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娘|花开堪折直须折
文|赵斌
来源:《和大唐诗人对酒当歌》
1
唐朝的开明名副其实。着实令人羡慕,好些人把它直接当成了天堂。以至于现在的好些人,直嚷着挤着要回到唐朝去。
在一个男权主宰一切的社会,竟能容忍一个身份卑微的烟花女子跑到大庭广众抛头露面,竟还对她的才气、她的胆识赞赏有加,着实令人佩服。这个时代令人神往,这个时代胜似天堂。虽然它仍不够完美,但很多人撰文著述宣称:要回到唐朝去活一回!
如果能够穿越,我愿意回去看看,愿意领略那个伟大时代的盛世风采,愿意和李白没有节制地喝一回,看看他老人家的酒量是不是如他说的那样海量;愿意和杜甫站在秋风中无奈又无助地看着那一场暴戾的风雨是如何地肆意妄为,是如何地施展它强盗般的淫威;愿意和王昌龄一起壮怀激烈地踏马边庭,亲历边塞的浪漫战事……更愿意打马江南,去领略烟花氤氲、翠帘珠幕下飘出的吴侬软语,或许,正好巧遇风靡江南的当红歌姬——杜秋娘,亲耳静聆她在急管繁弦中激情演绎一曲《金缕衣》。
这是一朵盛开在唐代的女人花。她的开放折射出时代的光芒。虽然,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已不再是煊赫的盛世。她的光芒依然不输盛唐的华丽。意识瞬间穿越千年,肉身仍在书案前接受现实的“锤炼”。
这时,杜秋娘向我们走来。她说,她的原名叫杜丽,公元791年生于润州(金江苏镇江)。母亲是金陵城里的普通官妓,与一个官员相好,一不小心有了身孕(也许是真心相许)。谁料,这个官员一升官就翻脸不认人,把相好的情人无情地抛弃。她娘只好含恨忍辱生下她。
找不到寄养之处,只得带回妓院,一边经营生意,一边抚养孩子。耳染目濡,公元806年,杜丽十五岁时已经色艺双全,镇海节度使李锜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作歌舞妓,名曰秋娘。杜秋娘不满于现有的曲目,自己动手谱写了一曲《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2
人生有涯,时光无尽。
锦衣玉容,青春年少美艳时,到底哪一样更值得珍视?早在一千多年前,这位生活在唐代的名妓就如此清晰、如此肯定地告诉我们:时装炫目,何其华贵,为何秋娘要“劝君莫惜”?
也许,在她的风月生涯中,在她如花似玉正当春的时候,遇上了个可心的人。可是,他不知是有些木讷,或是装作懵懂无知,让她如花的时光在痴痴的等待中流逝。她实在不能忍受自己的花样青春白白谢去。于是,她壮着胆子包办了一回须眉男子才该做的事情。当然,即使是久历风月,阅人无数,她也不可能直白地表明心迹。矜持?或者是担心可心的人拒绝?
于是,有了“花开堪折直须折”的暗示,或者鼓励;有了“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提醒,或者警示。也许,是某个多情的男子,在他的偶然一瞥或是多次光顾之后,终于被秋娘的色艺打动。于是,他心生爱意。可是,他毕竟是有点身份的人,或者是从未涉足爱情的楞头小子。
他是那般的情痴意蜜。他迟疑,犹豫,始终不敢往前再迈进一步,始终不愿主动说出她最想听到的那个字!男人需要女人的鼓劲。因为担心他不知青春的短暂,不知美好的事情容易稍纵即逝。于是,她以诗为媒,以喻启智。他有些木纳的脑袋最终开窍了吗?
他终于向前迈出了那关键的一步,说出了她最想听到的那句话了吗?秋娘如愿了吗?我们不得而知,这于我们,却是一笔财富。我们为她的良苦用心而深深感佩。我们知道,这是她的韶华,她的幸福,她的血泪写成的遗训,或者是一个唐朝名妓写成的“光阴故事”。
尽管早已被那些声名显赫的人写过了无数次,但这却是最特别的!少年郎空有青春意气,既无法赢得秋娘的芳心,更无法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秋娘说,立足现实,把握当下,才不至于“无花空折枝”;如果那枝惊心夺魄的花已经开在眼前,请不要犹豫。
获取幸福的机会需要自己把握,才不至于“往事只待成追忆”,惘然叹息,徒劳伤悲。这方面,李商隐最为典型,最为悲催,以至于“一寸相思一寸灰”。在男权盛行、绝对垄断的古代,一个女人一旦有了政治野心,她就犯了最致命的“错误”。
武则天这样的成功者,在中国历史上,毕竟还只有她一人。慈禧虽然专权,把持着朝纲,她毕竟还立了一个个傀儡。其他的“贪心”女人,善终者屈指可数。
3
秋娘后来的命运如何,网络搜索“杜秋娘”词条里有这样的表述:
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入宫为奴,仍旧当歌舞姬。有一次杜秋娘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宪宗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 杜秋娘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
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为唐穆宗,杜秋娘则负责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所以其弟李昂继位,为唐文宗。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8年)发生宦官王守澄与宰相宋申锡派的矛盾。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被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公元833年,杜牧在南京重逢杜秋娘,赢得了风流诗人杜牧的钦赏,见她红颜老去,面容憔悴,“因倾一樽酒”,不惜笔墨,一气洋洋洒洒下来,得《杜秋娘诗》,整整110句。
公元835年冬,南京发生军变,全城遭殃,四十四岁的杜秋娘离家躲避,冻死在玄武湖畔。
杜秋娘去了,这首盛传于中唐时期的流行歌词,今天读来,依然意味深长。由诗及人,不由得令人生出了无限的遐想。
青春短暂,生命宝贵。叫人珍惜时光,把握机会,这是今人读《金缕衣》后获得的启迪。是否关乎爱情,因人而异。是否关乎感情的纯洁度,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去关心。闪婚,电视速配,是否能培育出真正的爱情,似乎已不太重要,能不能构筑一个长久和谐的家庭,经过了,才有答案,有待今人用行动去慢慢论证。这个答案是不是秋娘想要的呢?
杜秋娘这首《金缕衣》成了《唐诗三百首》的压卷之作,正好拿来作这次唐诗之旅的收结之章,不是巧合,只为纪念——纪念那个空前强盛的伟大时代,纪念那个时代孕育的沸腾火热的生活,纪念那一群为生活在那个伟大时代而引吭高歌的人。杜秋娘的演唱在众多声音中分外美丽凄艳,我们因此记住了她。
秋娘有知,亦当释然九泉。
作者简介:
赵斌,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江油市作协副主席,青莲诗社副社长。著有李白诗歌研究《李诗猜读》。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