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梭:风沙带不走的“卫士”
新疆地处中国的干旱区,在强风的不断侵蚀下,形成了特殊的雅丹地貌。
沟壑之间的土丘,是地质变迁遗留下的产物。几千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湿地,丰沛的水量和湿润的气候造就了一片繁盛的森林。
青躲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东南方向的热湿气流,气候变得干旱,改变了中国西北地区的样貌。
大片森林消失,黄沙取代了湿地,堆积成了沙漠。
位于新疆 *** 尔自治区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中国境内离海洋最远远的地方。
水成为沙漠最稀缺的资源,但这里却并非生命的禁区。在这片将近5万平方公里的沙海中散落着100多种植物。
耐旱植物梭梭便是其中之一。
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梭梭利用纤细的嫩枝代替了叶片进行光协作用,在获取阳光能量的同时,还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到了秋天,梭梭开始放缓生命的节奏,为迎接冷冷的冬季做预备。
起风了,风扶助荒漠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但是也将一些植物推向了死亡边缘。
一棵树龄几十年的老梭梭,风带走了它脚下的沙,将它的根 *** 在外。
长达十几米的根,曾经深进地下觅觅生命之水,现在它已经干枯了。
它身体上的每一道裂痕,是与风沙长期博弈留下的印记。
每一株梭梭,发达的根系可以固定10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当它们连成片时就可以阻挡风沙,牵制沙丘的流动。
但在沙漠深处的植物是孤独的。老梭梭舍弃对枝条的水分输送,让它们枯死。
它要把需求降到最低,把所有的营养和水分都留给根系。只要根还活着,它就仍有机会。
只需一点水分,就能再次恢复活力。
这样的生命力贯穿梭梭的一生。
当它还是一粒种子时,土壤里微乎其微的水分就可以让它在几小时内迅速萌发,它期看水,却不过多索取。
无论是如何贫瘠的环境,荒漠植物都可以从土地中吸取养分,让自己生存下来。
中国西北地区以沙漠和戈壁为主的荒漠地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左右,这里生活着几百种荒漠植物,它们用极强的抗旱能力,守护着荒漠王国,保护着自然和生态的平衡。
来源:《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主创团队《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