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明星保山日报社组织全媒体记者探访李鑫故居见闻

保山日报社组织全媒体记者探访李鑫故居见闻

paiquba 01-05 34次浏览 0条评论

本报记者 李洪才 姜 维

保山日报社组织全媒体记者探访李鑫故居见闻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如同今日生;以前食烟食酒,今后重新做人,把一生交给党。”这是中共云南共产主义先驱——李鑫的进党誓言。

李鑫在云南党史上开创了“三不朽”功业: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云南农民运动的先驱、工矿运动的拓荒人。

怀着追慕先贤的心绪,5月13日,保山日报社组织全媒体记者来到龙陵,专程探访云南党史上具有开创性历史奉献的党史人物李鑫的故居。

李鑫(1897.10.12-1929.05.16),龙陵县龙山镇人。李鑫故居位于龙陵县城偏东一角,现属龙山镇龙山社区月看寨村。

李鑫自幼勤劳好学、知书达理、立志高远。先后就读于云南省昆明成德中学、南京东南大学和北京国立农业大学。在北京参与发起成立“新滇社”,是总社主要负责人之一。1925年加进中国共产党。

1926年夏,李鑫随新滇社南下广州,在广州,李鑫常到毛泽东主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课,在此期间熟悉了毛泽东。

1926年8月,经毛泽东推举,中共广东区委任李鑫回云南开展工作。同年11月7日,李鑫在昆明平政街节孝巷24号主持召开中共云南第一次党员会议,与会人员有李鑫、周霄、吴澄、杨静珊4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殊支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个地方组织宣告诞生,从此揭开了历史崭新的一页,将云南带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之后,李鑫和中共云南特殊支部积极开展工农运动,领导发动了“二六”政变,推翻了唐继尧在云南长达10多年的统治,扶助成立了中国 *** 云南暂时省党部。

1927年5月11日, *** 云南省主席龙云依据蒋介石的“清党”密令,逮捕了李鑫、王复生等20余人,拘押于五华山看管所,后经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多方营救,1927年6月14日,李鑫、王复生等被捕人员全部出狱。

1928年1月,李鑫转移到滇南领导工农运动,后化名施鸿祥到个旧锡务公司马拉格矿区当索道工。并在个旧锡矿工人中建立了秘密赤色工会,在最先觉悟的工人中发展共产党员,在马拉格矿建立了共产党在云南的第一个矿山支部。

在李鑫等人的具体指挥下,铁路工人的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工人的 *** 斗争继续不断。从1928年至1929年2月底,发动过8次 *** 斗争,其中6次取得了胜利。

1929年4月,组织发动了锡务公司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的 *** 斗争,在李鑫的周密组织和工人毫不妥协的斗争下,矿方被迫答应了工人的要求,继续5天的 *** 斗争取得了胜利。接着,李鑫在工人中酝酿争取8小时工作制、改良劳动条件的 *** 斗争,并考虑发动武装起义,掀起更大的革命风暴。由于机事不密,李鑫等人不幸被捕。同年5月,牺牲于蒙自石墙子外,就义时年仅32岁。

李鑫信仰如炬、理想如帜,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奋斗和伟大崇高的人格,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优异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人生价值追求,用鲜 *** 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在云岭大地树起了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

龙陵县政协调研员杨波说:“李鑫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研究和学习借鉴,将永远激励后人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社会的进取和发展做出更大的奉献。”

自党史学习教诲开展以来,龙陵把党史学习教诲同传播中国革命历史红色故事结合起来,以“微剧情+小故事”形式,精心制造本地党史人物《李鑫》《朱家璧》等红色小故事,以形象生动的微剧情重现真实动人的英雄事迹,声情并茂讲好龙陵红色故事,让广大干部群众接受革命精神洗礼。

李鑫
李鑫穿全黑look个性又帅气,外搭一件黑色皮衣荧光字母很吸睛 守初心担使命|李鑫:做卫健委在基层的眼睛和耳朵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游客 回复需填写必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