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趣吧

神舟十五号29日发射,真正意义的空间站来了!专家:6人同时在轨,也不会有人没床睡

综艺时间:5个月前阅读:8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五号瞄准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

11月28日,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神舟十五号乘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有些机柜神舟十四乘组来不及弄好最终的状态,神舟十五要在整个的空间站再安装15个科学实验的机柜,进行6次货物由内到外的转移,完成大量实验任务,这对于提高我们空间站的科研能力非常重要”。

据悉,本次神舟十五号依旧是执行183天左右的航天任务。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从左至右:张陆、费俊龙、邓清明 图片来源:CCTV+

三舱三船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空飞行器”

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按照计划,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也就是现在空间站组合体唯一一个空着的对接口。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焦维新教授表示,我国目前的空间交互对接技术已经掌握得非常好了。“从神舟八号开始就演练空间交互对接,包括自动交互对接,手工交互对接。在神舟十三号飞船的时候就演练侧面交互对接,神舟十四号飞船也是采用侧面交互对接,应当说都比较成熟了,没有什么新的技术障碍。”焦维新说。

据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之后,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舱三船”构型,也就是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同时在轨的、总重超过100吨的空间站组合体。

对此,杨宇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空间站的组合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连接过程,整个连接是整体一体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两个或者多个航天器连接在一起。“对接机构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中间还包括可再生式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导航与指导控制系统,电源管理系统的热控系统,通信测控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分发存储这些系统,都要实行一体化。”

↑27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进行了最后一次全区合练和全系统气密性检查 图据视觉中国

关于由一舱两船,到一舱三船,到两舱两船,再到两舱三船,最终到三舱三船的运行模式,杨宇光表示,整个的过程是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未来我们空间站进行扩展之前,基本构型就是现在形成的一个最大构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空飞行器了,标志着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杨宇光说。

在轨轮换

“面对面进行任务交接更可靠”

据悉,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将首次实现乘组在轨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在轨驻留6个月。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将迎来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计划于明年5月返回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计划于一周内完成在轨轮换任务,返回东风着陆场。

杨宇光介绍,从上个世纪80年代人类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开始,乘组在轨进行任务轮换的惯例就已经形成。此次进行在轨轮换,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需要。

“从必要性的角度来看,中国空间站很多实验是跨乘组周期的,一个乘组例行在轨驻留的半年时间里不一定能做完。另一方面,空间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大的空间飞行器,管理非常复杂精细,甚至涉及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两个乘组面对面进行在轨的实验任务和管理任务交接更加可靠,能够保证安全性和正确性。”杨宇光说。

焦维新则表示,实验有什么特点,取得了什么成果,应该注意什么问题,面对面现场交接沟通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维护空间站的正常运行。

“但从充分性的角度考虑,肯定还有很多技术挑战需要解决。”杨宇光说,整个空间站的运行是要靠可再生式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3个人和6个人显然负荷是不一样大的。

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介绍,首次实施乘组在轨轮换,面临两方面的挑战。一是在轨资源的优化保障,二是工作计划管理与协调。在生活方面,在轨配置了两套厨房设备,可同时进行进餐准备,根据空间大小选择一起进餐或分场所进餐,两乘组可分享食品;此外,两个舱段配置了两个卫生区、六个睡眠区,均可独立使用。

杨宇光认为这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提供了最大的支撑,“像俄罗斯在国际空间站的核心舱只有两个睡眠区,如果三个人想同时睡觉的话,另一个人就得找个地方凑合。而我们在问天实验舱还有三个航天员的睡眠区,这就保证即使6人在轨,也不会有人没床睡了。”

↑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图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承前启后

“今后任务是全力做好科学实验”

杨宇光表示,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1月3日,梦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形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合体。杨宇光表示,梦天实验舱转位成功,神舟十四号乘组进驻梦天实验舱,空间站的基本构型——T字型构型就已经完成了。从外观看,空间站基本建成,但是内部有很多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做。

“有些机柜神舟十四乘组来不及弄好最终的状态,神舟十五要在整个的空间站再安装15个科学实验的机柜,进行6次货物由内到外的转移。从神舟十五到神舟十六的交接,就是一个在运营阶段的正常交接过程了。”杨宇光说。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任务主要目的为:验证空间站支持乘组轮换能力,实现航天员乘组首次在轨轮换;开展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安装与调试,进行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空间站日常维护维修;验证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常态化运行模式。

在焦维新看来,神舟十五号的飞行任务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标志着空间站建设阶段已经完美收官,进入了空间站工作的新阶段。“今后的任务是全力做好科学实验,工作的重点就是开展多学科的科学实验。怎么能够更好地提高科学实验的水平,更快地出现更多的科学成果,这是我们以后追求的目标。”焦维新表示,未来的航天队伍结构角色也会发生变化,增加不同的角色。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王辰元 记者 吴阳 实习生 黄艺南 程祎晨

编辑 余冬梅 何先锋

上一篇:习近平同蒙古国总统举行会谈

下一篇:劳荣枝案二审11月30日再开庭 被害人家属:希望法院判她死刑

派趣吧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