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过后,袁隆平还是走了,他曾用双手,养活十几亿人
作者丨祁彪 编辑丨卢伊
历经一次不大不小的乌龙事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是离开了,带着亿万人的扼腕与不舍。
今天上午11点左右,多家媒体几乎在同一时间报道了袁隆平去世的消息,这几乎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谁都没想到袁隆平会突然辞世,或许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袁隆平一直是那个笑容和蔼,衣着朴素,总是忙碌在田间地头的老头,不会生病,不会老去。
随后澎拜新闻联系到袁隆平的秘书紧急辟谣,“网传是假消息,袁隆平目前正在住院,身体状况不太好”。
这则消息让人们稍微松一口气的时候,注意力也都集中到了这位对于整个世界都有着突出贡献的老人身上,“袁老身体现在到底如何?”
但两个多小时后,最坏的消息传来: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这则消息,短时间内再次刷屏朋友圈。而这次朋友圈刷屏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刷的不是情怀,不是热点,更不是“我和袁隆平很熟”的虚荣矫作,而是真真切切对这位鲐背老人仙逝的惋惜与怀念。
“国士无双,先生走好。”
“所以,终究还是真的,一路走好。”
“袁隆平的科学贡献造福了全人类。”
“致敬这位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一路走好!”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愿天堂一路走好。”
这次,袁隆平真的走了,但他好像又没走。
得知袁隆平去世消息后,大量群众自发前往湘雅医院,高喊”一路走好“为他送别
幼年埋下的种子,将来会生根发芽常年在田间实验,与水稻一起光合作用让他皮肤黝黑;从一块田到另一块田,脚要从泥泞里拔出数十次,体能消耗巨大,让他身材消瘦。因为黑黑瘦瘦的像个非洲人,所以他有个绰号“刚果布”。
有人觉得,这有失“大家气象”,但他却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底色”。
这种底色,从袁隆平小时候就已经埋下。
1930年9月,袁隆平出生于北京,父亲袁兴烈,母亲华静。父亲袁兴烈东南大学毕业后,回到县城担任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后来受到西北军将领孙连仲的赏识,做了他的秘书。母亲华静出生在扬州的一个富商家庭里,就读于教会学校,后来担任小学英语老师。
那是一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每个人的命运都被裹挟到抗日的时代洪流之中。
因为父母的关系,袁隆平的少年求学时代去过很多地方,这让袁隆平见识到了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6岁那年,母亲带袁隆平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去游玩。对于在城市里住惯了,从没见识过农村果园的袁隆平来讲,那次旅行稍显奇妙。
“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记忆中那个美丽的果园便飘进我的心灵,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袁隆平说。
但袁隆平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袁隆平的祖父深知种地的苦楚,极不希望袁隆平他们继续种地,但是袁隆平偏偏就走上了农业的道路。
袁隆平考大学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和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他们问袁隆平究竟想要学习什么,袁隆平认真地回答说:“我要学农业,我要为农业奋斗”,明理而开明的父母尊重了袁隆平的选择。
于是,1953年,袁隆平就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了,全班同学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最远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这一待,就是16年。
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老师上的课,学生喜欢。"他上课上得好,下课还跟学生玩,"当年的学生回忆说,"他不讲究那么多,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理想的幼芽长大,成了“杂交水稻”三年饥荒时期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五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民当家做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2020年,袁隆平在专访中看到自己表情包时说,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饥荒年代没饭吃有多难受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了“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有光明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且中外资料中也没见报道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后者成熟时,他们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
文中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 (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这篇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并于次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推广并用于生产。
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那时,人们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
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骄傲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其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
但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9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问题,袁隆平再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中,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培育核质杂种花力气最大,但经多年育种实践,仍未产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果断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进入希望更大的全新领域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结合他所掌握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这一战略设想的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也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信心。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获得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生前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画面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杂交水稻之父的“两个心愿”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为此,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
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中国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贡献。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袁隆平曾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
1996年,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道:“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退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袁隆平生前曾受聘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得知他去世后,该组织总干事在微博哀悼
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并自1990年代以来立项支持在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的那些年里,袁隆平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其培训技术专家。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个科技人员。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19次进行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
有一段时间,有部分民众、学者和官员建议中国政府推荐袁隆平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90后”的脚步不曾停止荣誉等身,用这个词来形容袁隆平丝毫不为过。
袁隆平1981年获得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二十余项国内国际大奖。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2020年9月7日,袁隆平院士90岁生日。生日当天,他在位于长沙的家中接受了大家的祝福,并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能突破3000斤。去年10月22日,第三代杂交水稻取得单季每亩2092.6斤的成绩。
加入“90后”阵营的袁隆平依然在做和农业有关的事,仍然继续着最初的“水稻梦”。
2020年11月2日,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3000斤攻关测产在湖南衡南县启动。测产结果显示,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2020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
第三代双季杂交稻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湖南衡南基地冲击双季稻亩产纪录成功。袁老90岁生日愿望,也在这一刻实现。
“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这位“90后”仍将长久陪伴时,凋零却悄然发生。
其实去年年初,就传出袁隆平身有微恙的消息,并在海南修养数月。但谁都没想到,时隔一年多,他便猝然长逝。
获得共和国勋章时,袁隆平的颁奖词是这么写的:
稻田的守望者——他的形象可谓“几十年如一日”的“农民本色”——瘦小身材,背微驼,小平头,一身过时衣,两腿烂泥巴。但也就是他,用他的双手,养活了十几亿人口。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这样的颁奖词,是袁隆平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其精神的深刻诠释。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观象台】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