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诗经》和现实中的植物对应起来,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孔子说, “不学诗,不以言”,《诗经》几乎是读书人案头上的必读书目和文学启蒙之书。
不过,许多人在感受到选入教材的《采薇》、《蒹葭》、《氓》等诗歌美后,兴冲冲地买了整本《诗经》准备细细研读。
结果,有的翻看五六页便弃置一旁,有的翻遍全书也茫然无所获,于是买回来的《诗经》就只能被束之高阁,成为落满灰尘的 “藏书”。
原因何在?因为我们与《诗经》生了隔阂。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可是所有人都越来越忙,越来越没有时间停下来感受生活。
网上有这么一句话——“70后在忙融资,80后在忙还贷,90后在忙加班,00后在忙追星,10后在忙写作业。”虽然是玩笑之语,却正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写照。
很难说是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时间不再能由自己支配,总是有数不清的事情堆着找上门来,搅得人只有在梦中才有片刻安宁。
每天一睁开眼,我们就是满血复活的战士,就要毫不犹豫奔向生活的战场去冲锋陷阵,甚至来不及问一句是否有意义。
所以,在这样的忙碌之下,我们丧失了应当珍视的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感知力,我们的思想变得日趋贫瘠,只剩下对利禄得失的在意和计算,最后,我们可能弄丢了自己。而丢失自我之后又怎么可能读懂数千年前包罗万象、充满着人间烟火气的《诗经》呢?
比如,《诗经》当中出现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之名,很多人读到之时一方面囿于生僻字的难识难记,一方面则是囿于本身缺乏对自然之物的了解与兴趣,于是总是匆匆掠过,不以为然,甚至还可能暗中腹诽古人如此啰嗦,尽拿草木充数。
然而,《诗经》中的草木可并非是莫名其妙出现的,它们的出场代表着数千年前的人们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如此多的花花草草一齐出现在《诗经》之中,足以证明我们的先辈是比我们热爱自然的。
参差荇菜和窈窕淑女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曾经背过的著名篇目《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整体上写男女相见、相恋,把人再考虑进去,整个画面更是生动而非同一般——水鸟在河上嘁嘁叫着,小伙子望着身材窈窕的姑娘,萌生爱意。水中荇菜漂浮在美女左右,自然而然地衬托着佳人的身段。
孔子就曾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淫,过也。所以,在孔子看来,这首诗的艺术手法也是表现得恰到好处的。
诗中反复讲一种水生植物莕菜,其地位大概就相当于今日的玫瑰。现在流行送玫瑰,那时可能流行赏莕菜。《诗经·国风·关雎》中提到的这种爱情植物“莕菜”,也写作“荇菜”。
荇菜
莕菜这种植物,叶颇像睡莲或莼菜,细看却是不同的。莕菜的茎分节,节上长叶和花葶。叶革质,下面紫褐色,上面光亮呈绿色。花冠黄色,5深裂,5次旋转对称。花冠每个裂片边缘都长有较宽的薄翅,状似枕头、长裙上的“扉子”,边缘还有不整齐的小锯齿。整体上看来,花冠像舞台上奇特的花扇。
北京大学校园中的未名湖和朗润湖就有莕菜,静静地飘浮在湖边水面上,每年6月都如期开出漂亮的金黄色小花。如今没多少人认得“她们”,甚至极少有人低头看一眼。
夏日里,校园里的恋人们坐在湖边石墩上亲密、唠叨之余,几乎不用故意扭动身躯,莕菜就会落入视野。其实,莕菜的叶和花是绝对值得仔细观赏的,所以情侣们恋爱时想想《关雎》也算不上跑题的。
说到莕菜,还有一种好看的水生植物值得一提,这就是“睡菜”。
睡菜特征明显。叶基生,三出复叶。叶柄较长,花葶有根状茎顶端抽出,总状花序。花冠呈乳白色,深裂,也是五次旋转对称的。
睡菜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花冠内表面长有流苏状的毛,很像人造毛皮或者高档白地毯上不那么密实的毛线,而毛线中间有若干“之”字曲折,非常精致。
睡菜
可是,为什么叫睡菜这么奇怪的名字呢?难道它可以促进睡眠,可以食用吗?
此名来源尚无从考证,只不过此名在《本草纲目》中即已存在,可见历史之悠久。睡菜的确是一种,它草药的根有润肺、止咳、安眠之用,或许,它的名字就与此有关联吧。
在北京,估计没有多少人见过睡菜的模样,但是睡菜也并不寂寞,它为自己开花、为昆虫开花。总之,它是它自己。正如同窈窕淑女为其自身而美丽而世人皆爱之一样,美女是她自己,自然造就她们并非只为着世人。
栝楼高挂和征人返乡
《诗经》中有不少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国风·豳风·东山》就是其中重要代表: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诗歌以第一人称记述自己到东山从军,长期不得回家的经历。长久期盼之下,他终于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返回故里。
在返乡的途中,诗人想象着家园可能的情景:一串串栝楼果实挂满了房屋,地鳖虫满屋乱爬,门窗结满蛛网,田地里野兽出没,夜间萤光闪闪。但是,家园荒芜并不可怕,它依然是心中的好地方。
认识栝楼这种葫芦科草质藤本植物,并亲自种植它,看它开花,特别是在深秋季节观赏金黄色的果实挂满藤架、墙壁,能够更深切地体会诗人表达思家之情时,为何提起这栝楼。栝楼是具体的,可感的,是人生的一部分。
如果再了解一点栝楼在古人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对它也便有感情了。
清人吴其濬撰写《植物名实图考》,借“栝楼”对东山诗发出长篇议论:“余行役时,屡馆旷宅,老藤盖瓦,细蔓侵窗,萧条景物,未尝不忆东山之诗,如披图绘也。夫圣人衮衣绣裳,雍容致治,而于穷檐离索之情,长言咏叹,悱恻缠绵,有目睹身历而不能言之亲切如此者,岂临时有所触而能然哉?盖其平日于民间绸缪拮据之事,无不默为经营;即一草木,一昆虫,其蕃息于衡宇樊墙间者,无不历历然在于心目,思其翕聚,则烹葵献羔,念其离析,则敦瓜娟蝇。盖非破斧缺,必不忍使吾民有妇叹洒扫之悲,其万不得已之一衷,有不待直言而自见者。人第颂其感人之深,而不知其悯从征之将士,若自昝其不能弭患于未然。”
这位自称“雩娄农”的植物学家,了解下层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戍边将士满怀同情,因而能充分理解东山诗所述征人返乡的复杂心情。吴其濬在此尽情阐发,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作为博物学家的人文关怀。
蒹葭苍苍和所谓伊人
《诗经》之中有多首描述作者思念、暗恋心上人的作品,我们熟知的《国风·秦风·蒹葭》就是其中之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中反复提到蒹葭,其音非常优美,指什么植物呢?
一般认为它就是极常见的芦苇!开花前称蒹,即芦;开花后称葭,即苇。也有分开解释的,蒹指获或芒,而葭指芦苇。
从植物生态的角度看,把蒹葭解释成一种植物芦苇较合理。虽然古代名称用单字的情况较多,但偶尔也有双字,如《诗经》中芣菅指车前草、苌楚指猕猴桃、其兰指萝藤、菡萏指荷花。
芦苇极易生长在湿地、河边、沙丘,在不同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此诗文字简洁,但手法高超。诗中所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大致是在秋天,地点为河边,但时空一直在变换着。
时间流逝以露珠的变化呈现,空间的转移以沿河上下搜寻表达。可见的是流动的河水和变化中的芦苇,而焦点却是那不可见的伊人。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为后世人留下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而画卷之中所提及的草木植物则是我们跨越千年得以与先祖对话的重要凭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博物学存在的证据。在疲于应付生活的当下,或许博物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拥抱自然、重新找回自我的一种办法。
博物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从知识论的角度,博物学是指与数理科学、还原论科学相对立的对大自然事物的分类、宏观描述以及对系统内在关联的研究,它既包括了思想观念也包括实用技术。我们熟悉的地质学、植物学等都源自博物学。
在弄清楚概念之后,我们来回答为什么要倡导博物。首先,倡导博物是出于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追问。
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作为滚滚向前的火车头牵引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系统加速行进。然而这种高度崇尚智力、知性、力量、速度的科技和相关文化,已经走上一条异化的道路,手段本身成了目的,理性已经转变为非理性,聪明已经转变为愚昧。
孔子曾言“君子不器”,可我们如今几乎是人人自器,将自己局限于一方狭小的天地之中,而忘记了外面的广阔世界,而这就是我们要提倡博物观念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我们倡导博物是为了反对西方中心论的偏见。身为中国人,我们清楚地知道,现代性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在课堂学习的知识,几乎与我们祖先的文明体系毫不相干,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社会信条没有一条源自中国。
但是,中国人几千年是如何生活过来的?中国人世世代代生存所运用所传承的知识和智慧在哪里?范围再扩大一些,全世界的非西方人,他们是如何生存过来的,他们的知识体系如何?他们的知识过时了吗?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跳出西方的思维模式,提出并找到自己的理论。
第三,我们倡导博物是普通人需要自己能够理解并亲身实践的知识体系。
近代科技带来了技术进步,也导致了知识的专门化、数学化,每个领域的顶层都被越来越少的专家学者所掌握,而百姓则只能对此望而叹息。这样的科技支持着越来越复杂、神奇的虚拟世界,却让人们离自然和日常越来越遥远。
面对越发不自然的科技,博物学或许是能够应对的办法。作为人类古老知行体系的博物学,它与人类的生活日常密切相关,它并不神秘,它就是人在大自然中为适应环境、世代可持续而演化出来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与技能形态。在博物学中有真正的“自然科学”,而这些都是普通人能够掌握并实践的。
在看过《诗经》中的植物与博物观之后,再拥有一本呈现自然之美的小书伴随新的一年再合适不过了,比如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所主编的《自然即是美》周历。
每周一幅博物画的形式,图文结合介绍一个独具特色的自然物种,提倡一个引导生活态度的主题,让读者在日常生活不经意间增进对自然的了解。
在留言区里聊聊你印象最深的《诗经》植物?或是谈谈你和博物的故事?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博物人生》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