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人物关系就会写故事,牢牢记住这三个原则将受用终生
阅读提示:既然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写作还有何意义?角色成双原则:打破男女对位的永恒母题和精彩故事的编织。三人出戏原则:三角关系是一种稳定结构,但也是一个危险结构。魔道斗法原则:冲突、紧张关系的升级、解决问题。
掌握好人物关系三原则,是一个小说作者毕生的功课
一、既然“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写作还有何意义?托马斯·福斯特先生是美国著名的文学教授,他写过两本专业书:《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和《如何阅读一本小说》。此二书写得晓畅有趣,快人快语,区别于一般理论专著的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但并不让人感到通俗,更不觉得"Low"。还有一点,书里面经常出现惊人之语。比如,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世间根本没有原创的文学作品。(《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P36)
这句话其实可以换个说法:文学有互文性,有强大的文学传统,彼此间互相影响。
但福斯特这样说,就显得很武断,不像一个教授说的话。
教授怎么说话?教授下结论一般都很小心,总是顾及话语的周延性和上下文;即便把握十足,也不会把话说满。在下判断时,总是用类似"在某种程度上""至少""或许""总不至于""如若可能""似乎可以这样讲"等前置词和限定语,仿佛时刻防备别人的攻击似的,很少有"根本""绝对""世间"等话语。
托马斯·福斯特先生好像是故意要把话说绝。说过"世间根本没有原创的文学作品"这样的"狠话"之后,还不过瘾,令人吃惊地又说出这样一段"更狠"的话:
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好吧,话已出口,我也不好收回了。只有一个故事。从来如此。只有一个。故事一直在进行,随处可见,你读到、看到、听到的每个故事只是这唯一故事的组成部分,比如《一千零一夜》《宠儿》《杰克与豆茎》《吉尔伽美什》《O的故事》《辛普森一家》。(《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P39)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书影
世间只有一个故事?而且还"从来如此"。真的语不惊人死不休。
但仔细想想,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好——如此直接,如此正确,如此令人叫绝。
没错,世间哪有原创性的作品呢?都是彼此影响,互相参考。
学者已经考证过,即便伟大的莎士比亚,许多作品都是来源于古希腊的一个叫做普鲁塔克的传记作家,取材于普鲁塔克的《名人传》;而据普鲁塔克个人自述,他的《名人传》,又是从柏拉图和阿里斯托芬的作品中引用过来的。
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此话很难听,有伤文人体面,但是确实具有"某些真理的颗粒"。就文学创作而言,特别是叙事作品,许多故事的情节、桥段、主题、人物都很像,尤其是结构。
俄国有个学者叫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是个结构主义者,他研究了100个民间故事,写出一本专著《故事形态学》,总结出所有俄罗斯民间故事——您没看错,所有——一共具有31种叙述功能。他发现,即便是一万个故事,但都逃不出这31个故事模型。他的意思是说,纵然天下文章无数,无非是在这31个类型故事之内你抄我,我抄你,抄来抄去。
中国古人智慧超群,中国老祖宗对这一理论早就看透,外国人说"世间只有一个故事”,我们的圣贤说,大道至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哲学在文学上的自在反映,并非惊人之语。
俄国学者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世间只有一个故事,写作还有何意义?
这话正如人生下来便奔向死亡,活着还有何意义一样。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为的就是反抗绝望的过程;写作也是反抗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故事的绝望母题,更精彩地诠释我们这个世界的复杂况味和人生的绚烂多姿。
因此,写小说,须了解何种人物关系最能感动人,最能让读者欲罢不能,最能体现小说创作智慧。纵观中外古今,小说人物关系无外乎三原则:角色成双、三人出戏和魔道斗法。
二、角色成双原则:打破男女对位的永恒母题和精彩故事的编织。梁启超先生曾讲过,自古以来,唯英雄与儿女两大故事结穴,最为动人(《饮冰室小说丛话》)。其实,梁任公说透了小说写作的机密:斗争题材和爱情题材是写小说的不二法门。如果您在写剧烈的斗争中掺杂爱恨情仇,或把情天恨海融入英雄豪杰的斗争故事,更能引人入胜,动人心弦,比如《哈姆雷特》,比如最近大火的《冰与火之歌》。
《冰与火之歌》剧照
现代小说中,由于更关注人的生存困境和人性深度,很少有人再去写血与火的斗争故事,于是就剩下一个永恒的主题——爱情了。这就是为什么小说的人物关系设定要遵从"角色成双"原则的原因。
人物关系中最容易处理的是男女关系,最难处理的也是男女关系。许多小说家穷其一生没有塑造好一个满意的男女角色,而成功的小说家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善于处理两性关系。写好一对男女的非凡关系,就等于写好了整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所有关系的基础或核心说到底就是两性关系。一切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或生死取舍,无不源于脐下三寸的波诡云谲。
如今电视网络的普及,读者的文学修养提高,对小说创作提出更高要求。写小说在处理两性关系的时候,一般都是反套路的处理。所谓“反套路”,就是打破男女对位的永恒母题,专注于精彩故事的编织。
过去的郎才女貌模式、有情人终成眷属模式、苦情哀情悲情模式等等,都已经陆续被作者淘汰,而专注于设计另类两性关系。
比如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小说《白夜行》,对两性关系的处理就具有典型性。
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的关系不是一般的爱情关系,而是一明一暗,一黑一白,一个属于上流生活过着高雅生活,另一个则游走在社会底层和犯罪边缘。
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
二人都是双商俱高的青年翘楚,但是因为童年时代的心灵创伤,对这个社会抱了寻仇之心。雪穗在高门巨族和财团大贾之间生活,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冷静纵横捭阖,成为人生赢家,但是她的高智商也让她看到社会更加真实和黑暗的一面,面对妨碍她的人,她都会无情地予以清除。当然,她也不时遭到危机,每每此时,桐原亮司便是她绝佳的私人助手。
桐原亮司与西本雪穗是小学同学,他们共同见证了人间丑恶和亲情坍塌,但他们走了不同的生活道路。雪穗因她的隐忍和智慧一步步进入上流社会,亮司却在底层挣扎。但是,二人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都怀了精神创伤痛苦地过活,对他们最痛快的事便是杀掉那些阻碍他们行动的人。实际上,亮司和雪穗是一对雌雄双煞,雪穗在高层与那些人间魔鬼周旋,亮司在暗处按照雪穗的指示杀掉雪穗的对手。
这样的"男女对位"关系是很奇特的。两人不是一般的恋人,他们没有对等的社会地位,没有共同的生活趣味,没有一般恋人间的亲密关系,甚至没有交集,没有接触,几乎不见面,一个在白天生活,一个在暗夜独行。但是他们的距离却格外近,因为他们有共同的伤痛记忆,共同的怨恨仇世和共同的心理结构。桐原亮司说: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东野圭吾《白夜行》P135)
《白夜行》剧照
这样的人物关系非常奇特,也保证了这本书的优质内容。
雪穗和亮司的关系独特,其他的人物关系也是非常有意思。有网友给《白夜行》列了一张"人物关系图",我们可以看出此书的人物关系杂而不乱,异常清楚。
《白夜行》人物关系图
从这里可以看出,处理好人物关系对写好小说至关重要。
其一,"角色成双"原则并不意味着人物关系一定是简单的男女关系,可以是另一种对位关系,更为复杂的超出一般男女关系的结构。打破常规是写小说的惯例,男女主角的设定越是新颖,小说的写作越能激发智力参与,使得整个小说不落俗套,富有新意。
其二,男女对位关系可以生发出更为复杂的人物关系(如上图),这种关系杂而不乱,但一定要人物众多,涉及各个社会阶层,涉及各种性格角色。因为人物多,线索才能伸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小说的丰富性和叙述弹性才有保障。
其三,人物关系其实就是社会关系、阶层关系和人事关系,里面充满矛盾和张力,而矛盾与张力的根源在于"角色成双"中的男女之间,一切人物设定都要依据于此,不能超越此种关系另辟蹊径,更不能漠视此种关系而旁逸斜出。如此,小说结构才紧凑而富有活力,故事才能符合逻辑而增加吸引力。
三、三人出戏原则:三角关系是一种稳定结构,但也是一个危险结构。
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是一本关于囚禁和突围的小说。讲一个40岁女人埃里卡被她的母亲以爱和艺术的名义被牢牢控制在她的手里,但是她却不甘心,与自己的学生克雷默儿偷偷恋爱,但是,由于她受控制多年,已经失去了恋爱的能力,她也想用她母亲的那一套控制克雷默儿,但她却失败了,最后狠狠地向自己的肩膀扎了一刀,带着伤痛回到令人窒息但是只有此处容身的家。
《钢琴教师》剧照
《钢琴教师》是典型的三人出戏的人物关系。埃里卡、母亲和克雷默儿三人之间形成强大的三角关系,互相制约,也互相角力,非常出彩。
这个关系形成一种包围和突围的张力关系,也形成一个巨大的隐喻关系。母亲以爱的名义控制自己的女儿,以艺术的名义让她的女儿成为一个工具和符号,完全不在乎她作为女人的一切个性诉求,甚至扼杀她的情欲、爱好和天性。母爱变成了一种束缚和包办,母爱最终成为一种伤害。母亲用她巨大的控制力让40岁的埃里卡变成了一个40岁的巨婴。
在母亲的保护和监管之下,埃里卡与外界隔离起来,她很自信,一直做着"天才梦",觉得她自己是艺术的宠儿,但是她其实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太大的才华,"天才"的感觉是母亲灌输给她的。她一直生活在错觉中。当学生克雷默儿与她谈恋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甚至连谈恋爱都不会。在母亲的监管下,她甚至失去了爱的能力。好不容易她有了恋爱的激情,但母亲却无情的控制了她的时间。
小说这样写埃里卡被牢牢束缚的感受:
埃里卡的时间慢慢变得像块石膏似一样。有一次,当母亲用拳头粗暴地敲击它时,这时间立即像石膏似的纷纷碎裂开来。遇到这种情况,埃里卡那细细的脖子上就好像围上了矫形外科用的石膏制作的时间的脖套,她懒散的坐在那里,成为他人的笑柄,并且不得不承认:我现在必须回家。回家。每当有人在外面遇到埃里卡时,她几乎总是走在回家的路上。
《钢琴教师》剧照
牢固的三角关系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埃里卡在这里逃无可逃。好不容易有了克雷默儿,因为埃里卡被控制已久,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最后连这根唯一突破围困的救命稻草也失去了。她又回到了封闭的家庭之中,继续她的"巨婴"生活。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三人出戏"原则怎样运用在写作中。
第一,三人出戏原则并不一定专指男女之间加一个第三者的关系,但多数情况下是如此。三角关系是一种稳定的结构,但也是一种危险结构。危险在于这个关系随时因为一方的位移而发生不可预测的变化。
第二,写小说在处理男女爱情关系的时候,往往楔入一个第三者,让男女关系产生不确定性,一个线性结构变成了三角结构。这样的人物关系能产生多条线索,多条线索可以同时推进,也可以交叉进行。
第三,三人关系中也有主从关系,不可混淆。埃里卡和母亲是主要人物,克雷默儿是次要人物,这个主从关系不能改变,一旦改变就是让小说失去重心,变得很怪异。。
总之,三人出戏原则的运用让小说变得既稳定又多变,既复杂又简单,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完全凭作者的才力自由发挥。
《钢琴教师》剧照
四、魔道斗法原则:冲突、紧张关系的升级、解决问题。读小说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看到好人与坏人的激烈争斗,而最终好人战胜坏人,或坏人得到惩罚。无论是纯文学,还是通俗文学,释放积郁已久的压抑,揭示内心深处的渴望,传递美好的精神力量是其最明显的功能。写小说其实也是为了升华,为了宣泄,为了转化,将这种向善向好的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为了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这种感染效果,小说家可以说使出浑身解数,创造一个令人激动,感人至深的故事。而古往今来,小说家总结出一种最有效的故事内核和人物关系,那就是:魔道斗法。
魔道斗法原则要求在写作中要考虑正反两种力量的较量,此起彼消,你强我弱,来来往往,逐渐将故事推向高潮。魔道斗法的实质不只是正义战胜邪恶,更大程度上预示着人类主体之所以生存下去,就是要不断地战斗,不断战胜世界,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获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老人与海》里的"魔道斗法"并非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是人与自然界的斗争,是老渔夫圣地亚哥与鲨鱼之间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篇小说中叙述的老人战胜鲨鱼的故事被许多文学史家赋予更广泛的意义,但是从写作学来讲,就是讲述一个千年不变的故事原型:魔道斗法。
《老人与海》插图
先简略观察一下魔道之间如何斗法的。下面是圣地亚哥与鲨鱼之间艰苦而又充满豪情的四次战斗。
第一次战斗:
第一条鲨鱼飞速逼近船艄,袭击。老人使出全身力气,用鱼叉猛扎鲨鱼的脑袋,鲨鱼翻了几个身,自己缠上了老人准备好的绳子,老人知道鲨鱼快不行了,它越挣扎绳子绷得越紧直到断裂。鲨鱼在水面上静静躺了片刻,老人盯着它,然后它慢慢沉入海底。
第二次战斗:
两条鲨鱼一道来到跟前,他看见离得近的一条张开大嘴插进死鱼的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举起,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劈去。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像碰到了一块坚韧的橡皮。鲨鱼从死鱼身上滑下的时候,他又朝它鼻尖上狠狠地揍了一棍。
第三次战斗:
那条鲨鱼正在帆船下用嘴拉扯死鱼。老人放松帆脚索,船横过来时鲨鱼从船底暴露出来,他一看见鲨鱼就一桨戳进去。但只刺到肉,老人手受伤了,鲨鱼迅速浮上来,露出脑袋,老人对准脑袋正中扎了两次,又戳进左眼,鲨鱼还是吊着,老人又扎了一刀在脊髓和脑子中间,鲨鱼的肋骨断了,老人把桨片插进鲨鱼两颚间,鲨鱼松了嘴溜开了。
最后一次战斗:
午夜时,鲨鱼成群袭来。老人又要搏斗了。他不顾死活乱棍打去,棍子被鲨鱼咬走。他用舵把又打又砍,可是鲨鱼一条一条蹿上来,他又迎面劈去,一次又一次,舵把断了,他就用断下的把手朝鲨鱼戳去。鲨鱼一松嘴,一翻身游走了。这是最后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什么东西可吃了。
《老人与海》插图
由《老人与海》中的情节发展来看,魔道斗法的原则在写作中贯穿始终,可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冲突的发生之始,正方处于劣势,好人受难,危机产生于风平浪静或主人公喜气洋洋,甚至欢欣鼓舞的时候。圣地亚哥84天没有打到鱼,到了第85天的时候,老人捕到一条1500磅的马林鱼,它的长度甚至超过了小船,能不令人欢欣鼓舞!可是,危机就在此处发生。
第二,冲突升级和紧张关系是逐渐发生的,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简化,此时要详细写,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描写。因为这是魔道斗法的关键环节,一定要详细些,重点写,分级写,花式写,花样翻新地将这部分内容写充分,写精彩,写到位。如上引用的老人与鲨鱼进行的四次战斗,占据了整篇小说的三分之二,是小说的主体和重点部分。
第三,结局不可马虎收场,草草收尾,要有新的悬念和新的可能性。好莱坞电影在这方面做的很好。当故事快结束的时候,电影总是有几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或是新的矛盾又要开始了,或是危机解决得并不充分,留下了新的悬念,或是魔道斗法之后诗情抒写,总之,问题解决了,事情却没有结束,甚至预示着新的麻烦的来临。《老人与海》的结尾是这样的:
在大路另一个窝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躺着,男孩坐在他身边,守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梦见狮子的老人是这篇小说最有力的结尾,不只是诗意,而且预示着新的战斗的来临。
综上可知,处理好小说的人物关系就解决了写作的一大半问题,随之,故事、情节、主题,甚至叙述方法和使用的修辞,都可能在人物关系的处理当中一并解决了。掌握好人物关系三原则,是一个小说作者毕生的功课,宜长期修炼,久久为功。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却不能被打败!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