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互联网2020」自动驾驶走向黎明:场景“照进现实”,但投入仍是“无底洞”

电影时间:1年前阅读:17

编者按:2020年岁末将近,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高大上”的自动驾驶扎堆落地、全民直播让老风口焕新、AI应用离老百姓越来越近。为让读者系统性了解2020年的互联网,北京商报甄选自动驾驶、直播、AI明星应用等代表性行业,推出系列盘点《互联网2020》。

2020年很多互联网应用遭遇困局,但对自动驾驶来说,反而是落地验证的一年。百度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开始在海淀和亦庄常态运营;高德联合文远知行、AutoX分别在广州和上海启动一键呼叫Robotaxi;美团的无人配送车顺义和首钢园区“开工”……这些产品让普通市民用户可以实时体验自动驾驶,虽然离大规模普及还很遥远,但自动驾驶已经照进现实。

站在不同的角度,2020年的自动驾驶表现各异,企业拿出的是眼花缭乱的牌照和应用开放成绩,观察者等着看哪种商业模式能跑通,资本和主机厂比较着技术、场景,在权衡“合纵连横”。由于自动驾驶仍在投入期,还需资本力推,现在自动驾驶产业的每一环也无先例可循,因此企业的每一个决定无异于豪赌,充满了想象力。

从有安全员到无安全员

“来北京稻香湖酒店玩的人,还有周边村子的人,经常坐我们自动驾驶的出租车去附近的两个地铁站”,周末上午,百度安全员王师傅告诉正在体验Robotaxi的北京商报记者。

从百度在海淀试运营Robotaxi起,王师傅就在这一区域做安全员了。“乘客下单以后,安全员会驾驶车辆到达站点,因为不想乘客等太久。乘客上车后,车辆就开始自动驾驶了”,如他所言,从北京稻香湖酒店到温阳路地铁站,王师傅的双手始终在方向盘下方,但没有一次真正接管车辆。

要说乘客何时才感受到是自动驾驶,而不是人工驾驶,是在一个路口掉头处,百度的Robotaxi为了躲避直行车辆,有过3次急刹车。用同行的资深司机的话说,“这样的路口掉头,百度Robotaxi太慢了,人工驾驶的话不会这么磨唧”。王师傅却习以为常,他的手虽然离方向盘更近了,但还是耐心等待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掉头,王师傅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自动驾驶的车会更注意安全,宁可慢也不要出事故。”

从自动驾驶概念兴起至今,安全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不论是百度、滴滴,还是初创企业文远知行、AutoX都强调过安全员的意义:在特殊场景下,安全员可接管自动驾驶车辆,以保障安全。当下各家对外开放的Robotaxi服务,也都在驾驶室配备了安全员。

不过,自从百度9月展示了无安全员状况下的自动驾驶视频后,安全员似乎不再是必选项,当然这仅限于测试阶段。

「互联网2020」自动驾驶走向黎明:场景“照进现实”,但投入仍是“无底洞”

不久前,AutoX公开了在深圳开放道路完全无人的自动驾驶视频,后来虽然因牌照问题被质疑,但Robotaxi设不设置安全员,各家有没有拿到无人化自动驾驶许可,成为2020年末自动驾驶企业明争暗夺的加分项。

按照百度提供的信息,百度获得了北京首批5张无人化自动驾驶路测通知书,还在长沙拿到了相关牌照。文远知行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我们目前的无人驾驶测试在车辆后排配有安全员。文远知行在无人驾驶有先发优势,在国内最早获得相关许可,到目前为止已经跑了快5个月”。

安全员从有到无是一种信号,说明要实现自动驾驶,技术不是最大问题,关键在于让更多人乘坐、让车辆在更多场景下行驶,用数据验证技术的可靠性,如何做到?落地是最重要的一环。

常态运营?每家都想争第一

说到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有Robotaxi、无人配送车、自动驾驶货运等多种形式。2020年,普通用户接触最多的是Robotaxi、无人配送车。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前,只有小马智行、文远知行两家在广州部分区域试运营Robotaxi。2020年,Robotaxi市场迎来百度、滴滴、高德,且各家紧追不舍。4月19日,百度在长沙全面开放Robotaxi服务;当月AutoX联合高德地图在上海接入Robotaxi;6月23日,文远知行宣布,广州用户可通过高德地图一键呼叫Robotaxi,当月,滴滴在上海开放Robotaxi。8月,百度在沧州开放Robotaxi,10月正式进入北京。

说来也巧,以上每一家企业在宣布开放Robotaxi时,都从各个角度给自家服务“安排”了“第一”的描述,而且不时会更新开放的区域、站点、车辆数量、订单、测试里程数,向用户和资本市场秀肌肉。

来自百度的最新数据显示,百度Robotaxi已在长沙、沧州、北京全面开放试乘服务,其中在长沙开放运营的范围约130平方公里,在北京进行自动驾驶载人测试区域总长度约700公里,Robotaxi对外开放的是海淀和亦庄两处,沧州的运营范围在主城区。

根据11月下旬文远知行Robotaxi开放运营一周年时披露的数据,车队在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144.65平方公里的开放道路公开运营,一年内文远知行Robotaxi共完成近15万次出行,服务用户数超6万。

不过,易观分析师陈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2020年开放的Robotaxi,都不是常态化大规模落地,而是在零星城市跑测试和运营。如果很多企业在很多城市规模化运营Robotaxi业务,才可以认为技术成熟,或者国家在政策上予以了更大的包容”。

「互联网2020」自动驾驶走向黎明:场景“照进现实”,但投入仍是“无底洞”

和Robotaxi一样,无人配送也没有实现普及,但在2020年无人配送却有两次高光时刻。

第一次是在一季度疫情暴发期,以京东为代表的无人车在医院进行快递配送服务,美团无人车团队在顺义后沙峪地区提供无人送菜服务。第二次出现在四季度,北京首钢园区的美团无人配送车开始常态化服务。

美团无人车配送中心产品总监李达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美团无人配送车主要有三种类型车辆:在公开道路运营的中车魔袋,室内外无人配送车小袋,能与电梯、门禁等室内设施进行智能交互的机器人福袋。在顺义美团买菜站点和首钢园区运营的是中车魔袋,从今年疫情暴发至今,顺义累计有超过1万订单通过无人车实现配送。未来三年美团计划无人配送车能在顺义落地1000辆,并实现全领域、全天候配送。”

由于用户不能在美团买菜自选无人配送模式,普通用户在首钢园区能更完整地体验无人配送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园区内有十余个美团无人配送站牌,均以水果命名。用户通过美团App扫描站牌二维码、选择无人配送模式、填写站牌信息就可完成下单。无人车开始配送时,美团外卖会向用户发送一条附有开箱码和预计送达时间的短信,无人车到达后,用户在车辆后方屏幕输出开箱码,货箱就会自动弹开。以北京商报记者下单的樱桃站为例,周末11点左右,从下单到配送完成,共用时25分钟左右。

哪种模式跑通?Robotaxi>无人配送>无人清扫

在北京商报记者等待无人配送的半小时内,共有两单完成配送,每一次无人配送车驶来都会吸引不少路人。记者注意到,无人车行驶时,如遇到行人或车辆会急刹车。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与行人交流时了解到,车辆的稳定性只是用户的关注点之一,他们更关心的是以后无人配送会不会加收服务费,无人配送到底比人工配送快多少。

这两个关注点背后,其实是自动驾驶商业化问题。目前多家Robotaxi和无人配送企业都采用免费模式,鲜有谈及商业化计划。为什么企业都不追求商业化,在变现之外企业开放相关服务又有什么追求?

“企业没有过分追求商业化,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陈坚对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说,“主观原因是Robotaxi和无人配送车还没有实现规模化运营,收取费用对企业财务运转和盈利目标不具备较大意义,但免费开放对应用普及的意义十分明显。客观讲,对Robotaxi而言,仍需要积累大量数据和用户反馈,以促进后期产品和服务优化迭代。就美团、京东这类无人配送企业来讲,企业本身是将自动驾驶作为一种场景应用,最终目的是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物流服务效率,而且他们也想讲好科技的故事。”

讲故事也是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提出的观点,他以Robotaxi为例向北京商报记者解释,“现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的路还很长,需要用Robotaxi的各种数据来验证,积累的数据越多企业的估值就越高,所以2020年Robotaxi扎堆落地”。

除了上述第三方观点,从业者谈到商业化时,透露了这样的秘密。

与北京商报记者交流时,智行者联合创始人李晓飞表示,“要变现首先要证明商业模式能跑通,但是不同场景下,验证的难度不一样。拿无人配送和自动清扫车为例,无人配送模式的人机交互环节多,还存在货物在室内、室外场景如何传递的问题,解决这些会提高成本,就需要数据证明自动驾驶是否真的降本增效。无人清扫的场景相对简单,人机协作的环节少,更容易对比无人车和人工的成本,智行者的无人驾驶清扫车蜗小白在一些人工不擅长的场景,最多可替代4-6个人,在一般的场景,蜗小白可替代2-3个人”。

从场景商业化落地的可行性和难度总体来看,陈坚认为,简单环境下的低速载物无人车会率先规模化应用。“Robotaxi>自动驾驶货运>无人配送>无人清扫”,他用上述排序来展示自动驾驶商业模式跑通的难易程度。

「互联网2020」自动驾驶走向黎明:场景“照进现实”,但投入仍是“无底洞”

周边产业爆发,资本继续砸钱

虽然自动驾驶离“钱途”还远,但是自动驾驶周边的产业却已迎来利好。

以美团无人车为例,李达从技术层面向北京商报记者“拆解”了自动驾驶周边产业,“美团无人车类似Robotaxi的自动驾驶技术,有高精地图、融合定位、感知和决策控制等。我们的车有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20多颗摄像头。目前大部分技术都是美团自研的,但是传感器硬件是合作伙伴提供的”。

北京商报记者在与多家自动驾驶企业沟通时注意到,要实现自动驾驶,在软件上高精地图是基础,硬件上,激光雷达被认为是自动驾驶汽车、移动机器人的“眼睛”。

以高精地图为例,截至目前,2020年有7家企业拿到地图行业顶级牌照“导航电子地图甲级制作资质”,即高精地图资质,这相当于此前17年拿到高精地图牌照企业数量的一半。

沙利文数据中心预测,2020年中国导航电子地图市场规模将达到47.5亿元,2019-2023年复合增长率33.3%,远超2014-2018年的13.1%。

再来看激光雷达,它的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L4及以上高等级自动驾驶、智慧城市(车路协同)等领域。根据沙利文的统计及预测,未来受Robotaxi车队规模扩张等需求的推动,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135.4亿美元,较2019年实现6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自动驾驶及相关产业爆发是大概率事件,资本也抓紧在投入期砸进真金白银。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小马智行、智行者、中智行、文远知行的发展历程时发现,2020年,AutoX、小马智行、智行者均完成了两次融资。

对此,张翔直言,“单纯的自动驾驶公司融资压力要大一些,因为现在商业化模式还没有成形,如果在钱花完之前还没有拿到新融资,公司很可能就要关闭。百度和滴滴本身的业务可以给自己带来充足的现金流,它们并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

不过,在会否分拆自动驾驶团队的选择题上,各家表现截然不同。2019年,滴滴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升级为独立公司,2020年这个独立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2020年6月,百度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百度无人车不会分拆,现在也没有对外融资的计划。Apollo(百度自动驾驶项目)将以百度集团作为母体,坚持下去,并进行100%的投入。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

上一篇:91年,经典电视剧云集的一年(一)

下一篇:福州那些你爱的店,春节期间营业时间zui全指南(春节特别版)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