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个孤独的人
第一次听到52赫兹的鲸鱼爱丽丝的故事,我突然被电流击中的感觉油然而生。
世界上有一只孤独的鲸鱼-爱丽丝,它能发出52赫兹的声音,而其他鲸鱼只能发出12-25赫兹,所以意味着她的声音永远无法给同伴听到。
这样抒写的孤独想必引起了每个孤独的个体发出哀嚎的共鸣感。我们被世界误解,承受着思考的孤苦,我们就像那头鲸鱼在世界独行。
曾经试图和世界一遍又一遍的碰撞,在头破血流的时候才会想起那头52赫兹的鲸鱼。
一个人生活不是孤独、形单影只也不是孤独,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共鸣的精神世界,才是孤独。
因为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需要同伴共同前行。
1
作家理查德·耶茨在《十一种孤独》中说:“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自己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有个新朋友,是个年轻的作家,他说他不喜欢写诗,喜欢写小说多点,因为写诗会难过。他的诗里有一篇《河童》,大抵是河童在水里看着岸上的人间,人间烟火再怎么热闹,河童都是孤独的。
邻居有个小孩,可爱、安静、不哭不闹,她喜欢到小区的游乐区看蚂蚁、玩沙子,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别人逗他也不怎么笑,这让她妈妈愁碎心,一度怀疑自己的小孩有自闭症。
其实,这个孩子是个很乐于帮助其他人的孩子,主动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孩,不哭不闹,还会安慰哭泣的小孩子。他只是太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能和自己玩,在享受着属于他的世界的快乐和孤独。
当我们不和世界链接的时候,我们深切明白孤独;和世界同和时,我们又容易失去自己,变成那个自己曾经不想成为的人。
孤独是令人挣扎的,总要学会与孤独共处。终其一生,我们有个逃避不了的任务就是学会直面孤独、掌控孤独。
2
我们每个思考的孤独者,思考着过去的人思考着的问题,孤独着孤独过的痕迹。当需要对抗孤独的时候,我们从不是单打独斗。
孤独感,有的人是常有的感觉,有的人可能一段时间出现一回。它并不难得,也并不神秘,但有时候它会淹没我们,如果没办法享受它,这个时候要想办法从孤独的消极中脱离出来。
马斯诺需求理论里面包含了一个“尊重需求”。既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也是包括了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我们本能地寻求外界的认可。我们需要拥抱朋友,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
复旦女教授陈果说,余生做一个孤独但不寂寞的人。孤独从来不等于寂寞,但孤独在某个时刻会沦落成为寂寥。学会构建一个避港湾,能帮助我们更好享受孤独。
有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读书时是学生会部长、两类运动的校队成员,毕业后事业顺风顺水,左拥右簇,永远是人群里面的焦点。校园或者工作环境的路上时常遇到熟人和他打招呼,但是他有一回却和我说,他没什么朋友,反而羡慕我有几个好友。这时他脸上出现难得一见的寂寞,令人感慨。
泰戈尔诗选中有句话: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
我们在能够享受一个人的狂欢的同时,也应该有三两个知己好友,发个牢骚,难过时,陪伴好喝个小酒。朋友,宁缺毋滥,寻觅知音,好的关系都能带给我们相互支撑的勇气。
3
就像所有的成熟,必然有妥协和失落,我的反馈就是如此而已。孤独,就像一面内视镜,我们应该学会借助孤独的力量。
南森说:人最重要的是发现自我,因此,你必须常常孤独和沉默的思索。
在知乎上面有一个话题关于内向的人不如外向的人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福利。这一说辞让我这个常自诩喜爱独处的人感到莫名费解。
卡尔·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提出了外向(Extrovert)和内向(introvert)的概念。
我想,喜欢独处的我也是个内向的人。内向和外向只是指的是心理状态,并无优劣之分。《时间的皱纹》作者马德琳·英格曾经说过,如果不是因为小时候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阅读和思考上,她压根就不会成为一名如此大胆的思想家。
很多事实证明,孤独和安静让人更能投入一件事情,摒弃周围的打扰和诱惑,对事更有耐心。
而有些人把孤独看做沉浸在自我世界、木讷、没情商等同在一起,把不爱社交看成了loser标配。其实孤独中人也可以自信、美丽、精彩,并不等于缺少社交技巧。
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小孩不如别人的孩子口齿伶俐,操心地为孩子报名“小主持人”、“明日之星”等类型,把喜欢独处看成了病态的事情,忽略专注、不闹腾的美德。
把孤独平常对待,其实孤独是有力量的。
我们看着现实中的周星驰、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卓别林,这些著名的喜剧大师,他们人生记录无一不显示他们是孤独的,但是,这份孤独给与了他们更多对作品的投入、打磨和创造。
世间天才大多是孤独的。我们不能成为天才的话,汲取孤独的力量,也是可以培养从容有度、思想深邃、处变不惊、极具洞察力的人格魅力。
我们不需要害怕孤独,孤独只是一门人生的课程。
我们终其一生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接纳我们,甚至某些追求和坚持只有自己懂得,但并不会使得我们成为一个糟糕的人,接纳那些孤独的时刻,享受作为孤独的个体,生活必然会有不同的精彩。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