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55周年专题」忠孝47年跨国记
出格声明:本文为新华社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做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做者概念,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概念。新华号仅给予信息发布平台。
文/六收队138野战病院 张连才
母亲是慈爱、伟大而纯良的,子女是孝敬、真诚而尽心的。中华民族讲的是“忠孝”二字。对国度、民族而言,表现了爱国的忠;对家庭、个别而言,则表现了亲情的孝。谁说忠孝自古难全?那一忠一孝,颠末47年漫长而醇酽的发酵,于不久前演绎为一段实在的故事。那一异国异乡缠绵的情缘,可谓一曲难忘,挥之不往……
(一)奔赴战场
援越抗美至今已走过55年。
追想战火纷飞的1964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柬埔寨,占据南越,轰炸北越,挑起“北部湾”事务,死力拔擢越南傀儡政府对北越策动军事进攻。进而将权力范畴扩大到整个东南亚,严酷威逼我国的平安。
为援助越南人民的抗美斗争,确保我国平和清静,昆明队伍投进严重的战前练习。翌年,应胡志明主席的邀请,昆明队伍衔命派出高炮、筑路、后勤保障队伍秘密开赴越南北部。
笔者所在的队伍是三军闻名的第138野战病院。全院三个野战医疗所,别离奔赴越南黄连山省、莱州省和奠边府施行援越抗美使命。
昔时,在医生、护士中,夫妻两边军人良多,年长的都已成家,挈儿带女为数很多。因为施行战备使命,为了革命的需要,都必需把孩子安放好,才气轻拆上阵,单元整体动作,只能“各显神通”。家有白叟或有亲属的把子女送走寄养;无处送的,就把儿女依靠在本地群寡家里抚育。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近情面,但那就是军人的奉献精神。
1965年岁末,冷意袭人。第二、第三医疗所奔赴越南战场。本文的仆人公“冬瓜”(烈士子女王布刚的乳名),兄弟4人和父亲王副院长及全院人员、家属小孩,排队欢迎战友出征。
“冬瓜”的母亲是二所的外科军医,和其他战友一样,表情五味杂陈,与亲人辞别。
“冬瓜”母亲唤喊着。
“冬瓜”和三个哥哥悍然不顾地边跑边喊“妈妈——妈妈——”一下扑到母亲怀中大哭起来。
究竟结果“冬瓜”才是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大哥也才14岁。一时哭声成片,父母和孩子们藕断丝连……母亲汤芳琴边哭边慰藉着孩子:“我走后,你们要听爸爸的话,好好读书,不要调皮。若是爸爸也要施行使命,他会喊姨夫把你们接到安徽外婆、小姨那里。听外婆、小姨的话,好勤学习。等完成使命,我必然来接你们……”“冬瓜”兄弟边哭边许可。
人世间母子别离,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是难以言表、衷情难抒的。
孩子们年幼,不懂什么国际主义义务,不懂美国为什么要打越南,更不懂军人的职责所在。“冬瓜”兄弟千万想不到那一别,竟是和母亲的天人永诀!
(二)不尽思念
军医汤芳琴如斯义无反顾,其忠实之路,刚刚在异国展开……
第二医疗所在越南黄连山下一个山坡上,第三医疗所在莱州省一个山沟里展开,距国境一百多公里。
偶然有敌机飞过,很少有炸弹落下。除担当筑路后勤队伍的医疗保障使命外,也帮驻地群寡防病治病,同他们成立了深挚的友谊。
“冬瓜”妈妈营业才能强,对伤病员认实负责,经常带领医护人员登山渡水下队伍防病治病。不怕苦和累,每逢夺救伤员求助紧急时刻,全力以赴,从不分相互。有时连续几个手术不下了手术台,她相持做完才休息。术后又无微不至地赐顾帮衬伤病员。人送一雅号“军医老迈姐”,屡次遭到所指挥的夸奖。
“不逢佳节也思亲”。做为一位母亲,她无时无刻不悬念儿子们的生长。只能在经济上多赐与关怀,让儿子们生活得尽量好点。对一封家书抵万金迫不及待,是一般人忠孝两全一定的抉择。笔者虽是年轻人,对老迈姐那种无法之举是感同身受的。谁喊我们是革命军人呢!忠心耿耿,可知拳拳报国;一代英烈,可赞义薄云天!
(三)战斗在奠边府
奠边府因援越抗法的“奠边府战争”而举世闻名。紧临老挝,是通往老挝、柬埔寨的必由之路。因而,奠边府地域就成为美国飞机轰炸北越的战术要地。
1967年元月4日,我随耿政委、“冬瓜”父亲王副院长带领下,第一医疗所奔赴越南奠边府出名的“胡志明小道”旁距奠边府30里的山坡上,那个点是兵站选的地址。当晚,各人暂时搭起帐篷暂住。
第二天,院、所指挥查看地形后,感应问题很大,立刻开会。耿政委说:“今天各人讨论驻地建盖营房的事,既要考虑便利快速,更要考虑队伍的平安。”各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有的说:“既然是兵站选的点,就不要动了。那里离公路近,是个小丘陵地带,建营房工程量不大,很好。”有的说:“那里都是大山沟,很难找到比那更好的处所,飞机纷歧定发现那里,就在那里很好。”王副院长说:“不论是谁定的,那里是前方,起首要考虑平安、隐蔽,不然懊悔莫及。”耿政委说:“按王副院长定见,我们如今往抉择能否有更好的地点?”
各人同一思惟后,一路向前2公里,都是大山沟。最初,查看一条深2公里长的大山沟,认为比力隐蔽。固然窄,顺山而上,有条小河,工程量虽大,但不轻易表露,比力平安。
最初决定就在那扎营扎寨。事实证实,颠末战争考验的“三八”式老干部王副院长和抗战老兵耿政委的决策是正确的。一个月后,此地就被敌机炸成一片废墟。
若是说二、三所驻地是二线,那么第一医疗所就是前线。既要保障筑路和后勤队伍,更要保障高炮队伍的战伤夺救使命。
奠边府天气炎热、前提艰辛。头上有敌机轰炸,地下有毒蛇猛兽,蚊虫叮咬,还有敌特活动……在原始丛林的大山沟里建起一个野战病院,完端赖医护人员本身脱手。修路、平地基、到山下砍竹子,背钢架、草片上山搭房子、搭床展……那些重体力的劳动都是史无前例的。医护人员怀着对祖国的忠实和对仇敌的仇恨,战斗在前方,其点滴事迹可视为六七十年代军人报国的实在写照。
1967年部门战友在法国坦克上留影(右前排站立者为做者)
1967年王副院长、教诲员与做者在奠边府机场法国坦克上留影
因为越战的需要,美国把更先进的战机派往南越,对奠边府地域停止狂轰滥炸,包罗“B52、B57、F4、F5、F105”飞机,和先辈的“菠萝弹”“子母弹”“钢珠弹”等按时炸弹投在那一地域,弹坑弹片到处可见。一颗炸弹坑深达10多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
高炮队伍始末意气风发,在艰辛的前提下掉臂小我安危与存亡,同敌机展开殊死匹敌。仅两年多的时间,击落敌机30余架,我方也付出繁忙的代价……(详见援越抗美的白衣兵士)遭到军委夸奖。
第二、三医疗所在越南一年半的时间病院换防,名誉完成使命,于1967年6月底回到祖国。
为加强奠边府第一医疗所外科力量,汤芳琴同志在第二医疗所回国前又调到奠边府一所工做。但当指挥找她谈话,调她到一所工做,同时往看看赐顾帮衬爱人王忠华副院长时,她当即暗示:“若是是往施行使命,做为共产党员、军人,我果敢施行;若是是往看看和赐顾帮衬老王,我果敢不往。”指挥说:“那是组织决定,必需施行。”汤医生颠末思惟斗争、从命组织决定,到奠边府第一医疗所报到。
她无前提地舍弃了同儿子的团聚,赶到一所投进严重的工做中。她对工做的认实负责,不怕苦和累,主动到前方夺救伤员,处处关爱蜜斯妹和伤病员,遭到指挥和各人的好评。
(四)凌晨的枪声
所部驻地建有3幢钢架房,两幢在山坡的南边。住着所指挥和工做人员;西坡上一幢,住着院工做组我和耿政委,王副院长三人;北边是德律风员和通信员本身搭建一小间茅草房,形同小四合院。
在所手下方通往巷子旁,住着门诊的两位医生、护士。再往路口标的目的住着保镳班的12位兵士,别离住在两幢钢架房内。
汤芳琴医生抵达一所后,政委和我决定把房子让给汤医生和王副院长。政委到外科,我到内科和工做人员住。
本来我们三人住的钢架房,是各把一个角。我住在门口右角,政委住在西北角,王副院长住东北角,与我相对。而汤医生就抉择住在我的展位。
1967年7月21日,也就是汤芳琴医生到一所工做半个多月的凌晨5:30摆布。所部驻地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划破夜空……
汤医生睡眠不太好,听到枪声,立马坐在床上大喊:“老王、老王,有敌特……”此时,叛徒已跑到钢架房侧边王副院长床展外,听到对面有人大喊,抬枪就是一梭子打过往,汤医生立刻倒在床上……那时,枪声惊醒王副院长,他立刻滚到床下,紧接着又一梭枪弹打在王副院长床上。有惊无险,王副院长没有受伤,立刻往看汤医生。此时,所部人员也都跑上来看是什么情状。一看汤芳琴医生胸部连中数弹,鲜血曲流,当场夺救无效,名誉牺牲,没有留下一句话……
通信员陈述,守机员贾自安受伤,经急救小贾股骨破坏性骨折,名誉负伤。
此时,保镳班也都跑上来,所指挥立刻喊李班长查,“是谁值班站岗?”班长说:“2:00~4:00是李发安值班。4:00~6:00是赵小伟。”赵小伟说:“李发安没有喊我,我就睡着了。”此时我和政委也都赶到所部。立马喊找李发安。组织保镳班顺着后山逃捕敌特分子。
成果,清查所有人员,就是贫乏李发安。上山清查人员,曲到中午回来陈述,没有发现李发安。
经研究,立刻向大队和收队陈述所发作的一切,并告知李发安的特征,乞求大队和收队协助挠捕李发安。同时陈述院和国内23分部。上级指示必然要全力挠捕,绝不克不及让他越境……
此时,天已大亮,各人怀着万分哀思的表情来看看汤医生,贾自安正在手术室夺救。纷繁感慨:“没有被敌机炸死炸伤,而被本身人的战友——叛徒打死打伤。今天还有说有笑,今天就名誉牺牲!”更激起各人对仇敌的仇恨。
(五)挠捕李发安
李发安,云南呈贡县人,1965年进伍。他出生贫下中农,初小文化,分配在一所通信班,出国后调进保镳班。性格内向,日常平凡很少和各人交换。怕苦怕累,表达一般。听到敌机狂轰滥炸就吓得手足无措,出格是亲眼目击敌机两次轰炸我驻地,保镳班兵士黄永福牺牲在面前,更是吓破了胆。不知在援越抗美的战场还要援助到哪一天,逐步产生了外逃的念头……
所部派出保镳人员陆续逃捕李发安,在家人员一边急救贾自安,一边处置汤芳琴医生遗体。按照有关规定,烈士当场掩埋,做好标识表记标帜。
我们全体人员举行一个简单的辞别仪式,拆棺进殓,和黄永福同志埋在“胡志明小道”旁面向祖国的小山坡上。插上一块木牌,书写“汤芳琴烈士之墓”,两旁写着:
“中国工程六收队34大队70中队医生
中国安徽省亳县人
1967年7月21日立”
回来的兵士陈述,颠末一天的逃捕,没有发现李发安的踪影。
经阐发认为:1.在那样的大山老林里,分开“胡志明小道”,他是走不进来的。白日沿路都有我们筑路和后勤队伍,他绝不敢走大路,山林里没有巷子,标的目的都难辨,他只能夜里顺着公路走。2.他语言欠亨难保存,虽出国前学过几句日常用语,处理不了任何问题。3.虽说离老挝很近,三天也难走出越南。
我们告知沿线队伍,出格留意他夜晚的动作。
果否则,第2天夜晚,筑路队伍兵士发现公路对面有小我在窥视,筹办上前查问。一辆越方的卡斯51汽车开着黯淡的小灯开过来,等汽车开事后,几个兵士跑过往逃,没找到。他趁着夜色钻进树林里往了。队伍及时向我们传递了情状,我们判定就是李发安。
第3全国晚,越老鸿沟有一条大河。我们34大队的4个兵士在河边洗衣物,远远看见下流50米摆布,有小我身穿蓝色我方人员的衣服、背着冲锋枪向河对岸游往。兵士们推断:那小我必定是病院外逃要挠捕的人。一边通知队伍,同时别的三个兵士一边向下流边跑边喊:“兄弟、兄弟,下边水深危急,赶紧上来……”边脱衣服边下水。此时,又跑来十多个兵士。
李发安发现有兵士在逃他,心更慌,只想赶紧游上岸,就到老挝地界,也顾不得拿枪。若是他拿枪抵御,必定被兵士们开枪打死。三个兵士快速游到他身边,将其捉拿带回队伍。
经初步审问,就是我院潜逃分子李发安。当即陈述我部,立刻派人带回。
传闻李发安已被挠住,各人几天来的心才落下来。
经研究,由副所长带领保镳班三个兵士连夜赶往筑路队伍。工做组和所指挥都耐烦期待他们……曲到深夜一点多钟,才平安把李方安带回来。
经连夜突审,问他“为什么外逃”,他一句话也不说……当告知他,“你打出的两梭枪弹,打伤了守机员贾自安,打死了汤芳琴医生”,吓得他立马倒在地上,什么也问不出来……
当晚,把他双手吊在钢架房梁上,每班由两个兵士看管。
工做组立刻陈述收队,院部和国内23分部。首长指示:“明天立刻武拆押运回国,间接送往昆明军区军事监狱。”
第2天,仍是由副所长带领两个兵士把李发安武拆押运回国……
(六)危急的阴谋
李发安阴谋外逃,他是颠末持久谋划的。就在7月21号深夜,他值2:00~4:00的保镳。颠末一天的劳做,兵士们都已进进梦境。4点换班,他也不喊人换。他又潜回班长住的钢架房,摸黑把手榴弹袋放在班长脚头,揭开两颗手榴弹线,用一根长绳拴在一路,把另一头静静拴在班长被头角上……
然后用两把铁铲穿插在门口,拴上两颗手榴弹,带上冲锋枪和压缩饼干,慢慢暗躲到所部驻地,期待时机……
他的意图是:五点多钟天渐亮,到总机室外,把德律风线剪断后,跑到后山坡用冲锋枪对所部扫射。当保镳班李班长听到枪声,猛然起来,掀开被子拉响手榴弹,其他兵士忙着外逃,再碰倒铁铲,手榴弹爆炸,形成保镳人员伤亡,失往战斗力,就能够平安逃跑。
李班长听到枪声醒来,发现脚被什么工具压着。静静翻开手电,发现两个手榴弹已被翻开,拴在被头角。他大喊“各人不要动!”慢慢起来收回手榴弹线,用手电扫射一转,发现门口也拴着两颗手榴弹,喊各人慢慢起来,点上灯,去除手榴弹线。此时,住旁边的兵士也都过来。李班长立刻带领各人跑到所部领略情状……
李发安并非想开枪打死打伤战友汤医生和贾自安,他往拉拴在树上的德律风线时,折断树枝,惊醒守机员贾自安,他大喊“谁?”忙起来。李发安发现已表露,立刻向喊声打出一梭枪弹,就往山上跑。
汤医生听到枪声,立马坐起来大喊:“老王、老王……”说时迟那时快,李发安已跑到王副院长床外,听到有人喊,向对面打了一梭子枪弹,正好打在汤医生胸部,她倒在床上鲜血曲流,当场夺救无效而名誉牺牲,没留下一句话。
那是我院一所在奠边府牺牲的第2位战友。
若是他的阴谋得逞,保镳班兵士将全数牺牲。
感恩保镳班李班长,遇事镇静沉着,处置适当,削减更大的伤亡。过后,给李班长荣记三等功一次。
(七)若何面临儿子
颠末近一年的艰辛斗争,第一医疗所于1967年10月底换防回国。回国前,全体官兵到烈士坟前,向英雄请安,做最初的辞别。
远在安徽的儿子们很久没有收到母亲的来信,更不知母亲已牺牲。父亲隐瞒了那个凶讯,怕他们幼小的心灵受不了失往慈母的锥心冲击,只说“母亲很忙,以后会往看你们的”。一年后,父亲往安徽看看孩子们,才把母亲牺牲的事简明扼要说了说。
如同好天响霹雳,孩子们顿时哭成一团。
出格是“冬瓜”,两岁多就由保母带大,六岁后才和母亲团聚,3年后又和母亲别离,享受母爱时间太少太少。他痛苦得更是不能自制。母爱无价,无以回报的心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一株尽孝的小苗,起头潜滋暗长起来,一发不成收……
“冬瓜”自此立誓:“等我长大,必然到母亲坟前烧香磕头。感恩母亲对我的培育,亲眼看看母亲生前战斗牺牲的处所。”
若是在国内,并非高不可攀的难事。但那是国外,并且两国关系不一般30多年,“同志加兄弟”酿成“刀枪相对”。
“冬瓜”的夙愿登时远远无期。
跟着光阴的推移,“4兄弟”别离于1969、1972、1974年回到云南父亲的身边,并先后从军到队伍。颠末几年的熬炼,都先后进了党、提了干。
当面逃思慈母的夙愿未尝,始末萦绕在孩子们心头,历久弥新,难以割舍,并垂垂固化成一种永久的痛。
(八)祭奠英烈
又过20多年后,跟着两国关系缓和,到越南旅游的大门末被翻开。“冬瓜”末于看到了期看之光。但如何到越南,如何才气找到母亲的坟墓,不断困扰着他。其时,越南只开放东部地域,没有奠边府道路。
又过了10多年,人已过中年,曲到2012岁首年月,在一次战友联谊会上,一位630团高炮队伍战友到奠边府祭奠牺牲的战友,并把每位烈士碑都摄影下来让战友们看。当一位熟悉的战友突然看到汤军医的墓碑照,就把他要过来。几经转手,才到“冬瓜”手中,如获珍宝,末于看到了母亲的墓。
急于祭拜母亲的“冬瓜”,在昆明四处联络原高炮队伍的战友和烈士家属。
几经与游览社和越南驻昆领事馆协调,他们一行80人在昔时“清明节”抵达奠边府。在烈士陵寝举行祭奠仪式后。“冬瓜”和大哥生平第一次跪在母亲墓前,眼含热泪,诉说47年思母之苦,告慰母亲英灵长存。
遗憾的是,母亲墓碑上竟有三处错误:籍贯不合错误,职务不合错误,牺牲时间也不合错误。
那是队伍回国后,越方将分别的烈士集中移到烈士陵寝,木碑上的笔迹湮灭、难以辩识形成的。
那仿佛成了“冬瓜”的一块心病:“母亲牺牲的细节和时间必需搞清。”因为时间太久,老同志年迈已说不清,“冬瓜”晓得笔者和他父母在一路战斗,后事又参与处置,错误得以纠正。
若何才气把墓碑上的错误一路纠正,“冬瓜”想方设法,得到驻昆领事馆和游览社的撑持,加快各项筹办工做程序……
特意为母亲做了一块亚克力板墓碑、一块汉白玉小花圈,还有成套的挽联和大花圈,筹办本年清明再往祭奠母亲。
“冬瓜”找笔者筹议,笔者非常颂扬他的大义孝行,很快联络了10多位老战友,一块往战斗过的奠边府祭奠牺牲的老战友。
2013年4月15日,以野战病院为主,还有高炮团、筑路队伍的4位战友伴随他们三兄弟和家属一行21人祭奠团从昆明动身,一路遭到了莱州省和奠边府政府官员的热情招待。
在越方官员的伴随下,三天时间先后祭奠了4个烈士陵寝的182位烈士。此中,奠边府两个陵寝共牺牲156位烈士,莱州省两个陵寝牺牲26位烈士。
我们每到一个陵寝,献上花圈,细心敬仰每一个陵墓,敬重之情难以言表。他们中更大的30多岁,最小的才19岁,都牺牲在异国异乡。我们排队,向战友们敬个军礼,做最初的辞别……
战友们在烈士陵寝,左一为做者
(九)永久铭刻
在返回的路上,笔者与“冬瓜”同住一室,促膝长谈,往往至夜半更深。我感到很深地说:
越南人民很友好。我们都佩带着“中越友谊纪念章”和“8.5”纪念章,见到我们都和我们友好地打号召。父母官员赐与很高的礼遇。餐中,歌舞团前来扫兴;餐后,又跳又唱,共唱越中友好歌曲:“越南中国,山连山,水连水……”并合影纪念,共叙两国人民的友好友情。
2013年4月,赴越南扫墓遭到莱州省政府的热情招待
奠边府那些年来变革浩大,再也不是战争年月,四野萧条,见不到人烟。原机场酿成一看无边的稻田地,沿线人民都在辛勤劳做,城市村落也建立得很好。
重视革命传统教诲。对原抗法战争故地停止补葺,庇护得很好。出格是对中国援越抗美烈士陵寝停止大规模的二次修复:把砖石墓碑、纪念碑改为瓷砖,并加以绿化,终年有专人办理。
“冬瓜”及哥哥们末于了却了47年的心愿。他暗示:那是中越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此后要带领全家往敬仰母亲和烈士。
至今他已第八次和战友、烈士子女前往越南敬仰母亲和烈士。让后代永久铭刻那段汗青,让中越友谊之花世世代代盛开。
原野战病院老兵士赴奠边府祭奠牺牲的战友
(十)相关链接
1.实事求是地说,第二、三医疗所在越南战斗一年半的时间,换防回国是各人盼愿已久的事。出格对有子女的干部们来说,总算熬到那一天,各人快乐得跳起来。汤芳琴医生想回国后,立刻告假到安徽接回4个儿子,母子团聚。但适得其反,又调到一所工做。
2.若是汤医生不到一所工做,那么被叛徒打死的必定是我。
若是不是赐顾帮衬汤医生和王副院长住在一块,我和耿政委移走,被打死的仍是我。我想起那件事,不断感应汗下,汤医生是替我而死的。
3.在阿谁年代,单元显现逃兵、叛徒,是一件政治变乱。固然一个小兵不把握国度任何秘密,但影响是坏的。必需认实总结教训。
不外细想起来,任何年代情状城市产生逃兵、叛徒。小到一般小兵、老苍生,大到高官、将军,叛党叛国的事屡见不鲜,也就不奇异了。
李发安被关在军区监狱,不断不见宣判。曲到1969年“九大”召开前才获批准。在蒙自队伍操场,由军区军事法院召开宣判大会后,立刻枪毙。
4.老干部王忠华副院长,后半生是很不顺的。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对他冲击很大。4个儿子,为什么不断没有提到三儿子呢?老三王布康,当兵后复原在开远铁路公安处。1982年3月5日往施行使命,路遇车祸而牺牲。
10多年后,在组织帮忙下王副院长重组家庭,过上老年生活。
1978岁尾,组织批准王副院长离休。但他说:“立刻就要兵戈,我那个老兵怎么能离岗休息呢?打完仗再说。”
全院投进到对越侵吞还击战中,院机关带领第二、三医疗所奔赴河口前线施行使命,共救治伤员1800多人。王副院长和我带领第一医疗所在蒙自二线收治900多名伤病员,他亲身批示以至亲身上手术台,掉臂年老体弱,往往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充实阐扬他外科“一把刀”的特长。全院荣立军区卫生单元独一的集体二等功,功绩有其一份啊。
1980年,组织批准王忠华副院长正式离休,但蒙自没有戎行干休所,昆明干休所还没建好,收罗他的定见,他说:“单元还在蒙自,就在蒙自给我盖房离休吧,我哪里都不往。”后来请示上级,由病院按尺度在南湖边给他盖了1幢小楼。
1986岁尾,病院撤销,23分部也随后撤销,王副院长没人管了。经多方勤劳,蒙自房产回公,把王副院长迁进昆明戎行干休所养老。2010年5月4日白叟病故,享年86岁。
50多年“弹指一挥间”。我的老战友、我的老首长有良多人都分开了人世,而我那个昔时青发的小伙子,已然鹤发苍苍、两鬓染霜!欣逢变革开放带来的和平盛世,现在过上了老吾老、幼吾幼、儿孙承欢绕膝的小康生活。但我永久不会忘记本身军人的身份、老兵的情怀,我愿: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保家卫国,世代相传。
笔者于2020年4月20日
编纂:女兵槛外人心宽无界
校对:李汪源 2020.5.26.
来源:新华号 新华铁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