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真正的华语导演之光
前不久,《龙虎武师》《怒火.重案》将大众拉回香港电影鼎盛时期,那些带领香港电影走向国际的电影人频频引人回忆。近期豆瓣电影热搜榜突然冲上来一部纪录片《好好拍电影》,它带我们了解了华语电影女导演许鞍华的电影人生。
在华语电影圈里,许鞍华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得奖专业户,一个叫影后制造机。她是香港新浪潮电影时代的代表人物,不同于别的导演通常只拍摄一种题材类型影片,许鞍华涉猎范畴众多,她的作品包括:武侠巨著、文学改编、社会现象、政治变迁、女性议题,甚至还有惊悚类电影,每一部影片几乎都能称为经典,她也曾五封金像奖最佳导演,三封金马奖最佳导演,还将刘德华、汤唯、萧芳芳等演员送上了影帝影后宝座。
很多人会说,许鞍华拍的都是文艺片,都是冲着拿奖去的,可她的作品并不能单纯用“文艺”两个字来形容,因为她的电影作品中包含着很浓重的社会历史感和人文关怀,虽然她电影中的人物都带有些悲剧色彩,但你能从她娴熟写实平凡的讲述中感受到人物的从容。
她的很多影片都很乏味,却又充斥着满满的现实感,以至于一些人在看完后会觉得有一丝沉重,却又找不到沉重的出口在哪里,没有一定经历很难读懂。可也正是这些平静下的躁动不安,以及对人性微小力量的呈现,才让电影成为经典。
看完纪录片你会发现,许鞍华的作品,与她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而在她的作品中也包含着她自己的成长。这部纪录片正是用许鞍华的经历结合她不同时期的电影来呈现的。
许鞍华出生在辽宁鞍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这也是她名字中“鞍”字的由来。不过许鞍华对自己的出生地并没有印象,因为当时内战爆发,出生两个月的她就跟随父母从鞍山移居到澳门与祖父母同住。
许家是一个兴旺的大家族,家里住着很多至亲,有七叔、八叔、十姑、四太嬷、五太嬷等,还有好几个佣人。而这个家族的掌舵人就是许鞍华的祖父,在一众孙辈孩子中,许鞍华最受祖父喜爱,从小祖父就教她背下了很多古典诗词,并辅导她读完了《西游记》等名著。虽然生活在澳门,但是祖父经常和她们说,“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方面,祖父对许鞍华的影响很大。
她也把这段的感受和经历,记录在她的电影《男人四十》中张学友饰演的语文老师教小孩子背诗的画面。虽然不知道这段故事与许鞍华小时候的经历是否一样,但至少观影时还是很有趣的,让我们走进许鞍华的童年的影像世界。
从小许鞍华就非常热爱文学,以至于后来她在香港大学本科和硕士都是念的中文系。那时候她也很喜欢电影,由于环境原因,许鞍华从小所学的课本中大都是英文,中文成为第二语言,然而书里的公共汽车、老师教的英式下午茶,在生活里几乎都见不到,这让许鞍华环境和所学有些割裂,可在电影的世界里她却看不到这样的割裂,反而从电影中找到了共鸣。这也是为何她的论文都在写电影的原因,课余时间,她就在学生剧团管道具、跑龙套,并设计海报。当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她便会跑到电影院看电影。
老师戏言,你写什么都写电影,脑子里全是电影,不如去读电影好了。后来她真的去了英国伦敦电影学院攻读了电影专业。
初入电影界时,她在胡金铨导演的工作室做过3个月的办公室助理,后来觉得想做导演还是得自己上手拍摄,于是她从胡金铨导演的工作室出来,去到了香港无线电视台做编导,从拍摄电视专题片开始了她的导演生涯。
许鞍华的第一部电影是一部恐怖片,名叫《疯劫》,该影片取材自真实案件“龙虎山双尸案”,电影上映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还被业内评价为“香港第一部自觉地探讨电影的叙事模式、手法和功能的电影”,许鞍华也因为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的旗手。
从澳门到香港,再从香港到英国,让许鞍华一直没有很大的归属感,小时候的漂泊经历让她对乡土人文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而她会关心那些遭受时代浩劫的无辜人民与异乡人,以悲悯的角度,拍出了“越南三部曲”:《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和《狮子山下》。
在许鞍华的生命中,母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小时候她总觉得母亲是个很沉默的人,也不太喜欢社交,总是一个人待在家里,对外界的事情似乎也不是很关心,当时她不是很理解,觉得母亲是个冷漠的人,与母亲的关系也不是很好。直到她16岁时,父亲告诉了她妈妈的身世,原来母亲是个日本人,因为战乱留在香港,奶奶担心日本人的身份引来闲言碎语,禁止母亲说日语,那时她才慢慢理解了母亲,和母亲的关系也逐渐有了好转。
她将这样的感受放到了她导演的自传体电影《客途秋恨》里,陆小芬和张曼玉扮演的母女从抵触、对抗到相互疼惜,很好地诠释了她与母亲的关系。后来,一直未婚的许鞍华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妈妈从不催促她的婚事,一直尊重她的任何决定,或许母亲也明白,人无论选择哪种生活,都会有面临孤独的时候,生活只要开心就行。
作为电影圈里的知识分子,许鞍华心中一直有个文学梦,学生时代她就拜读过张爱玲的小说,后来就翻拍了张爱玲的《半生缘》和《倾城之恋》。身为少数女性导演之一,她也拍了不少“为女性说话”的电影,《女人,四十》《千言万语》等都是香港电影史上的名片。虽然未婚的她拍摄此类题材的影片多少遭受不同的质疑,但不可否认她完成了这些作品,并获得了成功。
此后,许鞍华陆续拍摄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桃姐》《明月几时有》等涉及和表现中老年女性的作品。这些作品将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从“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在这些电影里,她们不仅仅是设限于母亲,也是具有欲望和生命力的人。尽管可能有拥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缺陷,可她们身上依然不乏闪光的地方。
这些女性电影乍一看上去很多与女性处境无关,但骨子里是彻底的女性电影,不同的是她始终在用自己的镜头书写一部女性视角的历史,这历史既有大时代,也有平凡的日常。
很多身边的同行好友,都劝她不要拍那么悲观和灰暗的电影。甚至在拍《千言万语》之前,也有人直接问她:有谁愿意看一个失败者?采访中,华语电影同类气质的电影导演如侯孝贤、田壮壮和贾樟柯都谈了他们对许鞍华电影的理解。作为电影后辈,贾樟柯更是强调许鞍华的电影不应该是属于只追求票房和商业性,她应该做属于她自己的电影。
如今74岁的她,至今未婚,很早之前有人问过她是不是嫁给了电影,她自己坦然到,如果说电影是自己的老公或老婆,那文学是自己的情妇。
初见她的人,会用“雷厉风行”和“做事果断”两个词来形容描绘她,并且她的中性打扮总会让人将她的性别模糊掉,可只有和她接触过的人才知道,她是个非常细腻的人。许鞍华其实是个很爱美的人,她曾开玩笑地说自己想要去整容,连具体整哪里她都想好了,还要锻炼节食,要穿一次吊带裙。
许鞍华的中性穿着打扮其实与她所在的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在电影圈里有一个共识:能做导演的女人都同男人一样强悍。许鞍华说,年轻时总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精力,“别的女人可能对谈恋爱更感兴趣,而我却觉得能当导演很威风。”为了能在男人垄断的领域里闯出一片天,她有意无意地抹掉了自己身上很多的性别特质。
老年时留存的这点少女心让她显出一种娇憨的少女感,许鞍华一直是一个活得很明白的人,她知道人生不会什么都拥有,梦想、目标、想要的生活总有些是要留下遗憾的,而在这些众多人生愿望中,电影一直排在第一位,“好好拍电影”无论在以前,还是未来,会是她一直追求的目标。
而那份威尼斯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更说明了冲破质疑和压力的许鞍华,不负韶华,得到属于她的那份成就和荣誉。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