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到底有多危险?户外旅游徒步、登山怎么规避雪崩
对于登山者来说,雪崩是头号大敌。
1922年,由吉·布鲁斯带领的英国第二次珠峰探险队中七位夏尔巴因雪崩丧生,这是人类首次丧生珠峰。即便是日后南北两侧的传统路线也不断地发生雪崩惨剧;1970年4月5日,日本队的八名夏尔巴因雪崩遇难;1974年9月9日,法国队的六名夏尔巴被雪崩夺去生命;1989年5月27日,波兰队五人也不幸遇难1991年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列宁峰5,300米二号营地,43位登山者因空前大雪崩而丧命,酿成登山运动史上最大的雪崩惨剧;1999年,号称美国有史以来最全面性的登山家Alex Lowe,在攀登希夏邦马峰时因雪崩丧命:2003年7月,安第斯山脉中部海拔5,800米的美丽的Alpamayo峰夺去了十个登山者的生命。1957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攀登贡嘎山,一人在行军时因雪崩遇难;1961年,国家登山队攀登公格尔九别峰,四人因雪崩遇难;1979年,中日联合攀登珠峰侦察组王洪宝等三人遇难;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卡瓦格博峰,17人因特大雪崩遇难。在贡嘎山死于雪崩的登山者多达十几人
贡嘎山是青藏高原到康滇褶皱过度带上最高的山峰,金字塔形的主峰三面都是圆滑的坡度极大的坡面,惟有一面是稍微缓一点的凹进去的圆锥面,这是攀登贡嘎山的必经之路。
而此处恰恰就是贡嘎冰川发育的地方,由于坡度太大,这里经常发生雪崩,冰雪冲击而下,将攀登者埋没。同时,因为贡嘎地区靠近四川盆地边缘,潮湿的盆地里的水汽使冰雪积累很厚,所以雪崩发生非常频繁。
1980年,美国队攀登贡嘎山,队中有世界著名登山家、第一个无氧登顶K2的Rick Ridgeway,Patagonia创始人Yvon Chouinard和著名高山向导Kim Schmitz,遭遇雪崩,随行的摄像师遇难;
1981年,日本队攀登贡嘎山,登达海拔7,450米,七人全部因雪崩遇难;一年后,另一支日本队再攀贡嘎山,在海拔7,500米处,两人遭遇雪崩,一人遇难,另一人奇迹生还;
1994年,日本队攀登贡嘎山东北山脊,四人遇难;
1998年,韩国队四人攀登贡嘎山东北山脊路线,一人因雪崩遇难。在贡嘎山死于雪崩的登山者多达14人。
1957年,中国全国总工会登山队攀登贡嘎山时,一人遇难(供图/张鹤松)
雪崩同样发生在青海和新疆的山区
1984年,武汉地质学院和日本长野县联合组队攀登阿尼玛卿二峰。
9月11日,中日双方11人攀登至海拔5,800米的U形谷地形,前方有一堵高约三百米、45度的冰雪坡,日本队员斜切雪坡时发生了雪崩,曾曙生与下山真理枝等队员被埋在雪里。
万幸的是,最后一个结组的四个队员没有被埋,他们迅速沿着结组绳挖掘。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依靠集体力量的雪崩自救互救的案例,十分钟后全部脱离了危险。其中,曾曙生在危机中急中生智从小洞中向外扔出红色太阳帽,给寻找者指明了遇险具体地点的做法广为流传。
但1990年攀登托木尔峰的日本队就没有这么幸运,三名先遣队员与后方失去联系,志愿队员上山救援发现出事地点发生了大规模雪崩,他们连续寻找了五天,仍未找到失踪队员,也被风雪围困在山上。
大本营队员向当地政府求救,后来紧急调动直升机,救了两名志愿队员,经分析,三名失踪队员可能因雪崩而遇难。
慕士塔格曾发生的小型雪崩
雪崩主要类型
积雪的山坡上,当积雪内部的强度(粘结强度)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应力(挤压、拉伸、剪切)时,向下滑动,引起雪体滑动、崩塌,这种自然现象称为雪崩。
最常见的雪崩是聚积的雪突然滑下斜坡。当山自身的一部分突然垮掉,导致岩石、砾石和沙的混合物一起滑下时,会发生雪崩。当暴雨、地震或积聚的压力达到某一点(此时结构突然变得不稳定)时,也可能引发此类现象。
雪崩的形成原理(简单分析)
落下的雪花结构会影响雪的堆积方式,决定了雪层之间的稳固程度。山坡上的积雪一直处于变动之中,最初是天空降雪下来形成积雪层,这些积雪层在冬天不断变化,有些变硬、有些变软,两者持续循环。压在上面的新雪迅速冷凝,因而比下面的雪层更密更重,使得覆盖在整个山坡上的雪不稳固而容易塌陷下滑,从而造成了雪崩。
根据这个原理, 可由山坡的角度来判断发生雪崩危险程度的高低:
在平缓不超过30度的山坡上,重力会把积雪固定住,不太可能发生雪崩。而在陡峭超过60度的山坡上,雪还未堆积成块便已滑落,也不易形成雪崩。介于30度~60度的山坡上的积雪,既有一定的重力又没到可以滑落的地步。
横图 | 雪崩通道示意图
每一片雪花都堆积凝结,数百万吨的积雪仅能暂时维持平衡,随着气温的变化,部分雪层软化成颗粒状的“糖雪”。此时,任何响动都可能触发雪崩。积雪一旦松动,“糖雪”就会像无数小钢珠般滚动,越滚越大,越滚越快,并最终让下滑的雪块加速到高达240公里的时速。
全面评估雪崩的危险性,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地形、雪层、天气、人的因素。
当你在冰雪地活动时,无论是选择前进路线还是寻找营地时,必须随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地形是否容易产生雪崩?雪层稳定与否?天气是否容易造成雪崩?人的决定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够的知识决策?一、地形因素
你必须辨识出雪崩的崩塌区、可能的行进路径与终止区;大型雪崩还会产生烟雪区,在崩雪前方会有一段区域充满急速移动的雪尘气流,干的冰崩特别容易造成这种烟雪。有的雪崩会经过一段峭壁,有的雪崩其区域界定不明确,特别是小型雪崩。
你必须随时注意较陡的雪坡,即使路线上方只有十米高的雪坡,仍有可能产生致命的雪崩。虽然辨识雪崩地形是评估雪崩危险的第一步,但许多雪崩生还者都未能辨识出地形的危险,常有的误解是“这一段小山坡不会有雪崩”,或是走在一个谷地,却对远方的陡峭雪坡毫无戒心。评估地形的危险需要从以下六个要素认识:
二、雪层因素
1、雪坡坡度
当坡度增加时,积雪承受的压力也较大。一般雪层滑崩的坡度介于25度~60度,最常发生的坡度介于35度~40度。在安全状况下,你可以挖开雪层,测量下方冰层或是岩层的坡度,这样可以知道表面雪层与底部岩床坡度的差异,评估雪层的受力。
2、雪坡特点
雪坡的特点包括向风面或背风面、向阳面或背阳面(北半球北面都是背阳面、南面都是向阳面)。向风面的雪层较硬,背风面则可能发展出雪檐,背阳面的雪况因低温而相对稳定,向阳面雪况受阳光影响而变化较大。雪坡若早上被周围山峰的影子遮住,接着又直接被接近中午的阳光加温,其不稳定的程度更雪坡上的支撑
3、雪坡上的支撑
包括突出的岩堆、树木、建筑物等。这些支撑物会使雪坡处于稳定的状态,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积雪超过支撑物的高度,则仍有雪崩的可能。
4、雪坡外形
这片雪坡落差很大?距离很远?或只是个小雪坡?一片两公里宽、落差500米、坡度30度的大雪坡,新近降落的松雪可能无力支撑整片雪坡而容易发生雪崩;同样的坡度与新雪,但只有50米宽、10米高的雪坡,就可能支撑得住。有个陷阱要小心,你所处的位置若为平缓的雪崩终止区,通常看不出任何危险,但一个行进数公里的大雪崩可能从你想不到的方向直扑而来。
5、植物生态
树林或草原在雪崩常发生的路线上无法生长,即使有些先驱植物,但也与两旁的植物生态系不同。树木若有倾斜、折断、连根拔起的现象,可能是雪崩造成的。
6、雪崩历史
雪崩总是在同一个山坡上一再发生,问题在于何时发生与规模大小而已,因此多从熟悉当地环境的人处收集资料,如巡山员、当地居民、老山友等,会很有帮助。但要记得,人类对雪崩的知识与经验累积不过百年,相比大自然的悠久历史与千变万化,仍有许多未知的危险靠你自己小心注意。
粉状雪崩常常会形成巨大的气流
7、雪层稳定度测试
有数种方法可以测试雪层的稳定度,这些方法都是对雪层施压,以检测其反应。这些测试不会花很多时间,但十分有帮助。要进行测试前,应先有条理地审视每一个关于雪层稳定性的因素,建立基本信息,这有助于正确解释你的测试结果。另外,应随时观察最新的环境变化更新评估。进行评估时,你必须常常离开行进路线,去看、去听、去感受雪的状况是否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只要你这样做,多少都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资讯。
除了以上这些基本评估,还有进一步的测试方法,最基本的就是用冰镐或是登山杖(先取下阻雪托),刺入雪地试试雪层的稳定。其他的测试方法需要比较多的专业知识与时间,简单的为薄弱层测试方法,在雪层70厘米深处,挖掘直径30厘米的“雪饼”,观察雪层各层的薄弱程度。
8、使雪坡不稳定的典型天气
短期大雪:增加了雪层的重量。大雨:增加雪层的重量,但对雪层之间的结合力没有帮助。融化再结冰的过程反而使雪层变得脆弱。长期的低温晴天之后的大雪:长期低温的好天气使底部雪层形成硬冰或白霜状态,后来降雪无法与底部雪层结合。风暴起于低温,结束于高温时,因为低温干雪与底部雪层,无法良好结合。强风带来明显的风积雪:是雪檐雪崩的主因。长期低温后,温度持续快速上升,冬末春初最明显。整个冬季的积雪,会因脆弱层温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弱而崩塌。强烈的阳光,加上薄薄的云层:二次辐射使雪坡表层温度上升,这时若脆弱层存在,则雪檐崩塌或松雪滚落(阳光雪球)都可能导致大规模的雪层崩塌。三、人为因素
有的人可以在危险的雪坡中找到安全的路线通过,也有人因为误闯危险区域而引起雪崩;人的素质也是雪崩危险的因子之一,主要可从人的态度、假设与后果、装备技术和事前准备这三方面来谈。
通常有两种人容易遭遇雪崩:新手与老手。
新手对雪崩危险一无所知且毫无准备,他们不懂评估认知雪崩危险、也没有雪崩求生能力,对遭遇雪崩显得惊讶与不解。
老手则因为对雪况判断错误、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遭遇危险;这些老手通常在活动能力上很强,可能是个登山高手或是滑雪专家,但许多这类专家都没有花时间去学习雪崩评估技巧,或高估自己的技术与运气,登山队伍通常依赖一两位老手做决定。若这些老手犯了错误,其他成员将无能纠正、与老手一同陷入危机,即使幸存也失去了正确决策能力。
所有雪崩危险评估都应依据事实资料去做,资料搜集得越多越完整,你的雪崩知识越丰富,排除个人情感与过度解释高估或低估,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你可能听某人说这条路线很安全,从未发生雪崩,这时你应该做的是收集其他资料去佐证,而非一味相信一面之词。你不能因为天快黑了赶着回营地,或是自认自己够强壮、遇到雪崩能处理,或是自己够幸运、不会遇到雪崩等种种主观意识,而决定冒险。
下面几种状况会让登山者遭遇雪崩危机:
“绵羊型”:盲目地跟着前面人的脚步,而不评估雪崩危险;“公牛型”:在结束一天的路段时,急着冲回营地而忽略雪崩危险;“狮子型”:在一天的开始,急着冲出营地而忽略雪崩危险。当你到达一片雪坡时,试着从雪的角度去思考,你的假设是否合理?信息是否足够?发生的雪崩几率有多大?万一发生雪崩值得吗?是否有何替代方案?想想这些问题的答案!
四、天气因素
天气状况从降水量、风、气温三要素对雪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
1、降水量
降水量直接对雪坡增加施力,虽然新雪跟降雨对雪坡的作用并不相同,新雪会累积,降雨则溶进雪层再结冰,但大量的新雪或降雨都会使雪坡极不稳定。低温干燥的雪坡对降雨很敏感,大雨容易流进脆弱雪层,融化脆弱层的雪,使雪坡更危险。但是这种湿雪坡一旦再经由低温结冰,则相对更加稳固。降雨可能形成薄冰层,这对其下雪层可增加稳定性,但对后来堆积的新雪则较不稳因。
积雪量一向是造成雪崩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新雪是否稳固,取决于现有雪层表面的状况,一般来说,粗造、凹凸不平的雪层对新雪会有比较好的结合力。但某雪层到底能承受多少积雪没有人说得准,历史性的大雪可能带来你难以想像的雪量,同时造成严重的后果。
除了单纯的降水量外,降水的强度(降雪量除以时间)也是重要的因素。同样的雪量,时间越长越安全,越短越危险;三小时降一米的雪比三天降一米的雪要危险得多。
2、风力的影响
即使是晴天,雪坡也可能因风力影响而不稳定,何况许多周期性坏天气常以强风开头、强风收尾。强风会直接对雪坡施压,有可能增加雪坡所受的压力;强风会带来风积雪,风积雪非常容易形成不稳定的雪层;强风也会破坏雪层的结合,使雪层保持在松散状态。
判断风力对雪坡的影响,可从风的方向、速度、持续的时间去判断。
一般来说,向风面是比较安全的路线。
3、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雪层稳定性的影响重大,其影响因素包括:地表与空气的温度、温度改变的趋势、太阳辐射、地表辐射、与大气二次反射的辐射。对雪层加温往往造成雪层的物理性质变化,雪层温度升得越快越高,变质作用也越快。
低温时来临的暴风雪,若在高温时结束,比高温开始低温结束的暴风雪要危险,那是因为低温的干雪与底部雪层无法产生良好的结合。冬天结束春天来临时,长期低温的雪层碰上温暖的春季天候,就很容易产生雪崩。
雪崩形成要素:
合适的环境+不稳定的雪层+力的恐怖平衡+触发雪崩的外力=>产生雪崩
环境:坡度、向阳、背风;雪层表层:脆弱层、底层分明;力的平衡:支撑力与压力差距不大;外力:新积雪、阳光、登山者。雪崩救援
雪崩搜救的原则是时间就是生命。
让大家水平排开,保持手臂间距,从你怀疑可能掩埋区域的上端开始朝下搜索。垂直手持探针,同时按左右脚插刺,逐步向前探寻。保持直线,往上一大步,重复操作。让一个人发令协调,保持有组织地、系统地进行。如果有人探到什么,在此区域周围横向搜索,用雪铲挖掘,其他人继续往上探寻。如果你们人数众多,按肘距排开,把双手放在髋前,在你们的正前方插刺探寻。同时系统地,逐步向上探寻。这是个缓慢而且麻烦的搜救方法。挖掘出遇难者应当立即展开急救并使其缓慢升温,直至清醒后再给予热饮。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