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科学与文学之间,让他带你领略宇宙之美
文|斯文
青春期时阅读过的一本科普书——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超越时空》,曾改写了我的认知体系,让我头脑中的世界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地震:原来我们不过是另一群“池塘里的鱼”。
“鲤鱼们的一生就在这浅浅的水池中度过。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只模糊地意识到水面之上还存在有另一个外部世界。暴雨来临,水中的睡莲在汹涌的水波冲刷下摇摆不定。在鲤鱼看来,睡莲似乎是自己在运动,却浑然不知这是暴雨掀动池水的结果。”
博物学家艾斯利做过一个类似的“蜘蛛网”的譬喻:蜘蛛生存在蜘蛛网上,受限于它编织出的二维宇宙,完全忘却了周围的植物和人类,以至于艾斯利拿铅笔去捅它,都不予理会。“在蜘蛛的思想中,除了对雨滴、狂风、昆虫引起的颤动敏感之外,其他一概不管。”
暴雨之于鲤鱼,铅笔之于蜘蛛,就犹如平行宇宙、多维空间之于人类,已超越了常规理解力的极限。人类也住在四维空间里的三维池塘、蜘蛛网中,看不到更高的维度,要想领悟比我们用手指和脚趾能计数更大的数字,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假如,在池塘中,出现了一群“鲤鱼物理学家”,将会发生什么呢?这些“物理学家”在头脑中构想睡莲运动的原因,推测第一动力的源头,描绘岸上的景象……也许它们会遭到同类的嘲笑,也许它们的想象真的很稚嫩,但这样“美丽的错误”,相较于认定池塘、蛛网就是全世界,是否更接近了一分真相呢?
人类的蛛网、池塘中,也生活着一群异想天开的“物理学家”,他们是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从他们开始思考的那一刻起,人类的文明就开始改写,就像鱼类跃出了水面、蜘蛛掉到了泥土上。
星空之美:是设计还是巧合?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的道德法则。
——康德
有人问:人们都赞颂星空,星空究竟美在何处?
我想用两张照片回答你:
这不是CG图片,而是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6500光年外的夜空中,发现的一颗真正的“告密的心”。这颗“心”是恒星演化末期,由引力坍缩发生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中子星,现在仍然精确地跳动着。心跳的证据就是来自快速旋转的中子星辐射出的大量能量。这颗死亡恒星栖息在蟹状星云之中,哈勃望远镜拍摄到它散发出鬼魅般的绿色辉光。(图片来源:NASA/ESA)
这是天文学家发现距离地球大约2600万光年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喷发活动源自NGC 5195星系,该星系与另一个较大的螺旋星系NGC 5194正在进行合并。天文学家认为黑洞除了会吞噬恒星和气体,在“饱餐”之后也会“打饱嗝”。这项观测非常重要,因为黑洞喷射出的物质很可能出现于早期宇宙,影响星系的演化。(图片来源:NASA/STSCI)
就像你在这两张胜似油画的照片中看到的,在科学中被认为美的,就是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梵高的油画中被称为美的。事物都在雾中,自然界似乎建立在相似的模式之上:从博物馆的收藏品中,可以找到早期金属的知识;从厨房里的花椰菜和田螺身上,可以看到黄金分割率的存在。辨识出这种模式,就是科学家的任务。
可有人说:科学把星星之美拿走了;科学家说:星星只不过是一团气体原子。如果你想领略星空之美、探索物理之趣,却受到冷冰冰的方程和术语的禁锢;如果你是个文科生,却对这些问题感到好奇:爱因斯坦一生中犯下的最大的错误是啥?霍金究竟算不算是天才?科普爱好者必看的话剧是哪部?为啥《时间简史》这么流行,我却从来没看完过?冯内古特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他的小说总散发着悲哀与绝望?人人都挂在嘴边的量子力学是怎么诞生的?
那么你需要的是这个音频专栏——《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
▲点击上图,订购专栏《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
苗千,英国剑桥大学物理学博士,科普作家,《三联生活周刊》科学专栏作者。就像那位逗趣儿的费曼先生,苗千也是一个能诗意叙述科学的物理学家,他能解答你以上的所有疑问。让我们看看专栏的听众们怎么说:
一直期待这样的语音节目,真是雪中送炭。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听,儿子感慨的说要读《三体》。知识丰富的苗老师脑电波扫描过的三体后深刻解读,通过寥寥数语打开了几扇窗。文学、物理、宇宙学……太精彩了!
——常琨
长的美,声音好听,脑子聪明,怎么有这样完美的结合与存在,我的苗老师。
——顾自由
愿意花时间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最前沿和高深的物理理论的概要,让普通读者可以感受科学和理性的光芒真的是非常善良的一件事。
——斑马和鹿
通篇读下来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地方,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
——季大千
节目听得很开心,有干货、有八卦、有思想,喵博在群里对大家的问题也很耐心,对栏目里的留言或提问也常常是比问题更长的篇幅来回答。
——leslie
《三体》、《银河便车指南》、《你一生的故事》都看过,但听喵老师将过后又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
——fengmao
非常喜欢这个栏目,听得很开心。寻找这类型节目有一段时间,终于找到这款好听又可以听一年的栏目。这一年看书的主要方向是喵博的“作业”,希望这个方向的盲区能减少。
——nuke
苗千是行走在科学与文学之间的游吟者,他曾与《银河系漫游指南》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比邻而居,他在大学的宿舍与霍金家直线距离只有100米,他曾与金庸同校学习、在咖啡馆偶遇,他曾和超导超人约瑟夫森畅谈心灵感应……在他的讲述中,物理世界如快意江湖。
他与世界顶尖物理学家、科幻作家思想同频,同时兼具一颗文艺青年的心,能将冷冰冰的物理世界向你娓娓道来——他就是架接起你与科学王国的那座桥梁。聆听他的叙述,你才知道:原来《银河系漫游指南》最初是BBC上的评书和单口相声;原来《基地》是披着“科学外皮”的公路小说;原来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是恐怖故事创作比赛的产物……还有更多你没看到的、你渴望知道的,都在苗千的脑袋瓜里。
无论你是天文、物理、理性思维爱好者,还是希望给予孩子长久创造力的家长,聆听《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都能让你欣赏到独一无二的风景,收获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前经历无数个未来。在苗千的引导下,你将沉浸于神秘的物理世界,体验灵感涌现的乐趣,探索广阔的银河,直到无穷的维度、时间的尽头……
另一位物理学家的科幻童年
“我发现是科幻小说引导我走向科学,但我发现科学比大多数科幻小说更微妙,更玄奥,更使人敬畏。”
——卡尔•萨根
美国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萨根年少阅读约翰•卡特的火星小说时,发现作者在惊险情节之余,犯了不少“常识性”的错误——忘记了火星上的一年比地球上长、对基色的混乱描述……在对科幻小说“找茬”的游戏中,卡尔•萨根爱了火星和行星学,走上了天体物理学的道路。但卡尔萨根从未否认过科幻小说的伟大:科幻中或许没有精确的物理知识,但它将未知或难以接受的思维,点点滴滴、或明言或暗喻地传达给了读者,而这引发的,可能是一个少年思维的超新星爆炸。
卡尔•萨根为你开出的科幻菜单:
《进入盛夏之门》罗伯特•海因莱因
《群星,我的归宿》、《被毁灭的人》阿尔弗雷德•贝斯特
《一次又一次》杰克•芬尼
《沙丘》弗兰克•赫伯特
《莱博维兹的赞歌》小沃尔特•M•米勒
《野蛮月球》奥吉斯•巴崔斯
专栏介绍 文学直指人心与人性,科学是现代生活的基石,幻想则是通往未来的翅膀——科学,文学与幻想,三者应该以怎样的比例组合,发生怎么样的反应,才能产生出让人痴迷的科幻世界?探索这些奇异的幻想世界,我愿意做你的向导。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将一起阅读科幻著作,解读科幻电影,讲述科普轶事。附上一份不完全书单,也是全年专栏将会涉及的内容:
刘慈欣《三体》
特德姜,刘宇坤 短篇故事集
斯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亚瑟•克拉克《太空漫游》
金•斯坦利•罗宾森《极光》,《火星三部曲》
奥森•斯科特•卡特《死者代言人》,《安德的游戏》,《安德的影子》
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
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
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
威廉•吉布森 《神经漫游者》
福利
订阅这个专栏,你还可以加入“苗千读书会”线上微信群,私享苗千为大家推荐的作品,与科幻爱好者交流心得。苗千还将在读书会里与你讨论物理、天文等科学话题,还有定期赠送英文原版书的彩蛋服务!(入群方法:私信中读微信服务号晒出订阅专栏截图后,邀请加入)
更多深度好文尽在"中读"App,和会读书的人一起读书。
更多精彩,尽在“中读”APP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