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奇案片(上):狠人麦当雄和邵氏江湖
【高能E蓓子】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TVB又准备上奇案类剧集了,经典的双男主+连环破案模式,恐怖袭击、重口重案、暗网暴行……不过看预告,气氛差了点意思。
奇案剧,一向是港剧中的收视福星,而奇案片,则曾是香港电影中一个奇怪的片种。
奇案片可以划分到许多大的类型里面,比如警匪片、恐怖片、情色片、邪典片等,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它都不可能作为一个单独的名词被拿出来说。
但是香港,偏偏不一样。
在香港,奇案片是有其独特的地位的。
现在你们所熟悉的一些香港导演,比如拍《中国医生》的刘伟强,比如拍《拆弹专家》的邱礼涛,他们最早都是拍了大量的奇案片。
甚至于一些后起之秀,拍摄《风再起时》的翁子光,他的成名作,同样是奇案片的范畴。
那么,到底奇案片是个什么片种?它又为什么被认为是“粗制滥造”的代名词?
——不急,我们从头说起。
目录
序曲 | 那个叫麦当雄的狠人
《豪门劫》《雾夜飞尸》《床单裹尸》
第一回 | 浪潮:邵氏江湖,拳头与枕头
《三狼奇案》《天网》《血溅吊颈岭》《纸盒藏尸》
第二回 | 重启:“三狼”卷土重来
《省港旗兵》《跛豪》《玉蒲团》
第三回 | 高峰——林过云和叉烧包来了
《雾夜屠夫》《人肉叉烧包》
序曲|那个叫麦当雄的狠人
说到奇案片,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麦当雄。
在香港电影史上,他以“没底线”闻名。
麦当雄有多么“没底线”呢?
他曾经拍一部电视剧,里面有一段回忆情节,描述主角小时候被扔进泳池差点被淹死,麦当雄为求真实,居然真的把小演员扔进了泳池,拍下他挣扎求生的画面。
不提倡
同样是这部电视剧,麦当雄要拍摄一个火车迎面而来的弃尸镜头,于是在一个深夜埋伏在铁路边上,等火车靠近,突然开灯开镜往铁道上扔道具尸体。
麦当雄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但火车司机可是吓得魂飞魄散,他紧急刹车,甚至差点脱轨造成事故,结果呢,镜头拍好了,麦当雄一干人等都被拉进了警局。
而这部电视剧,就是我们今天首先要提的《十大奇案》。
《十大奇案》是1974年的电视剧,片名叫“十大”,其实有十三集,改编自香港历史上的十三件凶杀案,两个“没底线”小故事,对应的就是其中的两集:《豪门劫》与《雾夜飞尸》。
《豪门劫》现在看来不稀奇,一个有钱人家的老爷死了,兄弟争财产,结果一个被杀一个被吊死:
香江奇案之“豪门劫”:霍乱时期的兄弟仇杀
这新闻当年发生的时候还是挺轰动的,毕竟,有钱人的鸡飞蛋打故事,大家都“爱”围观
这就涉及到奇案片的第一个概念:凶杀案。
奇案片基本上都是改编自凶杀案,首先是你得死人,得有杀人经过,得是真实发生的。所以像吴思远的《七百万元大劫案》这类虽然也是改编自现实大案的就不能算是奇案片了。
而《雾夜飞尸》,则不再聚焦大人物,而把目光放在小人物身上。说的是一个屌丝青年,假装自己是高薪公务员,把一个日本女孩骗到香港同居的故事:
香江奇案之“雾夜飞尸”:她远渡重洋见笔友,却被抛尸楼底
这就涉及到奇案片的第二个元素了:奇情。
奇情其实是个文雅的说法,更多的时候,应该叫“畸情”,很多奇案片里都会包含着一些畸形的情感纠葛,我们之后会提到的“烹尸案”,那简直从头到尾都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完全无法理解。
“雾夜飞尸情杀案”之前我们还提过后续,就是屌丝男居然因证据不足被当庭释放了,可释放之后,却因为精神问题被送进了青山精神病院,不久之后在院内自杀身亡。
一连串的反反复复,也算是各有报应吧。
麦当雄的《十大奇案》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75年剧集播出,麦当雄甚至由此一跃而升成为丽的总监。其后,1976年《十大奇案》播出第二辑,集数从13涨到了29,1977年继续跟风,播出了同样由真实案件改编的《大件事》。
但《十大奇案》对于当年影视剧的影响,其实不在上述两集,而是另外两个,一个是“床单裹尸”,一个是“三狼奇案”。
“床单裹尸”说的是黑吃黑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深水湾附近忽然出现了一具尸体,由床单裹着,尸体上留有少量的金钱和一本记事本。
就是这个记事本,让警方迅速破案,由此揭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卖yin集团,而这个集团的首领,是一个人称“大家姐”的老鸨,白萍。
白萍可以算是传奇人物了,黑白两道通吃,手下马仔如云,并有好几十个少女,连警方去逮捕她时都要客客气气地说一句“大家姐,别来无恙吧。”而“大家姐”则更镇定,“废话少说,人是我杀的。”
“大家姐”的传奇性,以及《十大奇案》的渲染,使得这个名字在当年是如雷贯耳,其后两年,两部剧集《大家姐》、《大家姐与大狂魔》接连播出,一个响当当的江湖儿女形象就此深入人心。
但现实中的“大家姐”呢,成为了战后第一位被宣布死刑的囚犯,只不过两年后突然改判了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也让当时的人意外之极。
《十大奇案》让片场“暴君”麦当雄掀起了一阵影响深远的热潮,奇案片就此诞生,但如果你细究下来的话,会发现,麦当雄顺应的是时事。当时那个社会氛围,即使没有麦当雄,也会有麦当娜(误)。
彼时的香港,环境变得宽松,再加上当年政策支持,经济起飞,战后一代逐渐开始寻找自己的本土意识。
那一年发生过什么事呢?许冠杰开始发行粤语专辑,许冠文开始导演粤语电影,香港人越来越关注本土上的事情。
而廉政公署的成立又导致了各种大小案件曝光,一哥葛柏被起诉,警官烂仔亨被抓捕,报摊上各类揭秘内幕的杂志层出不穷,地摊小册子大量出现。
所以说,《十大奇案》,其实就像那种揭秘性的杂志影像版,成功也理所应当。
但,如果从时间线上来说,第一部引起轰动的奇案片并不能算到麦当雄头上,就在麦当雄拍摄《十大奇案》的时候,邵氏的一部叫《天网》的电影上映了。
取材与《十大奇案》第三集撞了车,改编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三狼案”。
第一回 | 浪潮:邵氏江湖,拳头与枕头
1959年的6月,香港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著名富商黄锡彬之子黄应求被绑架。
本来看起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绑架案,绑匪要求缴纳赎金,但黄锡彬为人比较吝啬,不给,从此他的儿子就此人间蒸发,没了音信。
谁知道两年后,黄锡彬在赴宴途中又被绑架了,绑架他的,居然和绑架他儿子的是同一伙人,多大仇多大怨……
黄锡彬这次就缴纳赎金了,然后回来之后,根据他的描述,对方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所谓“野狼帮”。
那时各大报纸把这事传得沸沸扬扬,但如果仅止于此,恐怕也算不得“奇案”了。奇就奇在这个案子的破案方式,警方是毫无头绪,结果因为绑匪内讧,被一个巡夜的小警察给看到了,由此才破了这个案子。
而为什么“野狼帮”会变成“三狼案”?
因为实际上他们只有三人,赌徒、司机、片场道具师,属于不折不扣的底层小人物,他们给警察布了迷阵,让所有人都误以为他们是个跨国集团,要不是内讧,估计一辈子都不会被人发现。
后来我们知道,这三人铤而走险,是生活所迫,生存的尊严被碾压得粉碎,才想打劫有钱人。
邵氏的《天网》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用了几十分钟来介绍三个人的生活状态,被人看不起、被嫌弃,生活得糟糕透顶,从绑架到杀人,心路转变清晰可见。
而我一直认为,这部“奇案片”的开山之作也同时代表了“奇案片”的最高水平。
电影时长两个小时,导演程刚甚至用了半个小时,以一种接近舞台剧般的手法描述了他们被执行死刑的过程,其中男主角含恨而死,女主角车祸而亡的设计更是让影片呈现出了绝望的气质。
程刚,就是日后著名动作指导程小东的父亲。这部《天网》一经上映,则突飞猛进地获得220万票房,仅次于许冠文开创性的《鬼马双星》,位列当年票房年度第二。
此时春风得意的麦当雄,想必也有过嫉妒吧。
《天网》的成功,以及丽的《十大奇案》的风靡,让向来会做生意的邵逸夫心中窃喜:这类奇案类影片成本小,收益高,何乐而不为?
于是1976年,连续两部《香港奇案》系列接连上映。
第一部分为三个故事,一是发生于1962年的“马鞍山矿场大血案”,另一个是发生于1967年的“黄泥涌灶底双尸案”,第三个则改编自《十大奇案》里同样拍过的“龙虎武师案”:
香江奇案之龙虎武师:舞女和“软饭佬”的爱恨情仇
三大奇案都是情杀,由程刚带着邵氏另两位导演合作完成。
“马鞍山矿场大血案”在《香港奇案》里有一个更耸动的名字,叫“血溅吊颈岭”,讲一个矿场工人因妻子红杏出墙,于是斩杀了怀着孕的妻子和岳母,并砍伤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其中,妻子腹中的胎儿,是别人的。
《香港奇案》中详细描述了男主角的憋屈与愤怒,电影给了他一个结局:手刃奸夫、自杀身亡。但现实中的情况却是,奸夫不知所踪,男主角进了精神病院。
此案,从未宣判。
现在看来《香港奇案》算是中规中矩,由于时长的关系也只是叙述了一遍作案动机与作案过程,像是内地早些年的“案件重演”。
但在那个年代却引起了不少的关注,尤其是电影中出现了大量不可描述画面以及暴力的场景,使得“香港奇案”这个名字一开始就与“cult片”这个词扯上了关系,人们走进电影院,往往是为了寻求一种感官上的刺激。
而《香港奇案》第二部则更进一步,暴力和不可描述画面尤甚。
这部由当年邵氏暴力派年轻导演桂治洪主导,共分为四个故事,《临村大血案》和《大家姐》都是直接把《十大奇案》的案子拿来用,《鬼头仔》这段好像没出处,用的是都市传说。
而最后一个《纸盒藏尸》则难得地拍出了悬案的味道。
《纸盒藏尸》改编自两年前,也就是1974年的“跑马地纸盒藏尸案”。
当天一个16岁的少女离家后不久便消失了行踪,第二天,她被发现死于一个电视机包装盒内,更耸动的是,尸体全身赤裸,ru头被割,下体被烧,死因则是勒死。
“跑马地纸盒藏尸案”引起不小的轰动,一方面是因为死法残忍,另一方面则由于最终也没有找到“凶手”的证据甚至动机,最终“凶手”被判无期,只是因为所谓的环境证供推论。
毫无疑问,这是一宗悬案,向来热衷于热点的娱乐圈怎么可能放过此案?1979年,丽的另一档奇案剧集《执法者》拍摄了这个案件。
1992年,丽的改为亚视后,推出的由黄霑主持的单元剧《香港奇案》再次拍摄了这个故事。
甚至于到了1993年,当年还在TVB的韦家辉也用了罗生门的方式拍了一部《箱尸奇案》。
而导演陈奥图则更大尺度地将其拍成一部大尺度电影,《纸盒藏尸之公审》,由任达华与叶童主演。
说回邵氏的《香港奇案》。
两部小成本的拳头加枕头奇案片回报率极高,第一部获得了81万的票房,第二部更是取得了121万的好成绩,邵氏于是再接再厉,1977年更是继续推出三部《香港奇案》系列电影。
与此同时,各种罪案类电影也兴起了起来。
首先是导演吴思远在1975年拍摄了一部大获丰收的《廉政公署》之后,1976年继续改编社会上的大案,也就是《七百万元大劫案》,票房151万,位列当年票房第九位。
后来1991年上映的《正红旗下》也是改编自同一题材。
然后参与过《十大奇案》真实案件“公寓女尸案”的警司陈欣健则进入影视圈,写了一部《跳灰》,由梁普智和萧芳芳联合导演,成为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先驱。
根据陈欣健后来的讲述,他基本上没有改编过真实的案件,只是在大量案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
这种“改编”也贯穿到《香港奇案》后三部的风格中,《香港奇案之三老爷车纵火案》中有两个故事,一个是虚构,一个改编自真实事件,而导演桂治洪却将后者几乎拍成了新闻片。
至于《香港奇案》的后两部,《庙街皇后》和《奸魔》,则是直接根据社会现象虚构而来。
只是,同样的套路,观众看多了难免厌倦。
正好70年代末,许氏喜剧风靡香港,再加上TVB的兴起,邵逸夫节节败退,无心恋战,这也导致了“香港奇案”这一类型暂时性的终结。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TVB出身的导演许鞍华拍出了她的电影处女作《疯劫》,故事取材于1970年的“龙虎山双尸案”。
这个案子在麦当雄《十大奇案》里这也出现过,名为《薄扶林之虎》。
然而许鞍华新鲜的拍摄方式,以及对个人的关注,让这个故事更多了一层意味。
第二回 | 重启:“三狼”卷土重来
“三狼案”影视化之前,虽偶有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但算不上奇案电影。
麦当雄《十大奇案》之前,虽有写实作品出现,但从未掀起过风潮,可以这么说,“三狼案”与“麦当雄”,是香港奇案片的开始。
或许是巧合吧,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低潮之后,奇案片的重启,同样与“三狼案”以及麦当雄有关。
那就是1989年由麦当雄监制,黄泰来导演的《三狼奇案》。
八十年代末的香港影坛是个什么状况呢?首先是“分级制”的正式实行。
香港电影分级有其历史原因,本来它就没一个完善的制度,你看李翰祥的一部《大军阀》,让邵氏风月片铺天盖地,而我们说的《香港奇案》,里面自然也少不了令人遐想的画面。
但最重要的是,这时的香港电影很蓬勃,需求刺激产出,产出越多,就越鱼龙混杂,不能再用老一套管理办法了。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分级制出现,而《三狼奇案》,便成了香港第一部因暴力被评为三级的电影。
《三狼奇案》的重启,与麦当雄脱不了干系,它直接翻拍了1974年程刚的那部《天网》。
作为电视新星,麦当雄进入电影圈是理所当然的事,毕竟那个年代,比如徐克、许鞍华这些新浪潮导演其实都是由电视台转战而来的,电视台充当了电影圈的“黄埔军校”的角色。
1982年,他监制了他的第一部电影《靓妹仔》,直接让新人林碧琪拿到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两年之后,他导演了《省港旗兵》,更是勇夺金马奖最佳导演
但与此同时,麦当雄“暴君”之名,也从电视圈,传到影坛了。
《省港旗兵》中流传最广的一幕应该和沈威有关,传说麦当雄为求真实,拍摄时把沈威绑在车内,在事先没有告知的情况下淋汽油点火烧车,气得沈威被放出来后立刻提刀追砍麦当雄……
大概也正是如此吧,麦当雄的电影很难得到场地的批准,许可证迟迟申请不下来,于是各种困难重重。
麦当雄大概也是怕麻烦,于是你看之后那些被称为“麦当雄电影”的片子导演都不是麦当雄,他和徐克一样,挂名监制,强势干预创作,《省港旗兵》也就成了麦当雄唯一一部署名导演的电影。
《三狼奇案》麦当雄也是挂名编剧及监制,有了程刚原作的本子打底,再加上麦当雄常见的社会写实,以及梁家辉等人的精彩演绎,所以其实拍得挺好,这可能也成为我们许多人记忆中的第一部奇案电影。
《三狼奇案》在当年来说叫好叫座,票房卖到了一千来万,但显然,麦当雄志不在此。
1991年他监制了枭雄片《跛豪》,这片在当年的金像奖上拿到了最佳电影,他自己则拿了最佳编剧,影响就是,引发了香港电影枭雄片的热潮。
同一年,他监制了《玉蒲团之偷情宝鉴》,这片把同类影片的制作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玉蒲团》等类似系列大行其道。
但是,麦当雄可能是天生对电影市场有着敏锐度,他过早地看到了香港电影衰落的迹象,之后不久,他就把重心转到了内地,安心做生意,逐渐远离影坛了。
他监制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黑金》,也是一部杰作啊。
但是,可能麦当雄没有想到的是,香港奇案片的盛世,此时才刚刚开始。
第三回 | 高峰——林过云和叉烧包来了
1982年,林过云案案发,人称,雨夜屠夫。
林过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1982年2月到7月间,他连续奸杀了四名女子,而每次杀人后,他都会肢解尸体、拍摄照片,并制作标本。
以至于最终被捕,是因为林过云拿着胶卷跑到冲印店,去叫老板把这些罪证给冲洗出来。
这件案子在港人头上萦绕多年,在2003年香港报纸评选的十大奇案里,它依然位居榜首。
Dead Romance Part IIBEYOND - 再见理想
早在1986年,beyond乐队出版的首张专辑《再见理想》里,结尾的那首Dead Romance (Part II)所写的对象就是林过云
关于林过云的电影电视一直都很多,而且很多年来从未间断。
最早的应该是1985年,“数字导演”钟国仁执导了一部叫做《香港屠夫》的片,所拍摄的正是这一事件。
然后四年后,周文健在《求爱夜惊魂》里的角色,所影射的也是林过云。
1991年,黄霑在亚视主持了一个叫《香港奇案》的单元剧,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题材,其中有一部叫做《雾夜屠夫》,邓衍成监制任达华主演,所拍的也是同一事件。
不知道是不是李俢贤看到了《雾夜屠夫》,还是说他看到同样涉及此案的《壹号皇庭》那么受欢迎开始心动了,于是他找来了《雾夜屠夫》的监制和主演,由自己联合执导,拍摄了一部影响深远的《羔羊医生》,也正是这部电影,拉开了香港奇案片高潮的大幕!
《羔羊医生》有个前缀名,叫“机密档案实录”,“实录”这两个字,其实是李修贤的标签。
这部电影的海报极其夸张,前面是拿着手术刀的任达华正在肢解尸体,身后是各大报纸的报道,一些夸张的词语,相当耸动。
而在电影正片里,也是不厌其烦地展示着各种女性身体特写,即便对于有着风月片传统的香港电影来说,也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果不其然,《羔羊医生》上映后迎来了极大的反响,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部看起来就很偏门的电影居然能卖到1200多万的票房。
一时间跟风之作迅速盛行,最成功的就是王晶,他在短短一个多月后就上映了一部叫《赤裸羔羊》的电影,同样是任达华主演,最终也有近千万的收入。
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李修贤再接再厉又拍了一堆奇案类电影。
1992年除了《羔羊医生》,其实还有一些奇案类电影。
比如改编自“宝马山双尸案”的《宝马山奇案》和半虚构的《葡京大劫案》,但都反响平平。
但另一方面,前一年亚视重启的《香港奇案》系列又受到了不小的关注,包括“林过云案”、“烹夫案”、“纸盒藏尸”案等备受关注的案件都有着相对精彩的演绎,张家辉、翁虹等一批新星开始被人关注。
于是李修贤决议开拓奇案的电影市场。
第一部就是自导自演并请来香港cult片著名导演邓衍成来帮手的《羔羊医生》,而第二炮,则是第二年邱礼涛导演的《八仙饭店之人肉叉烧包》。
说到《人肉叉烧包》,那就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了:童年噩梦。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我很小的时候,也流行过不少乡野传说,有人说很多包子铺的肉馅是用人肉做的,一口吃下,说不定还会吃到没绞碎的指甲……这个传说,让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对“包子”这词心有余悸。
其实吧,可能那都是《人肉叉烧包》的变奏。
《人肉叉烧包》改编的是1985年澳门的八仙饭店灭门案,说是一个叫黄志恒的人讨债不遂,于是杀人放火灭了饭店老板一家九口以及一名员工。
黄志恒被捕后两度自杀,至今未曾寻获十人的完整尸体,当地报章称,尸体部分被弃,部分则被用来熬汤,而更有传闻说,一些肉被制成叉烧包出售了。
邱礼涛的电影显然取的后是后者传说,电影中凶手把尸体做成包子,镜头用不小的篇幅写了食客吃包子的场景,甚至还特地创作了警察取一些包子回警局分派的桥段,拍得触目惊心。
这件案子让当时的澳门人三月不敢知肉味,而谁能料到,就在《人肉叉烧包》上映的一个多月之后,香港又发生了另一起事件,这让许多港人人心惶惶。
到底是什么奇案?
香港电影又会如何再创作那些“惊世奇案”?
我们下篇再讲。
今天的话题是:
哪部奇案片是你的童年阴影?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