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千千结,美丽新宁乡
原创: 美丽新宁乡 张 波
上世纪末,晚年的父亲总是不由自主的感慨: “ 二十世纪,中国必将进入世界的列强之国。 ” 同时又不止一次愤懑: “ 这样下去,中华的宝贝全都要丢了。 ” 那时的我,对于父亲这样自相矛盾的情结,既好笑,又迷惘。
山河一日千里的巨变,大家有目共睹。从部分人缺吃少穿到现在家家户户楼上楼下电灯 *** ;城乡内外摩天楼鳞次栉比;霓虹灯闪烁的商贸楼金碧辉煌;铁路蹬上青藏高原;高铁,高速几乎到了家门前 ...... 中国,的确早已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世界列强之国。
在我50岁那天,离开第二故乡黄材 32 年的我。关掉手机杜绝一切纷扰回到了魂牵梦绕的黄材。下车的第一件事是直奔母校宁乡三中。第二件事是踏上黄材大桥去看那曾经宽阔的沩水。第三件事才是与同学联系。
当我看到母校那九十九级台阶荒草萋萋,母校面目全非;看到黄材大桥下的河流变得那么瘦小,河边的沙滩上堆满了垃圾;走在那两侧高楼林立的路上,那一瞬,我忽然明白了当年挣扎在父亲心头的那种纠结。
晚上与久别重逢的同学在漫酒摊交流,面对同学不时喜悦地述说着黄材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只是笑而不语。最后,竟猛不丁冲口而出: “ 我还是喜欢原来的黄材。 ”
是的,原来的黄材一直是我梦中的黄材。欢歌笑语的校园,器宇轩昂的九十九级台阶,踢踏踢踏的木板楼;黄材大桥下那宽阔的河面,清澈的沩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还有远方那一望无垠的山脉与天边的地平线 ...... 那是诗与远方的无限憧憬。
惆怅中,我看不到今非昔比的辉煌。我同当代许许多多平凡如我的人一样,一边享受着山河巨变带来的从不曾有过的物质满足,一边又莫名的杞人忧天。
今年10月,同学聚会再次回到黄材。漫步黄材街头,今非昔比的高楼鳞次栉比。走进炭河,既有简朴庄严的宫殿庙宇,又有喧哗热闹的市井老街,西周王宫、古城墙、兵事殿、六艺之教、后宫等周文化风情神奇再现,活着的西周市井图、姜太公呼风唤雨法术馆、妲己幽魂鬼屋、太子阴魂听音室等高科技体验项目惊喜连连,处处编钟古乐、诗礼周风,仿佛三千年前的时光再次复活,我疑似在时空的隧道中穿越。
同学说:某个夏天,两个小孩子在上河街的河里游泳,潜水中竟然发现了周朝的四羊尊 …… 炭河古城:因 炭河里遗址 而来。炭河为中国首个周文化主题公园。周朝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及鼎盛时期,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化奇观,而宁乡则被称为 " 南中国青铜器之乡 " ,曾出土过四羊方尊、人面方鼎等国之重器,还是中国礼乐文化的中心,其周文化基因世代传承,影响至今。
令我无比震撼的是在炭河感受到的文化氛围。大型歌舞《炭河千古情》,以伟大的想象力和宏大叙事的方式,再现出宁乡青铜时代鲜活的生产与生活空间、帝王与平民场景的同时,更是栩栩如生的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我曾经的心结,瞬间得到释然,并由衷的骄傲而又欣慰。
宁乡由县升级为市,已经告诉了我们宁乡的山河巨变。那些看得见的华丽,就像一个原本捉襟见肘的贫寒者穿上了雍容华贵的衣裳。我们只有看到了这个人生命的灵魂才得以宽怀。
从黄材的《炭河千古情》到宁乡市的《美丽新宁乡》,在这里,我看到了民族血脉在家乡奔流不息的传承。这么些年来,每次回到家乡,虽然感受到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却只有不知褒贬的四字感慨:面貌全非。当我遇到《美丽新宁乡》后,我忽然有了一种亢奋的激动。像是在眼花缭乱的物欲横流世界里看到了一泫清澈的溪流。在嘈杂与喧嚣的雾漫云障中,发现了莺歌燕舞的花园。这才是美丽新宁乡真正的生命灵魂。
在《美丽新宁乡》里,我看到了璀璨的精神文明与辉煌的物质文明在美丽新宁乡做到了并驾齐驱。这里的每一个人,不论是诗散文协会会长黄沃若先生,还是他的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姐妹;黄佑山、杨罗先、贺浪等等,以及许许多多每天都在用心坚守精神家园的朋友们,捧出了在这个特别时代里,非常珍贵的一份虔诚与使命般的担当。一年365 天,不论节假日《美丽新宁乡》做到了天天有充满正能量,宣传与推介美丽新宁乡,弘扬中华文化的文章发出来。而诗散文协会每季度一次群体采风,双月一次沙龙讲座,每月一次朗诵分享与同题接力,利用《美丽新宁乡》与全国诗散文爱好者保持全方位联系与交流,这种用心与坚守,更是别人无法做到的难能可贵之处!
民族文化的春意盎然,才是民族血脉生生不息的奔流。山河巨变,曾经心怀千千结。楚沩诗情,自豪美丽新宁乡。
作者张波,笔名:米豆,湖南省作协会员。属于出生挨饿,读书停课,毕业下放的特殊一代........沩水边上度过童年。资江河畔为 *** 为人母为人祖。一生从事护理职业。业余喜欢文字游戏。曾出版长篇小说《卓梦》,散文集《秋水冰心》《情》,2018年出版日记体长篇传记文学《惟有爱》。《惟有爱》由我国当代护理学会理事长,蓝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吴欣娟首序推荐。被称为:一个护士写给人类灵魂的情书。此书同时获得湖南省作协2017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