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我们都听过,但你知道阿拉丁其实是中国人吗
引言
迪士尼用一位蓝色的威尔·史密斯颠覆了我们对瓶中精灵的认知,但这个广为人知的阿拉伯爱情故事——《阿拉丁》还是席卷了全球银幕。
《阿拉丁》的故事来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普通美女都拿美色抵命,唯山鲁佐德靠说书续命,说了一千零一夜,总算打动了嗜杀的国王。
而其中的《阿拉丁》,是一个无名小子的奇遇。那满足愿望的瓶中精灵,和一段异域风光中的恋爱,都是它具有非凡魔力的原因。
可又有谁知道,在原版的故事中,阿拉丁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小伙呢?
● 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阿拉丁》中的经典形象
这并非无稽之谈。
原版一千零一夜的设定中,阿拉丁的家坐落在中国西部,他的父亲是个早逝的裁缝,他本人是个好吃懒做的调皮蛋。
“从前,在遥远的中国,住着一个勤劳的裁缝穆斯塔发。他生活清贫,终日在店铺里干活,养活一家老小。由于朝不保夕,他难以积蓄财产,留待死后给妻子和儿子享用。
穆斯塔发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阿拉丁,被视若掌上明珠。”
这也成了西方人改编阿拉丁这个故事时最初的灵感起源。在他们的想象中,阿拉丁的形象活脱脱成了一场对东方印象的大杂烩。
● 1928年,一位美国画家为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所画插图
这幅由美国人绘制的插图中,庭榭确实有点中国味道,公主也像中国人。可阿拉丁本人却身穿戏服,脸格外地黑。这让任何中国人看了,都不得不哑然失笑。背后的原因,恐怕要说回《一千零一夜》这部书的来历,和西方人对它的改编上了。
《一千零一夜》不是单一位作者完成的,而是从公元八、九世纪就开始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可以说是口口相传,流传到现在的。
这部民间故事集,其实是阿拉伯地区的传说集合:一部分来源于波斯、印度的民间故事,一部分来源于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王朝中流行的故事,其他则来自埃及。
但在这些故事中,人物的姓名大多数一看便知是阿拉伯人。你很难想象有中国人能叫“阿拉丁”的——除非他是个上海人。
● 1890年,《阿拉丁》的插画
《一千零一夜》中不仅有传统的阿拉伯民间故事,它同时也包含了印度、埃及等地的传说。在这些故事中,“中国”其实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地名。
正如我们视阿拉伯为异域,喜欢往故事里添一些异域的绮丽色彩一样,阿拉伯人同样也把中国作为浪漫远方的代名词。用中国当背景,其实就是给故事加一点料而已。
1704年,通过法国人迦兰的翻译,第一版《一千零一夜》在欧洲出版了。自然而然,在那个时候的欧洲人眼里,阿拉丁千真万确就是一名中国人了。
西方人对这些阿拉伯民间故事早有耳闻。许多作家都曾从这部异域作品集中汲取灵感。托尔斯泰、伏尔泰、歌德都曾被这部民间故事集影响过。
● 将一千零一夜带入欧洲的法国人安托万·迦兰
有意思的是,阿拉丁与神灯的故事并没有出现在任何阿拉伯语的记载中,而是译者自己听某位叙利亚学者讲的,他自己添补在了书后。
所以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个故事里,到底有多少是迦兰本人添油加醋的成分。
《一千零一夜》出版后在欧洲取得的成功,让它的许多故事走进了剧院,开始了漫长的舞台改编。
阿拉丁也是其中之一。实际上,阿拉丁经常会被改编成哑剧,背景和原版故事保持一致,只是把地点设在了北京。
哑剧通常是在圣诞节、新年时演出的音乐喜剧作品。演出中,演员们不说话,全靠肢体语言来表现剧情。
大多数哑剧都是由广为人知的神话、童话改编而来的,因为这些故事的喜剧色彩更足。如果你看到一个穿条纹上衣、脸涂得白白的小丑,那他多半就是在演哑剧了。
● 哑剧小丑的经典装扮——白脸+条纹衫
1788年,当阿拉丁的故事登上英国剧院的舞台时。创作该剧的剧作家约翰·欧奇非(JohnO’Keeffe)甚至还在剧中写了一首歌,专门劝英国人不要为了中国瓷器而着迷,要多多购买本地产品。
可见寓教于乐真是一条东西方一致的亘古流传的道理啊。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阿拉丁的剧场海报及服装设计
因为当时正值清朝,阿拉丁本人也留的是辫子头的发型,穿着也是马褂,活脱脱就是一个清朝小伙子的模样。
鉴于阿拉丁的父亲叫穆斯塔发,他倒了霉的无名氏母亲就在1813年的英国改编剧中被取名为混搭风的“ChingMustapha”(清·穆斯塔发)了。
后来,这位夫人又被更名为“Widow Twankey”(屯溪寡妇)。因为英国人这时候开始喝茶了,安徽屯溪的茶叶漂洋过海,成为了象征中国的一个标签。
● Widow Twankey——阿拉丁剧中的母亲
这种印象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初,而后来的转变,则缘起于闻名世界的迪士尼动画公司了。
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电影《阿拉丁》与这些哑剧脱离了关系。它的直接灵感来源是1940年获得了第13届奥斯卡奖的彩色影片《巴格达妙贼》。
《巴格达妙贼》中,处处都是阿拉伯风情。故事情节是会巫术的臣子拘禁了巴格达的阿麦王。阿麦获神灵相助,逃了出去。经历一系列打斗、磨难后,他终于回到了王座上。
故事取材自阿拉伯神话,演员自然就是朝着这个方向找的。可以看到,阿拉丁的红色小坎肩,公主的穿着,均被迪士尼所吸收,转化成了银幕上的可爱飞贼——阿拉丁。
● 1940年的电影《巴格达妙贼》海报,可以看到未来迪士尼改编中的一些经典元素
改编的电影背景设在巴格达,迪士尼的电影原本也要遵从这一点——但因为那时第一次海湾战争打响了,这么做会有点儿尴尬,就改到了一座虚构的城市中去。
由于迪士尼电影的大受欢迎,阿拉丁也从中国人,悄然转变成了阿拉伯人。从此,在我们的认知中,阿拉丁的经典形象就此重新定格了。
这样的形象甚至倒流回了阿拉伯国家之中。在叙利亚、巴勒斯坦、阿联酋、伊拉克,都可以找到以迪士尼电影为原型的阿拉丁邮票。
有意思的是,如果现在有谁穿着马褂演阿拉丁的话,一定会被大家追问:“阿拉丁什么时候是中国人了?”谁也不知道这才是原版故事的设定。
可见,一部传播广泛的作品,本身就具有扭转固有印象的强大力量。文化传播就是如此,当眼前的绚丽无法从脑海中被抹去时,一切就会随着时间的积淀,变成我们心中坚不可摧的固有标签。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