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地球蓝盈盈,40年后灰蒙蒙,人类正在毁灭地球母亲?
环境问题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很突出,不可否认很多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现代人口总量比较大,因而对环境有更大的压力,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极限,导致污染在自然界中的累积。如今在珠穆朗玛峰顶、马里亚纳海沟甚至多种动物体内都发现了微塑料,而这些微塑料还可以沿食物链传播。
在网络上曾经流传着一副40年前地球和如今的对比,结果40年前的地球看起来蓝盈盈的,地球的大气看起来也更透明,可是在如今的地球上,云层显得更加晦暗。结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前些年经常爆发的沙尘暴、雾霾,导致很多国人真的就相信了那张对比图。认为人类对大气的污染已经严重到了在太空中都可以清楚看到的程度,一如当年传闻的在太空中可以看到我国的长城。可惜,这是一个谣言。
在我们目力所及的范围内,雾霾等现象都是很容易分辨的,可是在地球高空几百几千公里的地方,很多污染已经没办法看到了。那张所谓的对比图就是引入了 *** 者个人的主观判断,其实用不同航天器在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对比,根本没有什么说服力。就像如今智能手机非常普遍,可是不同的手机镜头采光、色彩原理、感光元件很多方面都不大相同,因此对同一景物拍摄照片,显示效果也差很多,有的偏白有的偏黄,有的锐化更高。
拿40年前和现在的卫星拍摄地球照片,遇到的也是一样的问题,摄影技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就算是同一个航天器在不同的年代拍摄到的照片说服力也有限,镜头会老化,地球大气环境受沙尘、云层的影响,这些都是影响高空拍照的因素,就像夏季越是厚的云层越显的灰暗,在高空看到的也是一样。在空间站中拍摄到的地球热带气旋,整个把下边的海面、陆地都覆盖了,难道也可以说是因为污染导致太空中看不到陆地吗?
至于毁灭地球的话题,其实也是一厢情愿,人类根本没有能力毁灭地球,不过可以破坏人类自身生存的环境,最终又导致人类承受其害。地球自生物诞生后,生命以极强的适应性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存方式,就算地球环境恶化,也还是会有很多生命可以适应遭受污染的环境,人类在自己制造的极端环境中都发现过很多微生物,甚至在酸洗槽内都发现过极端嗜酸细菌,地球生命也没有人类想象的那么脆弱。
也有另外的人拿出一些湖泊过去和现在的卫星图对比,发现湖泊正在不断缩小,因此得出个结论地球上的水不够用了,提醒人类节约用水。然而这样的对比也十分片面,整个陆地因为海洋的存在,淡水储量其实是非常可观的,有些地方的确存在着琥珀退缩的现象,然而由于近些年来地球环境的变化,有些地方的湖泊却在持续扩张。只能说在湖泊存在的地方,周围的水资源确实有枯竭的可能,然而对于整个地球,除非大量水分逸散到地球之外才是真的水资源枯竭。
不过抛开这些错误的判断而言,人类确实应该保护环境。人类和所有其他生物都是地球孕育出来的,而地球在过去的生物活动也给人类带来了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宝贵的资源,人类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将千百万年中地球生物固定的碳迅速释放到大气中,导致了地球大气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的"贡献",人类活动也确实在改变着地球环境,一些地方正在变得不适合人类居住。
而这样的历程还会持续很久,地球上只有5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东亚地区,其它地区的工业发展缓慢,将近有30亿的人口至今还不用上wifi,根据粮农组织的报告,有将近9亿人还吃不饱饭,而在这两年的新冠中,粮食价格在已经连续十几个月上涨,饥饿范围还有可能扩张。这些人当然也需要发展,这也是为啥南美雨林破坏严重,要发展的话只靠丛林的产出效率低,所以人类直接剥夺丛林动植物生存的土地,直接占据光照资源。
保护环境会是一个长远的话题,而近期针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问题,国际上也讨论不休,因为此前从未有这么大规模的核污水排放计划,可能带来的环境威胁难以评估,而最后危害可能因为食物又威胁到人类。总之,人类对环境做的很多事,最后人类都要承担一部分恶果,地球却总是很无情,它不敢你人类怎么着,人类就算自己玩砸了,地球还是那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