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要搞“人兽杂交”实验 违背伦理惹争议
亚太日报综合 杜玮
科学杂志《Nature》日前对“人兽杂交”胚胎批准实验进行的报道,引起多方对器官移植的关注。
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关于“人兽嵌合胎”操作规范的最新修订版。根据新版修订,将人源细胞注入动物囊胚中制成的“人兽嵌合胎”,允许有条件地放入动物母体中培育,并可以发育成形出生。这意味着,日本从立法层面对“人兽嵌合胎”进行支持,而实验批准是对该规则的一次实践。
简单来说,这就是将人的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动物(例如“小鼠”或者“猪”)囊胚。由于经过基因编辑,动物的囊胚无法发育成某个器官(例如肝脏或者胰脏等),则嵌合胚胎的器官都由人的胚胎干细胞发育而来。再将嵌合动物的器官取出,用于移植。
但无论在伦理层面还是操作方面,该实验都具备巨大挑战。现阶段临床器官移植集中在心、肝、肺、肾等科室,器官移植供源大都为异体捐赠。由于长期供源紧张以及一些伦理争议,科研领域主流的突破方向并非“人兽杂交”取得移植器官,而是通过3D打印技术解决。但现实的情况是距离临床落地前路漫漫。
从“原罪”到“剑走偏峰”
日本“人兽杂交”实验,目的是培养出器官移植的器官源,解决器官源短缺问题。而器官移植从诞生之初,似乎就带着“原罪”,极易挑战人性。
为了解决器官源缺乏以及异体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科学家一直在科研领域作出努力。但此次日本的“人兽杂交”无论在伦理和可行性方面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剑走偏峰的研究方向是否有意义?
“日本实验的原理是,在动物的胚胎里引入人类细胞,然后在动物体内长出来人的某种器官,再移植到人体内,就是用人的原始干细胞长出来的器官,相对于异种器官移植,如果能够成功,它的移植排斥反应肯定很小,但实际难度很大。首先动物体内是否能长出人类的器官,其次长出来的器官是否会存在和动物细胞融合,都将成为实际操作上的挑战。实验的时间并非一两年就能成功,也许二三十年都难以成功,更别提临床运用了。”有医院器官移植科专家如是称。
器官移植中排斥反应成为最大的难题。因每个人的基因不同,器官移植时是会出现排异反应。而根据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可分为自体、同基因和异基因BMT。同基因骨髓移植是指同卵孪生同胞间的移植,由于供、受者在遗传学上相同,故与自体骨髓移植一样,不存在免疫不相容问题。
据悉,生物3D打印技术是目前器官移植的主流攻克科研方向,即通过取得自体完全同基因组织在体外培养用于自身移植的器官,既避免了排斥可能也规避了可能的伦理问题。但3D打印实际的科研突破也是压力重重,而在临床层面,更是困难重重。“尽管从伦理层面目前3D打印技术成为主流,但临床上,仍未得到推广。3D打印的器官是否具有功能、功能能维持多久。虽说是自身细胞,但应该也要加入其他材料来维持血管、胆道等结构,也面临着作为异物在体内易引起感染等问题。”某器官移植科医生称。
日本这次为了器官移植而搞的“人兽杂交”研究曝光后,不禁让小编想起美国科幻电影《人兽杂交》中的情景,剧中两位科学家因为制造出一只人兽杂交的怪物而酿成了严重后果,并导致悲剧的发生。此外,徐克导演的超前科幻片《黑侠》中,也有科学家研究将动物基因和人类基因混合,但因为关键技术不能突破,所以造就出一群半人半兽的怪物之类的恐怖情节。或许这些科幻作品也能为日本“游走在伦理边缘”的研究者们提个醒:科技研究虽然是个好事,但一旦失去了尺度,最终造成的恶果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