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心理效应之责任分散效应
事情情不管是真是假,只要人们愿意相信,那明明是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没想到这个理论风行了四十年之后,2007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三位学者发表论文指出:当年《纽约时报》报道的凯蒂案根本是编故事。根据警方的纪录,凯蒂并没有被追杀三次,而是发生在阴暗的街角。根本没有人开灯立于窗前观看,因为那里根本看不见什么窗户,当然没有三十八位目击者。并且确实有人报警,警察赶到现场时,凯蒂还没死,送到医院急救,后来伤重不治才死的。《纽约时报》的报道登出之后,有人就提出证据,说明这件事的许多情节是无中生有,但没人理会。凯蒂案就这样一传再传,旁观者效应也就如此一教再教,学生们一学再学,变成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责任分散效应在心理学上也叫旁观者效应,它指的是当一件事仅仅要求一个人去完成时,那么这个人的责任感会很强,他会立刻开始着手做这件事,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当一件事要求一个群体去共同完成,责任分散在群体当中,我们往往得不到一个良好的结果,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群体中的每个人会选择所谓的“不作为”。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而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总的来说,“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责任分散现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属于很基本的心理学现象。比如,前几天小编几个大老爷们和一姑娘出去吃饭,吃完饭,那姑娘礼貌性的抢着买单,我们几个大老爷们一个都没有上前去抢着买单,小编没去的原因是因为那个姑娘和我关系非常好。后来再次吃饭的时候她提起,说你们咋一个都不抢着买单让我一个女孩子买,我马上笑了,然后跟她解释了这个坑爹的责任分散效应,我说如果只有我们任何一个男生在,那肯定会帮你买单的,但是我们有四个人,每个人都在想,哎呀其他都不买,我干嘛买,反正她也不会怪我一个人。听完小编的话,姑娘笑着说,那我下次得单独约你们出来,让你们也责无旁贷的买次单。责任分散效应在生活中是如此的常见。
以上就是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我们要在生活中避免责任分散效应给我们带来危害,并牢牢的记住责任分散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人人有责,就是人人无责。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