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赴美讨公道 美欧会开打贸易战吗?
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携夫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开启为期三天的对美访问。
当晚的华盛顿,气温降至个位数。这样的天气,似乎也映照出当下同样陷入“寒冷”的美欧关系。
马克龙为欧洲争取利益
此次访问是马克龙作为法国总统第二次访问美国。据法国政府发言人介绍,马克龙此访将就俄乌冲突、粮食安全、气候、能源等多项议题与美展开讨论。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进一步报道称,马克龙访美的一个重要议题将是开诚布公地与美讨论贸易保护主义,为欧洲企业争取利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是‘不友好的’。马克龙将试图说服美国总统拜登给予欧洲工业企业豁免权,以免受美国法律的处罚”。
今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总价值约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法案称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但是大多数优惠政策只有美国本土企业或在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才能享受到。
在这根“胡萝卜”的诱惑下,欧洲企业纷纷“出走”。近日,德国宝马公司宣布,计划在美投资17亿美元生产电动汽车,拜耳制药今年也选择在美新建生物技术中心,而汉莎航空、西门子等“巨头”也纷纷转移阵地,使原本就陷入困境的欧洲制造业,面临被“掏空”的风险。
就在访美前夕,马克龙特意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举行了一场特别晚宴,邀请欧洲主要企业家赴宴“共商大事”,以期坚定企业家信心,挽留企业在法发展,抵制美国的不公平竞争。
不过,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尽管马克龙此行想扮演好“欧洲利益代言人”的角色,但最终的结果恐怕会让他失望。“在一切以美国利益优先的政策引领下,短期内美国不会做出实质性的妥协和退让。此外,中期选举刚刚结束,民主党政府能否继续获得美国民众支持也是未知”。
然而崔洪建也表示,为了维护美欧盟友间的所谓“团结”,不排除拜登政府会在表态上有所缓和,以此来安抚欧洲。“围绕着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磋商,美欧双方预计将继续‘两手对两手’博弈下去”。
美欧经贸摩擦正在升级
不仅是《通胀削减法案》,美国对盟友“背后捅刀”早已不是第一次发生。
去年9月,拜登政府在没有事先通知法国与欧洲盟国的情况下,突然宣布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组建“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单方面撕毁了法国与澳大利亚之间已达成的750亿美元的潜艇订单。此举引发法国强烈不满,并召回了法国驻美国和澳大利亚大使。事后拜登还亲自道歉以平事态。
而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由于“跟风”美国制裁俄罗斯,欧洲多国陷入“能源危机”和高通胀窘境。一方面,欧洲国家要维持对乌克兰的长期巨额援助,另一方面,美国又趁机三到四倍地抬高天然气价格以牟取暴利。在巴黎举行的一场企业家大会上,马克龙就直截了当地指责美国“坐地起价”,损害了欧美友谊。
而自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后,欧洲政要也多次表达不满。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工业和贸易部长西克拉表示,“我们非常担心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盟制造业基地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爱尔兰副总理、贸易与就业部长瓦拉德卡则称,“美国所作所为不符合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原则”。
不过,崔洪建注意到,尽管欧洲方面已接二连三地作出强烈反应,但美国方面依旧无动于衷。事实上,在美《通胀削减法案》出台后,欧盟还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跟美国谈判,但直到现在也没谈出实质结果,美国也未做出妥协姿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之间的经贸摩擦实际上正处于升级的状态”。
誓言报复 欧盟为与美贸易冲突做准备
对于美国的多次“背刺”和沟通无果,欧盟终于决定“报复”。
当地时间11月29日,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柏林参加一场行业会议时表态,欧盟将对美国不合理的补贴进行“强有力的回应”,并将为与美国的贸易冲突做好准备。
他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使美国企业受益,欧洲需要采取类似的措施作为回应,“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欧洲计划”。此外,他还表示,德国和欧盟需要更为积极的产业政策,“我们不会让德国失去工业基地的地位”。
而早在11月22日,哈贝克与法国财长勒梅尔在巴黎召开联合发布会,也首次表态欧洲应共同对美国进行强硬回应,优先捍卫自己的利益。
在崔洪建看来,欧盟对美的报复措施可能会聚焦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牙还牙”,既然美国大搞补贴吸引海外企业,那么欧洲也可以出台相应的法案来争取企业,这样将会使美欧陷入“补贴大战”的局面。另一方面,欧盟或如哈贝克所言,准备与美开打“贸易战”,此举将不可避免推高美欧在经贸领域摩擦和冲突的风险。
不过,崔洪建认为,欧盟不断放出狠话和警告,更像是一种策略。“目前,欧洲经济对美依赖度较大,如果真要打‘贸易战’,欧洲多国财政会越来越吃紧。同时贸易冲突也将影响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在共同应对乌克兰危机方面”。
因此,在崔洪建看来,接下来欧盟更多是通过警告和威胁来对美进行施压,最终还是希望通过磋商和谈判的方式来促成问题的解决。
(看看新闻Knews记者 杨臻)
我来回答