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谈雪崩:“雪美人”也有“暴脾气”
在刚刚过去的11月,北京迎来了今冬首场全市性降雪。一夜醒来,遍地雪花,白茫茫大地的各种美图进入朋友圈,刷了屏。
生活在北方的人,一般一年到头也就能亲历两到三次降雪,很难见到长年累月的积雪,但积雪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感”远超普通公众的想象。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站长李兰海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仅以我国为例,稳定积雪面积就达42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4%。
这个“大”数字,让积雪本身,以及积雪雪崩这些“冷”科学,更为人所重视。它们作为固体水源,存储了750亿立方米的淡水,对我国干旱区的用水来说“很关键”。此外,积雪还可以调节气候,保护土壤流失,影响土壤结构湿度,甚至可以拿它来“盖房子”,服务旅游、体育、艺术等事业。
当然,大雪纷飞的背后,并非只有美景和对人类的贡献。很少有人知道,城市居民每逢冬天就盼望早早到来的“雪姑娘”,在某些时候却表现得面目可憎。
李兰海告诉记者,“雪美人”也有“暴脾气”——雪崩。雪崩比炮击还可怕,伴随着巨响的沙沙轰鸣,雪墙像混凝土一样拍下来,瞬间就能将一个据点夷平。
2010年2月,印度某部队的一个据点就曾遭到雪崩的“团灭”,10个官兵被埋在7米深的雪下,只有一人靠营房玻璃钢框架间的空气得以幸存。据李兰海团队统计,过去10年(2009年-2019年),仅亚洲地区的雪崩就导致1687人死亡,平均每年有160多人因雪崩死亡。
人们常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那么,究竟哪一片雪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还是要有人去研究的。
“不少人以为,雪崩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灾害,实则不然。”李兰海告诉记者,除了强降雪、地震、温度剧增等自然因素,军事活动、采矿探矿、登山、修建铁路公路和滑雪等人类活动也都能够诱发雪崩。
鲜为人知的是,我国最早的雪崩研究站,只是为一条路而建。那是1967年,因新疆某条国防公路建设的需要,有关部门成立了0503公路雪害防治工作队,建立雪崩研究站。
按照李兰海的描述,最开始的科研条件很艰苦,研究站的科研人员就像山窝里的游击队,只有有限与简单的积雪物理特性观察仪器——尺子、盘秤、弹簧秤、铲子、显微镜,做一些简单的降水与温湿度观测。可谓是“量量雪深,称称雪重,看看雪粒,抓抓干湿”。
过去50多年,一代代雪崩研究站科研人员的坚守,对雪崩监测与预警示范、雪崩类型与时间分布、降雪诱发雪崩预警模型等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寻找我国天山西部雪崩的诱发因素和诱发条件,为我国雪灾防治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这里只举一例:你知道山的哪一面最容易发生雪崩吗?答案是阳坡。那具体是阳坡的哪里呢?这就需要科学家一次次试验和统计才能得到。李兰海团队给出的答案是:坡度30°至43°之间的地方。
很明显,这是一个当地人可以直接拿来用的科研成果——那些地方,人们最好少去。
责编:樊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