丝混合织成名贵丝织品。遵义线绸质 量也佳,“竟与吴绫蜀锦争价于中州”。
遵义人民永远不忘陈玉璺的恩惠,在城东修建了祠堂奉祀这 位贤官,每年春秋蚕事完毕,都来祭奠 ,酒食歌舞,十分郑重 。
遵义城中修有陈公祠,解放后拆祠建新房 ,今仅存尚嵇陈公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