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反对将大堡礁列入濒危名录,“有毒联盟”为何障碍澳大利亚搞环保?
来源:全球时报
编者的话:当世界遗产委员会6月下旬建议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后,澳大利亚展开疯狂的游说动作,最末促使结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延讨论大堡礁的“濒危”问题。然而在良多学者看来,将大堡礁列入濒危名录未尝不是一件“功德”,因为那将给澳政府敲响警钟。比来的一份陈述显示,该国的天气动作表示在结合国所有成员国里排名垫底。在本年指导人天气峰会上吹嘘本国减排成就的澳总理莫里森,不断回绝许诺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的。近期,他还对化石能源行业的高管说,他们的营业将“不断”是国度繁荣的收柱。以莫里森为首的右翼党派政客、以化石能源行业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以及默多克掌控的新闻媒体被认为是障碍澳大利亚推进减排政策的“有毒联盟”。
6年前也曾许诺庇护大堡礁,成果“毫无做为”
“做为澳大利亚的经济、社会和形象资产,大堡礁的价值约为560亿澳元(1澳元约合4.7元人民币)。”德勤曾在一份评估陈述中如许描述。大堡礁每年为澳大利亚供给6.4万个工做岗位。大堡礁基金会负责人萨金特曾称,做为“雇主”,大堡礁缔造就业的才能比澳航还强。
大堡礁均匀每年给澳大利亚奉献约64亿澳元,此中57亿澳元来自旅游业。“德国之声”称,海滨城市凯恩斯就是因为那一世界天然遗产而鼓起的国际旅游城市。若是没有大堡礁旅游业,那座城市的整个经济城市消逝。
“大堡礁远非只是一片珊瑚礁,它存在于澳大利亚的文化基因中。”德勤陈述说,大堡礁的天然特征已经深深融入澳土著文化、精神和聪慧中。更重要的是,做为世界七大天然奇迹之一,大堡礁已成为一项国际资产。《布里斯班时报》引述澳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民调数据说,77%的澳大利亚人认为大堡礁是他们身份的一部门,43%的受访者将其列为澳大利亚最鼓励人心的象征。
若是大堡礁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那么对澳大利亚而言意味着庞大的经济丧失。除此之外,詹姆斯·库克大学情况问题专家王茹涵认为,那也是一个“体面问题”。她说,一些开展中国度或是处于战乱的国度因为没有庇护好世界遗产而被结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点名攻讦,但澳大利亚既不缺乏资金,也没有发作战乱,所以大堡礁被认为没有得到妥帖庇护后,澳大利亚觉得十分没有体面。
在许多国际学者看来,将大堡礁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需要性在于,需要给澳政府敲响警钟。英国《卫报》引述曾担任澳政府世界遗产委员会代表的乔恩·戴伊的话说,“那不单单是轻细的赏罚,而是一个让世界存眷那个问题的时机”。他还提到,澳大利亚不断在反对外界对其世界遗产庇护不力的攻讦。1999年,澳也曾鼎力游说将北领地的卡卡杜国度公园排除在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之外。“那给良多国度留下了很欠好的印象。”戴伊称。
UNESCO和澳政府关于大堡礁的争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颖事儿了,大堡礁多年来不断处于审查之下。据《卫报》报导,早在201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就警告说,若是澳大利亚不制定庇护大堡礁的持久方案,它会考虑将其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同样的警告在2013年和2014年被频频提及,曲到2015年,澳政府出台了《大堡礁2050持久可持续方案》,提出包罗削减农业径流、加强地盘清理法令、停行开发新的煤炭港口等目的,但没有包罗任何应对天气变革的间接许诺。
然而仅仅9个月后,近1/3的大堡礁珊瑚死于由全球变暖引发的强烈海洋热浪。过了一年,另一场海洋热浪招致了史无前例的白化事务。“如斯扑灭性的冲击会那么敏捷地再次发作,那令良多人都难以置信。”《卫报》描述称。其时的澳政府采纳什么办法了呢?只是评估了前述“2050方案”,但并未出台大幅削减碳排放的办法。同样的过程正在重演。当珊瑚礁在2020年再度遭严峻毁坏后,澳政府又评估了那一方案,最末成果尚未公布,但目前的草案仍然未包罗有效削减碳排放的行动。
“德国之声”披露称,2015年UNESCO欲将大堡礁列入濒危名录时,获知动静的澳大利亚也花了十分多的精神去说服世界遗产委员会。其时澳方做了一些许诺,好比多拨经费庇护大堡礁。“但是,执政的自在党在天气变革政策上几乎毫无做为。”王茹涵说。她还提到饱受争议的大型煤矿阿达尼项目,称澳政府早在2014年就同意该项目在大堡礁附近建港并允许煤矿向珊瑚礁水域倾倒废水和废渣。“那几年,澳政府在天气政策上开了倒车。”
“天气动作”排名垫底
《卫报》称,大约一个月前,结合国更新了《可持续开展陈述》,澳大利亚在“天气动作”方面的表示位列193个成员国最初一名。在化石燃料排放、与进出口相关的排放量以及碳订价政策等方面,澳只得了满分100分里的10分。“那是对莫里森政府天气勤奋扑灭性的否认,”澳“可再生经济”网站评价称。在澳大利亚研究所的天气专家里奇·默兹安看来,那个成果其实不令人感应不测,“澳在其他类似研究中的排名差不多,好比在去年的天气变革表示指数上排名倒数第二”。
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年排放总量超越了40个比其生齿更多的国度,而人均排放量在兴旺经济体中首屈一指。澳《新日报》称,该国不只在实现巴黎天气大会减排目的方面落后,并且是目宿世界上更大的煤炭和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份陈述显示,从澳大利亚购置天然气、煤炭、石油的国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8年至2019年增加了4.4%。澳大利亚出口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越德国的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固然联邦政府称我们国度的排放量对全球天气的影响很小,但澳其实是全球天气变革的次要‘奉献者’。”前述陈述做者称,“澳喜好把本身看做是一个优良的全球公民,但我们不是。”
在美国《新闻周刊》看来,澳方在应对天气变革上的动作应该得到一个“大大的不及格”,然而,“粗暴”的莫里森政府不断在承认他们的失败。在本年4月举行的指导人天气峰会上,莫里森颁发的演讲听上去信誓旦旦,但现实上很有问题。他向世界表露了澳对煤炭的依赖,以及关于水资本密集型农业带来的社会、经济和情况影响的筹办不敷,“那何其为难”。莫里森说,2005年以来,澳大利亚已经削减19%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若是不包罗出口,那一数字是36%。他声称,澳大利亚是少数几个有望实现天气变革《巴黎协定》目的的国度之一,即有望于2030年在2005年的程度上削减26%的总排放量。
“莫里森供给的数字极具棍骗性。”墨尔本大学政治学传授埃克斯利攻讦称,36%那个数字不只不包罗出口,也不包罗与消费用于出口的化石燃料有关的所有排放,而所谓削减19%也具有误导性,因为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间,鉴于经济活动削减等原因,澳大利亚的排放量下降了约10%,埃克斯利将莫里森供给的数据称为“尺度的挑选案例”。目前,相关排放量已经呈现反弹。“莫里森应该停行误导公众,停行编造与《结合国天气变革框架公约》下国际公认的国度排放丈量系统无关的数字,澳大利亚的天气政策表示正困扰全球天气变革外交人员。”埃克斯利说。
莫里森一边在指导人天气峰会上吹嘘澳大利亚的“成就”,一边又在本年6月举行的化石燃料行业会议上对澳高管说,他们的营业将“不断”是澳大利亚繁荣的次要奉献者。《卫报》说,莫里森曾暗示,澳大利亚希望“尽快”实现净零排放,但他回绝许诺在2050年实现那一目的。澳方称,他们正专注于以手艺为主导的减排对策,同时在鞭策“以天然气为主导的苏醒”,以脱节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煤炭是澳大利亚赚大钱的来源。据《纽约时报》报导,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在过去30年里增长了一倍多,此中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55%跃升至2017年的75%。“从间隔悉尼几个小时车程的猎人谷,到大堡礁附近的麦凯等诸多地域,煤是持久以来四处可见的工具。坐火车能看到它,在海上也能看到它。煤炭让澳大利亚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天气问题是澳政坛的“灭亡之吻”
天气政策是摆布澳大利亚选举的关键因素之一。英国《金融时报》说,澳大利亚变革派和守旧派之间的“天气战争”已经持续15年。澳政府反对过早封闭老化的燃煤电厂,比来还帮助了一项关于能否要在昆士兰州成立新燃煤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在过去一年,澳联邦和州政府向化石能源行业供给了103亿澳元的税收减免和补助。
化石能源行业的游说团体在澳大利亚仍然十分强大,相关地域选民也担忧减排政策给本身带来生计问题。煤炭、铁矿石和天然气被认为是澳经济开展的“三驾马车”,因而,针对相关行业的负面评价被认为是政治上的“他杀行为”。《日经亚洲评论》描述,天气问题是该国政坛的“灭亡之吻”——在过去十年里,该议题已经招致3位总理下台,包罗莫里森的前任特恩布尔。他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试图推出实现强迫减排目的的“国度能源担保”法案。而据《纽约时报》报导,“莫里森是依靠澳大利亚对化石燃料的传统依赖上台的”。2017年的某次议会会议上,莫里森曾举着一大块煤声称“不关键怕”,一些攻讦人士因而将他称为“煤莫”。
BBC引述澳天气科学家艾哈迈德的话说,该国围绕天气动作的政治争论之所以“如斯有害”,部门原因在于叙事体例,“人们得到的信息是,应对天气变革是一种成本,而不是一种投资”。澳天气理事会成员布拉德肖说,该国的媒体也影响了人们对天气问题的观点,“相关叙事次要由右翼和守旧派媒体主导,尤其是默多克的媒体”。澳前总理陆克文和特恩布尔本年撰文称,在天气政策上,以自在党、国度党为首的右翼党派政客、化石能源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以及默多克掌控的新闻媒体三方配合构成了“有毒联盟”。
在澳大利亚,默多克新闻集团控造的媒体包罗《澳大利亚人报》《每日电讯报》《前驱太阳报》以及天空电视台等。据统计,该集团旗下报刊的发行量占全澳的60%以上。一份查询拜访陈述显示,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默多克新闻集团的媒体共发布了8612篇有关天气变革的新闻和评论文章,此中有45%要么否认天气变革,要么量疑其科学性。别的,仅4%报导的受访者是科学家,超越一半的文章没有或仅有一个孤立的动静源。去岁首年月澳“黑色炎天”丛林大火期间,该新闻集团旗下媒体将焦点放在“报酬纵火”上,淡化天气变革那一情况因素,以至常常强调公众在应对山火灾难的小我过失上。
许多国际媒体和学者强调,当全世界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动作应对天气变革时,澳大利亚变得越来越孤立。澳情况问题学者比尔·黑尔撰文称,世界正远离化石燃料,而澳“所有系统在转向煤炭和天然气”,莫里森政府似乎决意要让那个国度成为“国际社会的贱民”,同时接受日益严峻的毁坏性冲击,好比大堡礁的生态恶化、丛林火灾和洪水。莫里森政府正逐步成为化石燃料行业在意识形态上的极端代表,为庇护其短期利益,将澳大利亚的持久利益置于一边。
“世界在前进,澳大利亚却裹足不前,国际社会正敏捷失去耐心。”路透社说。有阐发称,当亚太地域多都城在采纳应对天气变革办法时,莫里森接受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如今美国的拜登政府比特朗普政府也更重视情况问题。
【全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达乔 全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欣】
阅读更多内容请拜见今日出书的《全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全球TIME”客户端。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