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这场深夜发布会是第二次失败的救火
来源:项栋梁基本常识 作者:科普作家,时评人,前纸媒记者 项栋梁
这是一场深夜召开的,没有媒体记者提问的,直播不开评论区的新闻发布会。
这是一次试图扑灭舆情怒火,却因为严重脱离群众,最终变成火上浇油的努力。
乌鲁木齐11·24火灾事故发生后,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舆情汹涌的源头只有一个:
一场寻常的家庭火灾造成10死9伤的惨痛后果,到底和疫情管控措施有没有关系?
数百万身处疫情管控中的乌鲁木齐市民害怕这个问题,数以亿计静默居家的中国同胞担心悲剧重演在自己身上,可11月25日深夜举行的这场火灾事故新闻发布会却没有正面回应这一点,反而用冰冷的技术分析把责任推给了遇难者和受灾小区的居民。
乌鲁木齐市消防支队李文胜在发布会上总结到,这起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包括四点:
一是居民家庭电器线路辐射安装不符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埋下了火灾隐患。
二是发生火灾的楼层常闭式防火门未保持关闭,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
三是着火小区道路狭窄,私家车停放混乱,影响消防车快速到场处置。
四是部分居民自防自救能力弱,对居住建筑中通往楼顶的第二安全出口位置不熟悉,火灾发生时未进行有效扑救和及时的逃生自救。
简而言之,第一点是火灾发生家庭的错,第二点是火灾发生楼栋的错,第三点是火灾发生小区的错,第四点是小区居民和遇难者们自己的错……
发言人在讲台上念稿,百姓们在屏幕前咬牙。这样的总结,是亿万中国同胞情感上万难接受的。
如果说11月24晚的吉祥苑小区是第一次失败的救火,那么11月25日晚的新闻发布会就是第二次失败的救火。第一次失败造成了10位同胞的死亡,第二次失败则彻底点燃了大家的怒火。
原来千错万错,最终归结到了遇难者们自己的错。怪他们乱接线,怪他们没关防火门,怪他们乱停车,怪他们自己不懂逃生知识?
既然都是居民自己的错,那你乌鲁木齐市政府还向市民道什么歉呢?做出这样的总结,良心真的不会痛吗?
这样的总结不仅在情感层面让人难以接受,在事实层面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回到发布会上公布的事故救援细节,至少还有三个重大疑点没有得到解答。
第一个重大疑点:
单元门没锁为什么那么多人逃生失败?
据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区长介绍,小区不存在铁丝捆绑的问题,楼栋所有的单元门均未封闭。另外,自10月20日起,吉祥苑小区居民已经实行错峰有序出户下楼,可以在小区内活动。
简而言之,路是通的,他们自己不懂逃生。
可是,这位区长言之凿凿的陈述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小区实行的是错峰有序出户下楼,按当地居民介绍,就是每户每天允许下楼活动2小时的规定。想要执行这样的规定,必然是白天安排有人员在楼门口值守查验出入凭证才能实现那晚上呢?你总不会告诉我,零下20度的乌鲁木齐,会安排防疫人员24小时值守在单元门口方便居民随时下楼吧?
如果晚上没有锁闭单元门,如何做到小区居民错峰有序出户下楼?
第二个重大疑点:
堵塞消防通道的汽车为什么开不走?
据发布会通报,事发小区消防通道狭窄,停车位较少,道路两侧停放大量私家车,消防队在灭火时还组织相关部门对私家车进行移位。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私家车停在小区里,而不是在乌鲁木齐宽阔的道路上行驶呢?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火灾发生后找不到车主来把车开走呢?又有什么办法能让趴窝超过100天早已缺电的汽车快速打火呢?
责怪居民乱停乱放当然很容易,但想让这些发言人坦诚讲出堵路汽车开不走的原因只怕是千难万难。
第三个重大疑点:
小区门口的地桩为什么需要暴力拆除?
本次火灾事故救援中最令人痛惜的一点,是消防车明明6分钟就赶到了现场,却被地桩和围栏阻挡在小区门口,只能在小区外对着15楼洒水扑火,却因为距离问题够不着。
救援人员拆除地桩
发布会确认了挡路地桩的存在,并且介绍了消防人员拆除日常设立的地桩后才打开足够的扑救作业面。
那么问题来了,地桩这种东西不是笨重的水泥墩子,它是带锁的,是可以移动的装置。从火灾发生到消防车赶来的这段时间,持有地桩开锁钥匙的人为什么没有来?如果有钥匙,不到一分钟就能开锁移走地桩,而不用消防员花费宝贵的救活时间去暴力拆除。
一种可能是,小区出于某种不便明说的原因,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地桩焊死了,不让任何车辆进出,以达到完全封闭小区的目的。
另一种可能是,保管地桩钥匙的人根本就不在这个小区里,小区根本没有考虑过紧急情况需要打开消防通道的问题。
无论哪种可能,都是严重违反消防法规的做法。存在于小区门口消防通道上的地桩,如此显而易见,是什么力量让它们长期存在,阻塞着人命关天的消防通道?
如果第一次救火失败还能推给客观原因,那么发布会的第二次“救火”失败则完全是因为脱离群众,没能真诚回应公众关切的核心问题。
是的,生命至上,我们不得不追问真相。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