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名将崔浩缘何被杀?
公元450年,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中直书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下令族诛,同时被株连的还有崔浩的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史称“国史之狱”。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崔浩的被杀并不是因修国史,那么崔浩被杀的原因是什么呢?崔浩是北魏人,历任道武、明元、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
” 20多岁时便出任著作郎,很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赏识。公元409年拓跋嗣即位后任命他为博士祭酒,出进 同车,备受宠爱,“恒与军国大谋,甚为宠密”。后拓跋焘继位为太武帝时,在崔浩的建议下灭掉了夏国,然后又击败了北京的柔然,安定了国境,后来太武帝在崔浩的谋划下率大军征服了北凉,从此以后,崔浩更加得宠。
但是,他也因为掌权, 而一意孤行,不听他人的劝告,因此得罪了许多鲜卑贵族。太延五年, 太武帝命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中书侍郎高允、散骑侍郎张伟参著作 事,续修国史。太武帝嘱咐 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因此,《国 记》秉笔直书,尽述拓跋氏的历史,详备而无所避讳,其中直书了拓 跋氏一些不愿为人知的早期历史。
鲜卑贵族看到后,无不愤慨 ,先后 到太武帝前告状,指控崔浩有意暴扬国恶。太武帝命令收捕崔浩及秘 书郎吏,审查罪状,后诛杀崔浩,并且牵连甚众。有人根据《魏书》 和《北史》认为崔浩之死是上述原因,也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主要有以下四说:(1)崔浩之死另有其因。
虽然根据《北史•崔浩传》载:“神麝二 年(公元429年),诏集诸文人摭录国书,浩及弟览、高谠、邓颖、晁 继、范享、黄辅等共参著作,叙成国书三十卷。著作令史太原闵堪、 赵郡郗标素谄事浩,乃请立石,铭载国书,以彰直笔,并勒浩所著五 经,浩赞同 之……遂营于天郊东三里,方百步,用功三百万乃讫。
浩 书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北人咸悉忿毒,相与构浩于帝。 帝大怒,使有司案浩,取秘书郎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服受赇,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诛浩。”但是,这种说法显然难以令人心服 。因为当时一同参与编写国史的高允没有被处死,而且假如 因直书国史而获罪,那么高允在具体撰写上应该负有更多的责任。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五记载:“帝(拓跋焘)召(高)允,问曰:‘《国书》皆浩所为乎?对曰:‘太祖纪,前著作郎邓渊所为;先帝纪及今纪,臣与浩共为之。然浩所领事多,总裁而已,至于著述,臣多于浩帝怒曰:‘允罪甚于浩,何以得生。”’ “帝怒,命武士执允。
太子为之拜请,帝意介,乃曰:‘无斯人,当有数千口死矣。”’由此,可以看出,高允当时就认为仅仅是编写国史,崔浩是“罪不至死的”,所以他的被杀应当另有原因,但是原因是什么却难以确定。(1)有的学者根据《宋书•柳元景传》认为,崔浩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偏袒南朝的刘宋王朝而“密有异图”。
这种说法是根据由北朝南逃的柳光世的报告,但是此事假如 属实,《魏书》本传不应有所避忌而不记载,而且这一看 点也为北宋的司马光所不取。司马光在《通鉴考异》中引用了《宋书•柳元景传》的记载,但他认为:“与《魏书》不同,今从《魏书》。”可见这一看 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2)另有学者根据《魏书•释老志》中《高僧传》的记载,认为当时佛道相争,太子晃事奉佛法而崔浩信仰 道教。道教在北魏前期时占上风,太子晃所师事的玄高被杀。所以,后来崔浩因此而受祸。但是崔浩被诛之前并没有魏太武帝由信道而转信佛的记载。再根据近人陈寅恪先生的考证,范阳卢氏可能有奉道的可能,但是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便很难推定,所以他们决不至于仅因宗教之争而受到牵连。
(3)现在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崔浩被杀,是北魏鲜卑贵族与汉族士族矛盾斗争的结果。因为崔浩是留在北方的汉族士族的代表人物,在当时的社会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鲜卑贵族对汉族士族要拉拢,但是又不能不防范。公元431年,魏太武帝下诏,征聘卢玄、崔绰等数百名士族的代表往 平城做官,规定要“以礼发遣”,这是对汉族士族的拉拢。
然而,由于汉族士族长期保持着汉魏以来的特殊 身份和地位,他们喜好自我标榜,传播为士族统治服务的传统和文化,这和鲜卑贵族的政治利益格格不进 。如据《魏书•王慧龙传》的记载,崔浩的弟弟崔恬将女儿嫁给了王慧龙,王氏是太原大族,世代遗传齄鼻,在江东被称为“齄王”。
崔浩在 见到王慧龙时,一看到他的齄鼻,就说:“的确是王家男儿,真是贵 种!”而且多次对朝中的鲜卑贵族称赞他长得俊美。此事惹得鲜卑贵族 长孙嵩不兴奋 ,所以便报告了魏帝拓跋焘,并说崔浩此举有“叹服南 人”,“讪鄙国化”之意,因此激怒了太武帝,崔浩长跪承认错误之后, 才得到了宽恕。
另据《魏书•高允传》的记载,崔浩作为汉族士族的 政治代表,曾经推举 了许多汉族士族往 北魏做郡太守,与太子拓跋晃 发生了争执,结果朝廷按照他的意见任命。所以,这也引起鲜卑贵族 的不满。又据《魏书•卢玄传》记载:“浩大欲整洁 人伦,分明姓族。 玄劝之曰:‘夫创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宜其三 思。
’浩当时虽无异言,竟不纳,浩败颇亦由此。” “整洁 人伦,分明姓 族”是魏晋以来士族统治的传统,其目的在于区别士庶,保持士族在 社会上的特殊 身份和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崔浩祈求 的不仅要在汉族士 庶之间加以区别,而且显然是要把鲜卑贵族排挤 在最高的社会阶层之 外,以保护 汉族士族的独尊地位。
他的这种做法与看 点,自然不可能 为鲜卑贵族所容忍。后来,在他修国史的时候,终于被鲜卑贵族挠 住 把柄,置之死地。虽然崔浩被杀的原因有诸多看 点,但是学术界至今仍然没有任何 定论。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