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当一个普通父亲被逼成恶毒绑匪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01
2019年,《误杀》掀起贺岁片的狂欢。
在所有人都唱衰国产电影时,这部片子用情感加悬疑加反转,讲述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
最终,《误杀》用13亿的票房画上圆满的句号。
时隔两年,《误杀2》如期到来。
不过,这一次是全新的故事。里面的人物,和之前毫无联系,但主题是一样的。
林日朗和阿玲、小虫一家三口,本来过着平凡且幸福的生活。这一切,都在小虫突发疾病后改变了。
小虫急需换心脏,需要巨额手术费,林日朗借遍亲朋好友,甚至借了高利贷。好不容易等到有匹配的心脏,眼看着小虫就能得救了,心脏却被“上面的人”拦截了。
得知真相的林日朗,为了救小虫不惜成为绑匪,动用警察和媒体的力量,揭发黑暗,拼死救自己的儿子。
是的,《误杀2》依然聚焦在父亲身上,讲述小人物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抗争犹如萤火虫的光亮一样,很微弱却感人至深。
我看完《误杀2》的点映后,眼泪滑过嘴角,久久无法出戏。
和前作不同,《误杀2》里面的情感更浓烈,关于社会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更直白。
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有许多温情和善意的瞬间。
比如林日朗在十万火急的关头,依然愿意放孕妇一条生路。
比如知名记者,为了寻求真相,可以豁出性命和前途。
比如老警察,可以不顾“上面”的压力,把生命看得比功绩更重要。
这些美好,抚慰着我们这些凡人的心,让我们相信,纵使现实残酷,仍有人为正义努力。
善良战胜邪恶,公道自在人心,该是这个世界永恒的旋律。
02
在众多贺岁片中,《误杀2》或许将会是一匹黑马。
在我所看的电影点映场,观影人数已经爆满。
大家为何如此期待这部电影?
第一:阵容班底。《误杀2》的监制依然是陈思诚,主演还是肖央。
陈思诚在悬疑片上的功底,自然不用多说。
而肖央更是十足的演技派,他饰演的林日朗,从普通的父亲到被逼邪恶的歹徒,以及舍身救子的大爱,表演极富感染力和层次感。
这一次,肖央值得一个影帝。
除此之外,编剧之一 *** 是参与过《误杀》的编剧。
而且声音指导、美术指导、剪辑等主创团队上,《误杀2》延续了《误杀》的原班人马。
不过,导演从马拉西亚籍的柯汶利换成了本土导演戴墨,还有几个关键角色,也启用了新面孔,比如任达华、文咏珊、宋洋、李治廷,各个也都是实力派。
第二:电影取材。《误杀2》取材于2002年美国影片《迫在眉梢》,主创团队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让它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口味。
很多人会对改编有误解,其实,一个好的改编难度一点都不亚于原创。
《误杀2》的剧本前后修改过10稿,最终才呈现在荧幕上。
对中国电影来说,最缺少的是自己的电影品牌。
《误杀》系列能改编翻拍成功,无疑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标志。
第三:现实题材。《误杀2》的题材是很贴近现实的,普通家庭遭遇大病时的那种绝望,令人感同身受。
林日朗那种父爱如山的形象,更是能让我们想到自己的父亲。
在一个家庭里,父亲往往不善表达,但他们在背后总是默默守护。正如里面的那句台词:“我没什么本事,能做的,只有挡在你们前面。”
片中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隐喻是萤火虫,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像萤火虫一样,在色彩斑斓的城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但是在黑暗中,我们必将煽动翅膀,用微弱的光照亮我们想守护的东西。
林日朗、小虫和阿玲,都是这个世界的小人物,但是他们不愿意被命运和强权摆布,在厄运面前,依然要殊死一搏。
这种力量,在我观影的过程中,数次被感动。
03《误杀2》让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的温度。里面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他们并不完美,但都在扣问人性深处的秘密。
看完《误杀2》的点映后,我一直在问自己:如果我是林日朗,在儿子的生死面前,我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看着所爱之人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唯一的求生机会被夺走,我想没有人会坐以待毙。
我很敬佩林日朗,他是一个被逼上绝路的父亲,更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其实,在绝望之中,他想豁出去的从来不是任何人的性命,他想赌的只有自己。
那些假装的凶残和强硬,不过是一个父亲最后的倔强。
相信你看完这部电影,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