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亚洲风潮」而起国际影坛吹起中国风
亚洲风在近年是影视大趋势之一,中国元素所占比重亦愈来愈明显。今年迪士尼的重头巨制之一,是成本超过两亿美元、因安全事件而延期上映的《花木兰》。
《花木兰》:中式题材西式包装
这部内容改编自中国民间传说的好莱坞电影也大胆起用了全华人演员班底,包括刘亦菲、巩俐、甄子丹、李连杰等,这明显跟以往大不相同。过去华人或亚洲演员在绝大部份在好莱坞大制作中,即使戏份再重,都只能担当配角,顶多发挥绿叶作用。今次华人演员在大制作担正大旗,对全球观众而言有一定新鲜感,同时反映片商对华人明星的信心及重视。
相对而言,2016年张艺谋进军好莱坞而执导的奇幻片《长城》,即使故事背景设于中国,但仍离不开外国人主导——由好莱坞影星麦迪文担正,刘德华、彭于晏等「华星大牌」都要让路。同年,甄子丹在《侠盗一号:星球大战外传》中,虽演出瞎眼的高手,惟到底也只属配角。不时被观众戏称有「景甜宇宙」的景甜,在2017年的《金刚:骷髅岛》、2018年的《悍战太平洋:起义时空》等大制作里,不断亮相的她也仅有花瓶功能。再数下去动作影星成龙早年也主演过多部好莱坞作品,好像《尖峰时刻》系列、《上海正午》系列等,他固然是男主角了,不过,大多数安排另一位西方演员担任拍档,未算「独当一面」。
迪士尼不是首次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经典故事搬上银幕,1998年就曾推出动画电影,当时美国票房大收1.2亿美元,并在2004年推出续集。今次迪士尼以真人电影重新包装,除了炫目的动作场面外,另一重点就是中国文化元素。虽然,片中角色以英语沟通,但故事核心还是华人的孝道精神,在大片中向环球观众阐释中国传统价值观,相信是本片一大焦点所在,料为地球各个角落的观众上一堂华人文化通识课。
世界影坛尤其是好莱坞愈来愈重视华文元素,庞大的中国市场固然是重要考量。事实上,中国市场近年电影票房也屡创新高,如国产片《战狼2》在内地大收逾56亿元,反映票房需求极具潜力。好莱坞电影想在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如去年荣登全球史上最卖座电影《复仇者联盟4》,内地票房达42.48亿元,无疑为该片冲刺纪录作出莫大贡献。
不但需求面如是,好莱坞的供应面也见中国化,上文提到的「景甜现象」固是一例,不少电影还毫不忌讳屡见内地品牌「殖入式广告」,如《天煞地球反击战:复苏纪元》就呈现牛奶品牌蒙牛、通讯软件QQ等硬入情节,背后无疑含商业计算。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